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节选自《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少量的“问题学生”、“学困生”让老师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有这样一种说法,“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的家庭”,虽说有失偏颇,却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如何减少这样的学生,将是全社会的职责。

一、“后进生”产生的根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

同时,他认为:在未成年者和青年当中发生违法行为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有一部分少年由于感到自己在智力上低人一等而经受着内心的痛苦。

如果再加上家庭环境的不顺利,那么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道德行为上出毛病的危险性就会更大。

(一)不良的家庭环境苏霍姆林斯基为了查明学生智力不正常的原因,调查了两千多个家庭,了解儿童的遗传、日常生活、营养和精神生活的情况。

最后终于看到:这些智力不正常的原因,家庭是最主要的罪魁祸首。

1.最初的原因往往是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生过什么病。

2.儿童早期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

在某些情况下,这成了使儿童在发展方面落后的主要原因。

造成儿童发展上的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其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是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最后,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两、三年里没有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

如果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两、三年里,没有通过最亲近的人------母亲,就这个年龄期的儿童所能接受的程度来发现世界,如果他没有感觉过母亲的爱抚的、慈祥的、忧虑的目光,如果他没有听到过本族语言的细腻而充满情感的音调,那么这个儿童的智力生活就会跟有正确的母亲教育的儿童走上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二)不正当的学校教育智力落后的学生来到学校,很快就会感到: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用教所有的孩子那样的办法来教这些孩子,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学得很差,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一辈子受着“我干什么都不行”这个痛苦的思想的折磨。

应当时时刻刻保护这些孩子,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儿童时期的智力生活的领域是跟道德生活的领域紧密相连的,儿童会把学习上的每一次失败当成一种痛苦的屈辱(顺便指出,这是指儿童的心还没有习惯于忍受这种屈辱和没有变得麻木不仁的时候而说的,否则,任何关于拯救这些儿童的讨论都毫无用处了)。

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往往是无助的、极易受到损伤的珍品。

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之线。

苏霍姆林斯基讲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学生阿辽沙,无论怎么也弄不懂植物是怎样吸收营养、怎样呼吸的,怎样从幼芽里发育出叶子、怎样从花里结出果子的。

生物教师经常提问他和刺激他:“难道你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弄不明白吗?你究竟能干点什么呢?”在这个男孩子的心里,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最基本的知识对他来说也变得复杂了,因为缺乏自信心像一堵墙一样挡住了他通向认识的道路。

有一次上课时,生物教师说:“再过几天,幼芽就要长出来了,我们全班都到长着栗树的林荫道去观察。

在那里,要是阿辽沙还说不出别人都明白的东西,那时候事情就毫无希望了。

”当全班学生来到栗树林荫道的时候,教师惊呆了:树上的幼芽全被剥掉了……学生们也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

而在阿辽沙的眼光里,一刹那之间露出幸灾乐祸的火花。

这个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分析,是内心的深深的痛苦、屈辱、精神力量的突然燃烧和暴发。

阿辽沙以此表示抗议。

他感到,教师的话里含有恶意,而孩子是要以怨报怨的。

一个学生,接连不断地吃“两分”,他就跟自己的命运妥协了,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想法,就是“自己什么都不行”。

苏霍姆林基斯基认为,“这种态度冷淡、毫无怨言、准备好耐心地倾听教师的讥刺和训斥而无动于衷的学生”是最可怕的。

教师永远也不会遇到这样的时刻的到来,使他有权利说:由于我尽了自己的努力和操劳,这个学生已经达到极限,从他身上再也得不到更多的东西了。

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

(三)懒惰是一切罪恶之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懒惰是一切罪过之母。

要造成一种对卑劣行为采取积极的不肯妥协的态度的气氛,首先要从反对懒惰、无所事事、涣散松懈、无谓地消磨时间开始做起。

“教育技巧上的最主要、最难捉摸和最细致的一件事,就是做到使学生为自己的无所事事而感到羞愧,使他对懒惰和闲散抱着蔑视和憎恶的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指的是脑力劳动的道德方面,是学校工作中那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方面,这就是教育学生热爱学习的工作。

“我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在我所教育的学生的头脑里,哪怕有一点点在困难面前退却的想法,都是令人鄙视的:不做事情,不动脑筋是可耻的!”“如果一个青年人不想求知,那就是最可怕的不幸,------也是家庭的不幸、学校的不幸、社会的不幸!一个人不想求知,他就好比用一道无形的铁栅栏把自己跟广阔的天地隔离开来,然而谁知后来这道无形的铁栅栏也许会变成真的牢狱呢”!二、后进生转化策略“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

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

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

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

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也像儿童对待我们那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地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谐”。

苏霍姆林斯基以上观点,向我们很明确地表明:怎样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那就是爱------了解、尊重、关怀、给予、责任。

无独有偶,肖川先生认为,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

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

(一)做好家长学校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庭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这样告诉学生的家长:“你们的孩子的智慧,取决于你们的智力兴趣,取决于书籍在家庭精神生活中占着怎样的地位。

”儿童的智力发展依赖于家庭的文化修养。

懒惰、散漫、希望尽快地摆脱学习负担------这是危险的孪生子,它们的“母亲”就是童年、少年和青年早期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如果没有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末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

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鉴于以上观点,我们得出的结论便是: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成长环境,父母是一个人的第一任老师。

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更多地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困难的事就是怎样使父母亲跟教师一起看见和理解自己孩子的精神世界,学会分析事情的原因和结果,把教育看做一种有明确目的的劳动,而家长学校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好的途径。

(二)教师的爱与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教育学生的故事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他曾经教过一个任性的、胡闹的、一点也管束不住自己的男孩子罗曼。

他会无缘无故地一会儿打这个同学,一会儿又把另一个女孩子的连衣裙故意弄脏。

有一天早晨上课前,小女孩廖霞哭着来找他,罗曼已经把她扎小辫子的丝带扯去了。

苏霍姆林斯基把罗曼找来,对他说:“你听着,罗曼,你的自由是一种野蛮人的行为,它会使你在生活中跌跤的。

要是成年人干出这种事,人们就会剥夺他们的自由,把他们关进监牢。

我们对你将采取另一种办法。

把你的右手伸出来……”他伸出了右手。

苏霍姆林斯基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绷带,把他的手掌和手腕缠住,然后把他的手牢牢地捆在衣袋里,使他不能使用这只右手。

到这里,我们不会惊奇,因为惩罚学生的方法我们也使用过很多,值得称道、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接下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处理。

“罗曼,我们今天就这样生活,不使用右手。

为了不使你一个人觉得孤单,让同学们把我的右手用同样的办法扎起来……”孩子们照他给罗曼的做法一样,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右手做了同样的处置。

一整天,他都跟罗曼在一起,在校园里、在花园里、在教室里上课、一起吃饭。

这孩子能够体会了:如果有一天真的失去了自由,生活将是一种什么滋味!这是一个爱与责任的故事。

它使我们认识到,教师只有用爱与责任,才能完成自己重大的历史使命。

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1.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

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是教师点燃起来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

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向儿童揭示出:思考,这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

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

2.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

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

所谓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这首先是意味着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

3.真正的爱是不必声张的。

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

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

4.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5.要使能力差的学生在学校的充实的精神生活的气氛中,任何时候也不要感到自己“不够格”。

应当为这种儿童找到他力所能及的脑力劳动,选择出他能够接受的克服困难的途径,用有趣的、引人入胜的工作吸引他,以便使他在智力上不停地得到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