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姓名:学号:班级:日期:《社会契约论》让·雅克·卢梭,17621.《"社会契约论"的历史演变》潘云华(江南大学法政学院,江苏,无锡,214063)“社会契约论”自诞生以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和近代,它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宣布了国家的本质,其方法虽然武断但却是革命的.在当代,"社会契约论"体现为程序理性,即发现正义的方法."社会契约论"的这种由实质理性向工具理性转换的趋势体现了法律对程序正义的重视."社会契约论"程序理性的理念是可取的.一国的宪法在形式上往往具有"社会契约"的性质.如果说,我国的宪法还须进一步完善的话,那么强调工具理性的罗尔斯的"社会契约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启迪.2.《社会契约论与民主政治》张传有(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43007)社会契约论是西方近代著名的政治哲学理论,它阐明了国家或政府公权力的来源,说明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卢梭).因此,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成为现代民选政治实践的范本.而中国政治哲学中虽有"君轻民贵"思想,但未能形成西方的权利转让学说,由于缺乏社会契约论的认同和对公权力来源的追问,因而导致官僚政治的产生.3.《作为人权的和平权初探——以社会契约论为视角》杜学文(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战争并没有随着<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和冷战的结束而结束.<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集体安全保障体制和禁止在国际关系上使用武力的原则面临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转换视角,以人权的范式--和平权来对抗国家主动发动战争的权力.因为战争是人类最大的威胁.是对人的生命、尊严、自由、财产和生存环境这些基本人权最严重的破坏.和平权被称做第三代人权,是对全球相互依存现象的回应.目前我国学界都把和平权作为一项国际集体人权,但对和平权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真空状态,以社会契约论可对和平权加以初步论证.4.《从社会契约论到契约社会》李红霞(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社会契约的观念源远流长.与其说社会契约论是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不如说它是一种提供民主社会建设蓝图的学说.而且,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契约论这一理想性观念已经和正在变成现实的契约社会.5.《从社会结构的分层看卢梭与洛克社会契约论的异同》舒远招(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洛克的公民社会由掌握立法权、行政权的政府和接受政府统治的人民两个层次组成,但他同时认为政府立法机关的立法权是由人民交给立法机关的;卢梭的共和国由人民—政府—人民三个层次组成,政府之上的人民作为主权者掌握立法权,政府负责执行法律,并依照法律来统治作为臣民之全体的人民.从社会结构的分层来看,卢梭与洛克社会契约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主权的归属不同:洛克把主权即立法权交给政府中的立法机关,而卢梭则让人民直接掌握立法权,这便是代议制民主与直接民主的区别.但卢梭最终却让神明般的立法者来为人民立法,这是卢梭民主理论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从总体上看,卢梭与洛克的社会契约论确有诸多区别,但卢梭的思想毕竟是由洛克的思想演变而来的,因而存在深刻的继承性和一致性.6. 《对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再思考》王元华 [1] 张铭 [2](扬州大学,管理学院,江苏,扬州,225009)在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发展过程中,是格老秀斯完成了由古代契约论向近代契约论的最终转型,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通过其社会契约论主张共同开创了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则出现了明显的激进主义的转向,20世纪后期的契约论复兴则远离了其过去的超验色彩,更具工具性特点.7. 《政治视野中的契约精神--社会契约论的挑战与复兴》杨先保(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湖北,武汉,430063)契约精神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形成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所凝聚而成的精神.从政治视野看,它主要由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权利至上精神等要素构成.近代霍布斯、洛克、卢梭等把经济领域的契约精神运用到社会领域并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之后,社会契约论思想受到功利主义和黑格尔的有力的挑战;上世纪罗尔斯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他的公平正义论,使得契约精神在当代复兴. 8. 《国家起源的社会契约论背景》龚岱辰徐玲(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国家起源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们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等角度入手研究国家的起源问题.自古希腊文明以来,西方的政治学者们讨论国家的形成,国家的概念定义,并进一步讨论国家是如何形成的.社会契约论从理论假设出发,发展出了独有的关于国家起源的解释理论,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9. 《卢梭公意理论的模型建构与当代运用——基于博弈分析的视角》蓝剑平(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01)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公意就是一种社会契约形成后代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公共意志.以博弈论观之,公意理论的分析逻辑在于:公意来源于人类捍卫自由的共同需要,确立于集体签订的合约,执行于一种设计精巧的政治机制,实现于外在的强制性法律,延续于可操作的选举权利,异化于走火入魔的人类理性.公意理论在当代世界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可以维护政治公平和推进自由民主;另一方面却又导致诸多恶行,比如多数暴政.10.《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国家观及与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关联》王刚(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南阳,473061)近代社会契约论热衷于探视国家负载的公共性精神,霍布斯等经典的社会契约论者都以国家为看护个人权利与社会福利的公共性工具。
