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生命体征监测 PPT课件

小儿生命体征监测 PPT课件


脉搏的测量
• 测量部位:身体浅表、且靠近骨骼的大动脉, 如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桡动 脉、胫骨后动脉、足背动脉,临床上常选桡 动脉;
• 近侧手臂放于舒适位置,腕部伸展; • 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模按在桡动脉表
面; • 一般病人测30秒,将测得的脉率乘于2,危重
病人测一分钟; • 5岁以内小儿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
1:3-4
4-7
20-25
80-100
1:4
8-14
18-20
70-90
1:4
异常脉搏与呼吸
心率↑ 呼吸↑
婴儿 (1岁)
>160
幼儿
儿童
(1-3岁) (3-6或7岁)
>140
>120

>60
>50
>40
心率↓
<100
<80
<60
注意事项
• 测脉搏时病人如有剧烈运动,应先 休息15-30分钟再测;
5-10分钟
将肛表头部润滑后,3分钟 插入肛门,深达肛 表的1/2为止
体温异常
升高
低热 37.5-38 ℃ 中度发热 3839℃ 高热 39-41℃ 超高热 41℃以上
降低
轻度 32-35℃ 中度 30-32℃ 重度 30℃可有 瞳孔散大,对光 反射消失
致死温度 2325℃
体温每升高1 ℃,脉搏增加 10-20次,呼吸增加3-5次
脉搏-P与呼吸-R
•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随着心脏的收 缩和舒张而发生的周期性波动所引起的动脉管壁 的搏动,称为动脉搏动,简称脉搏。每分钟脉搏 搏动的次数叫脉率。
•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中摄 取氧气并把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除体外,这种 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高体温
• 密切监测体温 • 物理降温(新生儿应以物理降温为主) ➢ 温水擦浴或温水浴,新生儿不主张冰敷,忌酒精擦浴 ➢ 降温床、冰敷 ➢ 降低环境温度 ➢ 松开盖被、减少衣物 • 口服退热药等,要注意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低体温
• 密切监测体温 • 保暖:预热衣物和包被、保暖台、暖
箱、暖风机、热水袋 • 减少散热
• 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 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 脉搏短促者须同时测量操作,一人 听心率,一人听脉率,由听心率的 人发出始停的口令,计时1分钟。
血压-BP
•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 管壁的侧压力。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 射血,使动脉血压上升达最高的数值称为 收缩压。心室舒张期,动脉血压下降至最 低的数值称为舒张压。
• 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是指皮肤、皮下 组织和脂肪的温度,可随环境温度和衣着 厚薄而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测量方法 口测法 腋测法
肛测法
正常范围 36.3-37.2℃ 36-37℃
36.5-37.7℃
操作方法
测量时间
放在舌下,紧闭口 3分钟 唇
擦干腋窝汗液,将 体温表的水银端放 于腋窝顶部,夹紧 体温表
各年龄段血压正常值
年龄
新生儿 1-6月 6-12月 1-2岁 2-7岁 7-12岁
收缩压 (mmHg) 70-82 70-100 90-105 85-105 85-105 90-110
舒张压 (mmHg) 30-38 30-45 35-45 40-50 55-65 60-75
计算公式(收缩压) <1岁:月龄×2+68
>1岁:年龄×2+80 舒张压=收缩压的2/3
谢谢聆听!
小儿生命体征监测
•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 称。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的控制,是机体 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是评价机体身 心状况的可靠指标。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 最常收集的,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资料,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体温—T
• 体温通常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中枢 神经的温度,又称为体核温度,其特点是 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
呼吸的测量
• 将测量脉搏的手仍放在患儿手腕上 • 观察患者的胸部或腹部起伏,一呼
一吸为一次 • 计数半分钟,将所得的呼吸乘于2
各年龄段小儿呼吸、脉搏(次数/min)
年龄(岁) 呼吸
脉搏
呼吸:脉搏
新生儿
40-45
120-140
1:3
<1
-30
100-1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