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此生故彼生
此灭故彼灭
此有故彼有
心生则种种法生
2
佛教强调,要去除“三心”,就要做到的是()。
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要有一颗惜缘的心
3
中国和文化中,“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和气
相继相成
恰当
适度
4
太虚大师曾经讲过:“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
信
仁
义
禅
5
中国禅宗最重要的特点是()。
正确
9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错误
正确
10
佛教中强调,修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修,不离世间,不离日用。()
错误
正确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以下有关佛教中“缘起”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此生故彼生
此灭故彼灭
此有故彼有
心生则种种法生
2
佛教强调,要去除“三心”,就要做到的是()。
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正确
错误
7
佛教说到,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要宽容伤害过你的人,欺骗过你的人,遗弃过你的人。()
错误
正确
8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错误
正确
9
佛教中强调,修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修,不离世间,不离日用。()
错误
正确
10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地为杭州。()
错误
正确
单项选择题(共5题)
佛教与中国“和”文化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为()。
和谐世界,众缘和合
和谐世界,天人合一
和谐世界,同愿同行
和谐社会,从心开始
2
佛教强调,要去除“三心”,就要做到的是()。
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要有一颗惜缘的心
3
中国和文化中,“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错误
正确
9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错误
正确
10
佛教中强调,修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修,不离世间,不离日用。()
错误
正确
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
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回归和高扬佛教人文精神
识心见性一、见性成佛
判断题(共5题)
6
出世就是指离开这个世界,是出家人的事情。()
正确
错误
7
人类如果想与整个自然友好相处,就要首先做到尊重其他生命,认同其他生命存在的价值。()
错误
正确
8
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是“悲智双运”。()
错误
和气
适度
恰当
相继相成
5
太虚大师曾经讲过:“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
仁
义
禅
信
判断题(共5题)
6
人类如果想与整个自然友好相处,就要首先做到尊重其他生命,认同其他生命存在的价值。()
正确
错误
7
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是“悲智双运”。()
错误
正确
8
佛教说到,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要宽容伤害过你的人,欺骗过你的人,遗弃过你的人。()
和气
相继相成
恰当
适度
4
中国禅宗最重要的特点是()。
识心见性一、见性成佛
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
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回归和高扬佛教人文精神
5
以下有关佛教中“缘起”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此生故彼生
此灭故彼灭
此有故彼有
心生则种种法生
判断题(共5题)
6
出世就是指离开这个世界,是出家人的事情。()
正确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要有一颗惜缘的心
3
以下不属于佛教中四个无量心的是()。
乐
喜
悲
慈
4
中国和文化中,“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和气
适度
恰当
相继相成
5
中国禅宗最重要的特点是()。
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
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回归和高扬佛教人文精神
识心见性一、见性成佛
判断题(共5题)
6
出世就是指离开这个世界,是出家人的事情。()
1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为()。
和谐世界,众缘和合
和谐世界,天人合一和谐世来自,同愿同行和谐社会,从心开始
2
佛教强调,要去除“三心”,就要做到的是()。
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要有一颗惜缘的心
3
以下不属于佛教中四个无量心的是()。
乐
喜
悲
慈
4
中国和文化中,“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错误
7
佛教最初发源于中国。()
错误
正确
8
佛教说到,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要宽容伤害过你的人,欺骗过你的人,遗弃过你的人。()
错误
正确
9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同而不和,小人和而不同”。()
错误
正确
10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举办地为杭州。()
错误
正确
单项选择题(共5题)
1
以下有关佛教中“缘起”的解释,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