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监测技术ppt课件
18
三、异常脉搏的护理
1.休息 2.准备好急救物品和急救仪器 3.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 4.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 5.心理护理
19
四、测量脉搏的方法
1、目的: (1)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2、部位 3、操作步骤 4、注意事项
20
测 量 部 位
21
操作步骤
准
护士:衣帽整齐
备
用物:笔、记录本 、时钟
病人:安静休息
手指按压动脉搏动处
测
*→记数30秒→观察胸、
量
腹部起伏→记数30秒
→记录
22
操作步骤
护士的示指、中指、无名指放于 测量脉搏的部位上
正常脉搏测30秒
脉搏短绌 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 心率,一人测脉率 测1分钟
23
注意事项
1、不可用拇指诊脉 2、为偏瘫病人诊脉,应选择健侧肢体 3、如脉搏细弱而触摸不清,可用听诊
器测心率1分钟 4、病人若有剧烈活动应该休息20分钟
后测量
24
呼吸
一、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称呼气,气体进入肺的过程称吸 气
正常成人呼吸为16~20次 特点:节律规则 均匀无声 不费力 女性: 胸式呼吸 男性和儿童 : 腹式呼吸
25
二、呼吸异常
(一)频率异常: 呼吸过快 频率快而有规律
正常脉搏 成人:60~100次/分, 儿童比成人快与呼吸的比例
约为4:1~5:1。脉律规则,每搏强弱相等,柔软、有 弹性
17
二、异常脉搏
(一)频率异常
• 速脉: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 100次/分 • 缓脉: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 60次/分
(二)节律异常 早搏 间歇脉
(三)绌脉:心房纤颤 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细数,强弱不等, 快慢不一,听诊心率完全不规则,
三、血压异常
(一)高血压
指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 成人 ≥140mmHg/≥90mmHg
(二)低血压
指血压低于正常范围且有明显的血容量不足的 表现 ≤90/ ≤ 60mmHg
34
血压异常
(三)脉压增大: >40mmHg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 动脉硬化、甲亢
(四)脉压减小: <30mmHg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末梢循环衰竭
31
血压
一、概念 在血管中流动着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 力
(一)正常: 90~139/ 60~89mmHg 收缩压 90~139mmHg 舒张压 60~89mmHg 脉压差为 30~40mmHg
32
二、血压-生理性变化
1.性别与年龄 2.昼夜与睡眠 3.环境 4.体位部位 5.其它
33
手扶
15
五、注意事项
1、婴幼儿、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呼 吸困难者特殊患者不宜测口温,测体温时应当 守侯身旁
2、有影响因素时,推迟30分钟测量 3、体温和病情不符,复测体温 4、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 5、如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及时处理
16
脉搏
一、概念: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血管壁 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的搏动,在表浅动脉上可摸到 动脉搏动
4cm)→3分钟取出→擦拭肛门
→ 读数
擦净体温表→读数→记录→甩水银→恢复体位
→ 处置
清点数目→清洁、消毒
12
测量口温法
时间:3-5分钟
舌
下
热
闭口,
窝
勿咬
13
测量腋温的方法
时间:5-10分
先擦干腋窝, 再放体温计
屈臂 14 过胸
测量肛温方法
时间:3分钟 适用:婴幼儿、昏迷
润滑,将肛表 水银端插入3~4cm,
枢衰竭
27
呼吸异常
(三)音响异常:
蝉鸣样呼吸:吸气时伴高调的哮鸣音,见于喉头水肿、 喉头有异物
鼾声呼吸:呼吸过程中伴有粗大的鼾声,见于气管或 大支气管有分泌物、昏迷
28
呼吸异常
(四)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费力喉、气管、异物或肿瘤 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而缓慢,
9
三、体温计的种类
电子体温计
10
鼓膜体温计
11
四、测量体温的操作流程
准备 →
护士:核对,选择部位
用物:检查体温计,擦干,至35℃以下 向病人解释:目的和方法
A、口温:口表水银端放热窝→闭口→3分钟取出
测
B、腋温:擦干腋下→水银端置腋深处→夹紧5—10分
→ → 钟取出
试
C、肛温:露出臀部→润肛表→水银端插入直肠(3—
>24次/分,高热、疼痛、体力劳动、甲亢
呼吸过慢 频率缓慢有规律,
<10次/分 麻醉药或镇静剂过量、脑肿瘤
26
呼吸异常
(二)深度异常:
呼吸过度:又称库氏呼吸,呼吸深大而规则,见于酸 中毒、(尿毒症 糖尿病酮症)
呼吸浅快:呼吸浅表不规则, 呼吸时深时浅,见于呼 吸肌麻痹、胸肺有疾患、休克、呼吸中
常伴有哮鸣音,见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
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与呼气均费力,呼吸频率增加 ,见
于重症肺炎、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
29
呼吸困难的护理
1.心理护理 2.适宜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吸氧 改善呼吸困难
30
注意事项
(1)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 必告诉患者
(2)在患者安静时测量呼吸 (3)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及婴儿应测量一分钟, 病人呼吸微弱或者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丝置于 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计数一分钟
(1)病情观察 (2)降温与保暖 (3)补充营养和水分
(4)口腔护理 (5)皮肤护理
7
高热病人病情观 察
四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观察病人面色,脉搏 血 压、呼吸 药物或者物理降温后30分钟观察体温的变化,做好 记录 做好心理护理 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8
(二)体温过低的护理
1.保暖 升高环境温度 2.生命体征的监测 3.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贺红英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体温(T) 脉搏(P) 呼吸(R) 血压(BP)
2
体温
一、概念 是人体内部的温度,是人体在新 陈代谢和骨骼肌的运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 的结果
3
体 温(2)
二、正常体温
部位
正常范围(℃)
腋窝
36.0~37.0
口腔
36.3~37.2
直肠
36.5~37.74Fra bibliotek三、异常体温
(一)发热 低热:37.5~37.9℃ 中等度热:38.0~38.9℃ 高热:39.0~40.9℃ 超高热:41℃以上
(二)体温过低 当体温低于35℃时称为体温不升
5
1.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 畏寒 高热 高热持续期 产热=散热 皮肤灼热 体温下降期 产热<散热 大量出汗
6
2.高热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