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型脑瘫的康复 PPT
2、理化因素:放射线、过量吸烟、酗酒、有机汞、CO。
3、孕母患病及用药:母重度贫血、糖尿病、妊毒症、服用不适 宜的药物(激素等)。
4、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前置胎盘、胎盘老化、早剥、羊水混浊。
2020/3/22
35-
5
㈡、围产期因素(33%)
1、早产儿:约有20~25%患儿出生体重<2500克,包括 早产、小样儿、多胎、胎龄愈小发病者愈多,出生体重在 1500克以下的极小未成熟儿及胎龄在32周以下者发生CP的 危险性最大。
2020/3/22
35-
3
3、永久性
CP不是一过性的疾病,如患脑炎时可呈现运动障碍, 但其可随脑炎治愈而消失,患CP时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导 致永久性的运动障碍,甚至造成残疾。如早期诊断、及时 治疗中轻症化、正常化,这就是可以变化的含义。
2020/3/22
35-
4
脑瘫原因
㈠、出生前因素(52%)
1、孕母感染病毒,如风疹、流感、弓形体病、巨细胞包涵体、 梅毒。
35-
15
CP的典型姿态
2020/3/22
35-
16
肌张力增高
肱二头肌
2020/3/22
35-
17
肌张力增高
小腿三头肌
2020/3/22
35-
18
1. 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位于小腿后群,主
要由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构成。
2. 形态:它的二个头,位于浅层称腓肠肌,另一个头 位置较深是比目鱼肌。
2020/3/22
35-
7
㈢出生后因素(12%)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急性脑病、脑血管障碍。 3、呼吸障碍、心跳停止、持续惊厥。 4、头部外伤。
2020/3/22
35-
8
脑瘫的早期表现
0~6个月或0~9个月患儿的主要表现
1、易激惹,持续哭闹或过分安静,哭声微弱,哺乳吞 咽困难,易呕吐,体重增加不良。
35-
11
痉挛型脑瘫的主要症状表现
▪ 二、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异常主要表现为孩子肢体痉挛, 不自主抽搐或震颤。而肌张力异常也是痉 挛型脑瘫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仅次于肢 体不协调。而且有时,两者会合并发生。 至于发病机理则和上述肢体不协调的发病 机理相同。
2020/3/22
35-
12
痉挛型脑瘫的主要症状表现
痉挛型脑瘫的康复
2020/3/22
35-
1
小儿CP概念的核心内容为三个要素:即 发育性、非进行性、永久性。
2020/3/22
35-
2
1、发育性
脑瘫是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损伤, 指各种原因作用在末成熟的、正在生长发育中 的脑组织上,而不是作用在已发育成熟的脑组 织上。
2、非进行性
由于CP脑病变是非进行性的,故临床症状 也是非进行性的,病情以不再向前发展为特点。
▪ 三、语言智力障碍
有的痉挛型患儿还会出现说话困难、 智力发育迟缓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孩子身 体发育迟缓,学说话时所需的时间较长, 甚至有的孩子直到4、5岁仍旧不会说话, 或是说话含糊不清。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 语言智力神经受到了损伤。
2020/3/22
35-
13
脑瘫按临床表现分类
1. 痉挛型 (spasticity ) 60%—70% 2. 徐动型(athetosis) 3. 共济失调型(ataxia) 4. 张力低下型(atonia) 5. 混合型(mixed) 6. 其他(others)
2、肌张力低下,自发运动减少。
3、身体发硬,姿势异常,动作不协调。
4、反应迟钝,不认人,不会哭。
5、大运动发育落后,如:不会翻身,不会爬,拇指内 收握拳不会抓握。
6、经常有惊厥发作。
2020/3/22
35-
9
痉挛型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
1、痉挛型:主要损伤部位在锥体系,各型中发病率 最高,占60%-70%。特别是肌张力↑,肢体活动受限,肢 体被动运动时抵抗力大且僵硬感,腱反射亢进,踝阵挛。 2岁后巴氏症(+)。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手指屈 曲呈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掌心中,下肢以伸肌、内收 肌张力↑,大腿外展困难,扶站时双足下垂、内翻、足尖 着地足跟不能踩平;走路时踮足剪刀样步态,痉挛症状常 在用力,激动时加重,安静入睡时减轻;重者出现肌腱孪 缩,关节畸形,损害部位在大脑皮层运动区和锥体束。
2020/3/22
35-
10
痉挛型脑瘫的主要症状表现
▪ 一、肢体不协调
▪ 痉挛型脑瘫患儿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 便是肢体不协调,常见的有:足内外翻、 马蹄足、剪刀步等。这主要是因为主管孩 子运动的脑中枢神经遭受到了损伤所导致 的。几乎所有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都伴随有 或轻或重的肢体问题。
2020/3/22
2、核黄疸:血清胆红素>20mg/dl,持续黄疸和重症黄 疸。
3、窒息:阿氏评分<6分,窒息时间>10分有诊断意义。
2020/3/22
35-
6
4、异常分娩 脐带绕颈、脱垂、胎头吸引、产钳造成颅脑外伤或通
过产道难产发生颅内出血。
5、新生儿低血糖 3天内血糖低于30mg/dl,3天后血糖低于40mg/dl。
3. 起、止点: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起自股骨内、外侧 髁,约在小腿中点处移行为腱性结构;比目鱼肌起 自胫腓骨上端后部和胫骨的比目鱼肌线,肌束向 下移形为肌腱。三个头会合,在小腿的上部形成 膨隆的小腿肚,向下续为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4. 作用: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 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倒。
20
ATNR
拥抱反射
残存:双手不能到正中,影 响进食、穿衣
2020/3/22
35-
21
痉挛型 主要临床表现
1. 肌张力增高——(常见痉挛肌肉) 2. 原始反射残存(ATNR ,拥抱反射 …) 3. 肌肉挛缩、关节挛缩变形 4. 运动范围与肌肉痉挛程度成反比 5. 缺少四肢的伸展运动 6. 平衡反应不同程度的缺乏 7. 性格大多内向
2020/3/22
35-
19
痉挛型 主要临床表现
1. 肌张力增高——(常见痉挛肌肉) 2. 原始反射残存(ATNR ,拥抱反射 …) 3. 肌肉挛缩、关节挛缩变形 4. 肌肉痉挛程度越重关节运动范围越小 5. 缺少四肢的伸展运动 6. 平衡反应不同程度的缺乏 7. 性格大多内向
2020/3/22
35-
2020/3/22
35-
14
痉挛型 主要临床表现
1. 肌张力增高——(常见痉挛肌肉3) 2. 原始反射残存(ATNR ,拥抱反射 …) 3. 肌肉挛缩、关节挛缩变形 4. 肌肉痉挛程度越重关节运动范围越小 5. 缺少四肢的伸展运动 6. 平衡反应不同程度的缺乏 7. 性格大多内向
20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