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创作上课讲义

文学创作上课讲义


关于文学创作的几种理论
①文学创作“天才论” 西方的创作天才论源于柏拉图 的“诗灵神授”说。 “诗灵神授”说把创作视为神 灵附体于诗人的结果,诗人被 视为神的代言人。
关于文学创作的几种理论
浪漫主义时代,“诗灵神授” 论演化为文学创作的 “天 才”论。 康德强调创作需要特殊才能; 轻视生活经验对创作的作用, 认为“天才”是天生的禀赋, 与后天的经验无关。
创作个性与个性的关系错综复杂
文学史上大量存在这样的文学现象: 文学创作既可能是“文如其人”, “文”是作家人格的显现; 文学创作也可能是“文非其人”, “文”与作家的人格全然有别。 文如其人仅在格调,不在内容。
心理学家对创作的分析
弗洛伊德指出,文学创作具有心理 补偿的特点,创作是“白日梦”, 艺术想象和虚构是为补偿现实生活 难以实现、难以满足的欲望和理想。 霍兰德说,人所希望的就是他所惧 怕的,人所惧怕的往往也是他所希 望的。
心理学家对创作的分析
荣格认为:艺术家是有两重性 的人,他的外表与他的灵魂不 相干,他的自觉意识与他的无 意识原型不相干。 韦勒克将“文学作品”称为 “隐藏着作家真实面目的‘面 具’和‘反自我’”。
创作个性与作家风格
作家风格是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 在其系列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 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 风格既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 也会成为其创造性的局限。
4.你怎样理解毕飞宇说“经验是小说创作 的根底”,又强调“情感是写作的最大诱 因”?
5.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要表达什么?这 种意蕴和毕飞宇所说的“细碎的小经验” 有什么关系?
6.以小说《哺乳期的女人》为例,说说你 对毕飞宇讲创作要有“想象性的经验”的 理解。
7.比较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和巴别 尔的《进入波兰》,谈谈文学成规和文学
讨论主题:文学创作与人生经验、虚构想 象和文学成规的关系
1.迟子建以萨满治病比喻文学创作,认为 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可怕的是身体在路上, 心却在牢笼中”,说明她是怎样看待文学 创作与生活经验的关系的?
2.根据蒋子丹的评论,谈谈爱情与婚姻的 人生阅历对迟子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3.为什么迟子建没有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 法来写《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说现有 的表现方式感动你了吗?为什么?
4.文学创作与创作个性
①什么是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 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人 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 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 特点。
4.文学创作与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是在创作实践中形成的, 其体现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 艺术想象——艺术表现等创作环节 上所具有的个人特点。 创作个性体现了一个作家对文学的 理解、对审美创造的认识和对独创 性的追求。
文学创作与人生经验的关系
创作活动中作家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在 从“体验化”到“对象化”的基础之 上。 ■体验化: “诗可以怨”、“发愤著书”和“诗 穷而后工”之类的创作经验说明,对 创作有影响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 活经历,而是那种能让人刻骨铭心、 对生活有所感悟的体验。
文学创作与人生经验的关系
■对象化 作家以体验的方式理解和描绘生 活,使外在于自己的生活成为主 体感觉经验的一部分。在这种情 况下,生活经验描绘成为表现主 体思想感情的对象。
4.文学创作与创作个性
②创作个性的特点 要区别“创作个性”与心理学所说 的“个性” 创作个性与心理学“个性”有关, 但创作个性不是“个性”,也不一 定是“个性”在创作中的表现。
创作个性与心理个性的区别
心理学的个性指一个人的心理特征, 是个人特有的兴趣、气质、天赋、 能力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总和。
创作个性是体现在创作活动中的、 与众不同的感受、想象和表现方式, 它使一个作家在题材选择、形象创 造和意义提炼上,都有了自己独有 的特点。
文学创作
第一节 文学创作与作家
影响文学创作的四种因素
①生活经验; ②想象和虚构的能力; ③文学成规; ④创作个性。
1.文学创作与人生经验的关系
生活经验是从事文学创作的基础、 条件、本钱。 文学创作源于作家与某种人生经 验的遇合。 既要关注生活经验对创作的制约 作用,又不能忽视作家个人的主 观作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文学创作与文学成规
⑴当下创作与文学传统 ①“历史意识”与文学创
作 ②经典对创作的作用: 范例和“影响的焦虑”
3.文学创作与文学成规
⑵文学创作与原型和母题 ①文学创作与原型 ②文Leabharlann 创作与母题原型与母题的比较
区别:原型是源于文化传统的“原始 意象”,主要表现为形象类型;母题 是在叙事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叙事单 元”,是一种叙述模式和形式结构。
共同之处:都是文化或文学传统的组 成部分,生成于族群积累的人生经验, 凝聚了族群共有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 惯。
3.文学创作与文学成规
从文学创作与文学成规关系的角度 讲,文学的创作过程可以理解成:
作家为表现他自己的人生感悟 对种种既定的文学规范或利用 或超越的过程。
4.文学创作与创作个性
文学创作是否成功,并不表现在作品 数量上,而是体现在一个作家的创作 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这种特点即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 创作个性的意义:决定文学创作的个 人化程度,是作家有无创造性的重要 标志。
关于文学创作的几种理论
②文学创作的“感物说”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 心亦摇焉。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 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陆机《文赋》
关于文学创作的几种理论
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 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 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 乎其外,故有高致。
对象化的范例
福楼拜说: “包法利夫 人就是我。”
3.文学创作与文学成规
文学创作受传统、惯例等成规的 影响是一个普遍现象。 影响文学创作的成规,既有来自 本土文化和文学历史的因素,也 有外来的文学和文化因素。 文学成规包括传统、经典、惯例、 母题、原型等因素。
3.文学创作与文学成规
①文学传统给当下创作赋予 “历史的意识”; ②当下创作只有在传统的映照 下才能获得意义; ③文学成规为当下创作提供了 范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