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馨家园(观东小区)安置房三标段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二0一五年二月目录1.工程概况·······························2.编制说明······························3.编制依据····························4.设计参数·····························5.施工工艺····························6安全保障措施·····························7计算书······························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高新区中和片区,为怡馨家园(观东小区)安置房三标段工程。
本工程地下一层,底板为400mm厚抗水板及1000mm厚筏板,顶板为180mm厚钢筋混凝土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主梁最大跨度为8.1m、次梁跨度为2.7m,地下室层高为3.9m。
2.编制依据2.1职业健康健康安全(GB/T28001-2011)管理手册。
2.2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四川省、成都市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2.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2;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7本工程的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2.8 PKP计算软件。
3.编制说明3.1编制原因本工程施工场地的北面为一标段(已施工)、南面为五标段(已施工)、西面为二标段(已施工),东面为红星路南延线。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北面、南面、西面的三个标段已施工,进场道路唯有东面一条进入,由于现场场地比较狭窄,在地下室顶板封闭后,场地内需要的材料运输和材料堆放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主体工程施工。
因此在地下室顶板浇筑后,需加以利用,将地下室顶板作为主体及装饰阶段的(约5个月)临时材料运输道路、钢筋加工场、钢筋堆场、施工电梯、砼输送泵、干混砂浆材料堆场、砖堆场等。
为保证地下室顶板作为运输道路及材料堆场后对顶板结构的影响,需采用脚手架对顶板进行加固处理。
3.2加固范围3.2.1材料运输道路、钢筋原材料堆场、施工电梯、砼输送泵、砖堆场等,加固部位详附图施工平面布置图。
3.2.2临时行车道路宽度为6000mm,为保证地下室顶板结构安全,在临时行车道路两侧搭设防护栏杆,防止车辆行驶出加固范围以外;地下室顶板钢筋原材料堆放场及砖堆场、干混砂浆堆放场均设置在指定位置并采用脚手架加固并搭设防护栏杆进行堆场区域划分。
4、设计参数4.1荷载取值4.1.1吊车按20T吊车考虑,自重28T,吊运钢筋每捆按3吨计算(一次起吊4捆绑)。
偏安全考虑,动荷载系数取值1.,合计(3*4+28)*1.1=44吨。
4.1.2混凝土罐车按装14立方考虑,每立方重2.4T,混凝土罐车自重20T。
偏安全考虑,动荷载系数取值1.1,合计(14*2.4+15)*1.1=53.5吨。
4.1.3钢筋货车按装15捆装载,每捆重量按约3吨计算,钢筋货车自重15吨。
动荷载系数取值1.1,合计(15*3+15)*1.1=66吨。
4.1.4钢筋原材料堆场、砖堆场、干混砂浆堆场钢筋原材料、砖堆场、干混砂浆堆场按荷载为50KN/㎡考虑。
根据计算,钢筋货车最重,因此按钢筋货车计算荷载。
4.2结构验算4.2.1吊车、砂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
因砂车最重,以下按砂车作用下验算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BB.0.2: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
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BB.0.4: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括集中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q e=8M max/bL2式中L——板的跨度,取最大轴线间距8100mm;b——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按本附录BB.0.5确定;M max——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
按货车后车轮作用在跨中考虑,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上,轮胎着地尺寸为0.6m×0.2m,后车轮作用荷载取66T,前车轮作用荷载不计,(偏安全考虑),汽车的平面布置图如下所示:M max=680KN×8.1m/4=1377KN.m (偏安全考虑取L=8.1m)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BB.0.5:1b cx、b cy取值为:b cx=1.4+0.6=2m,b cy=1.8+0.2=2mb cx≥b cy , b cy≤0.6L ,b cx≤L时b=b cy+0.6L,(偏安全考虑取L=6m)b=2+0.6×6=5.6q e=8M max/bL2=(8×1377)/(5.6×62)=55KN/m2根据计算钢筋货车的荷载为55KN/m24.3架体参数搭设高度(m) 3.9 基础选用C30混凝土钢管类型Ф48×3.0 立杆纵距(m)0.5 立杆横距(m) 0.5 水平布局 1.5顶部支撑顶托支撑小梁材质(mm)50×100木方小梁间距同立杆分布荷载(KN/㎡)55顶板脚手架加固示意图:5.施工工艺5.1 工艺流程铺底部垫木→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装第一步小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安第三、四步大、小横杆→安装顶托及支撑小梁→顶托拧紧→加设剪刀撑。
5.2 施工方法5.2.1架体搭设(1)立杆1)立柱平面布置需满足设计图要求;2)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3)脚手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地下室顶板的顶撑加固立杆与负一层现浇板顶撑加固的立杆必须在同一立面位置,保证上、下层的立杆同心。
钢管立杆顶部采用可调节U型托,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4)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得采用搭接或在水平上错接。
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搭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h5)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2)水平杆1)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应连续设置浑身是胆间断;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A-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2)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的中间纵向水平杆,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3)剪刀撑与横向斜撑1)架体在外侧四周应设由下至上的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2)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其搭设示意如下图所示: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在立杆的顶部及低部应各设置一道水剪刀撑,设置应牢靠。
(4)连墙件1)为确保架体的稳定性及整体性,架体杆件应与四周柱子连接。
2)拉接件材质同立杆,连墙件在柱子处设置间距不低于三道(上、中、下各一道)。
5.2.2 脚手架拆除(1)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