社会契约论中的国家是社会的工具,国家是中立性的为社会公众所用的一种技术工具;依凭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则将国家判认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
从社会的工具到阶级的工具,马克思并未彻底否定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国家观念,从而否认国家的公共性;但是,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却也由此被置入了国家阶级性的话语情境之中。
11.《权威立于自由之上:社会契约论与政治权威的重建》田健伟契约论是西方政治传统中一个古老且十分重要的理论,其在17、18世纪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的主流理论,它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以及欧洲近代国家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社会契约论一般以人性分析作为理论起点,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建构出一个理想的国家;就此而言近代社会契约论是一种革命性、建构性的政治理论。
在西方政治传统中,政治权威的起源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之前的自然论的政治权威,二是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政治体系下的神义论的政治权威,三是近代以来的社会契约论的政治权威。
与自然论和神义论的政治权威不同,契约论的政治权威的基础是个人自由,因而个人自由与政治权威的关系构成了近代社会契约论的核心问题;“自由之人何以服从政治权威”是社会契约论力求回答的时代命题,而把政治权威视为自由之人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产物也成为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一般特征。
尽管社会契约论几乎成为近代新思想家思考政治问题的统一范式,但是社会契约论本身却并非一个标准答案,不同的思想家运用社会契约论建构出了迥异的解决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三种政治理论,并由此形成了三种社会契约论模式,即霍布斯的权威主义模式、洛克的自由主义模式和卢梭的共和主义模式。
围绕个人自由与政治权威这一核心问题,三位思想家从政治权威的必要性、政治权威的基础和形成以及个人自由与政治权威的调和等方面对政治权威进行了全方位的建构。
近代社会契约论并未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成为绝响,它对欧洲近代国家的政治现代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欧洲三个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不难发现,这三种政治现代化模式与三种社会契约论是不谋而合的。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人类历史中,政治社会的形成是按照社会契约论的建构进行的,但是社会契约论对近代国家政治实践的影响却毋庸置疑。
这些影响并非表现为近代国家的政治制度在多大程度上与社会契约论建构的政治制度相符合,而是体现在社会契约论对人性的判断、对自由价值的理解、对政治权力边界的限定以及对个人与政府关系的论证在何种意义上从一种政治理论的概念成为政治实践的准则。
个人主义的兴起是近代西方社会的时代背景,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契约论思想家对政治权威的重建问题进行了探索。
对当下而言,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个人主义盛行以致泛滥的时代,同时又是政治权威无处不在却又空前乏力的时代,如何在保护个人自由的同时重塑政治权威同样是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研究近代社会契约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不仅有利于认清当下问题的渊源与本质,也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这正是本文写作的根本目的,也是其意义所在。
12.《社会契约论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的构建》郑镇(《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源于古希腊的社会契约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西方社会的协调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这一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内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今天要实现社会和谐,一是要使社会成员的角色从"身份"向"契约"转化.二是进一步从法律上和实际行动上维护个人的生命权、财产权和自由权.三是要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尤其是诚信守约意识.四是要学会理性的妥协,在民主宪政的政治框架内解决社会利益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五是要转换政府角色,建设服务型政府.13.《浅析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法律思想》毛晶晶卢梭在"社会契约"问题上与霍布斯、洛克有不同的观点.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讨论了构成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各种因素及其各种关系,尤其重点探讨了法律问题.法律的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由,人的自由只有在因"社会契约"而成的理性共同体中才能体现出来.法律具有多层内涵,其中最重要的是"公意",即法律具有人民性.法律在本质上必须体现为正义论的法律价值观.14.《公共管理模式嬗变——基于社会契约论的演化分析》战建华(《长白学刊》– 2009)社会契约论是解释剖析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重要视角.从君权神授到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颠覆了统治行政模式的合法性信仰,推动了统治行政模式到管理行政模式的嬗变.面对管理行政模式工具理性的困境,新社会契约论以公民参与为内核重构公共管理的价值理性,促成服务行政模式对管理行政模式的超越.15.《社会契约论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张浩成探究《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关于人民主权的思想,对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对我国当前的民主、法制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