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制度九大循环
內控制度九大循環
企業經營與診斷‧吳萬益 著‧前程文化 出版
學習主題
1.內部控制之基本概念與涵蓋範疇 2.內部控制與九大循環之關係 3.銷售及收款循環之架構及作業流程 4.採購及付款循環之架構及作業流程 5.薪工循環之架構及作業流程 6.生產循環之架構及作業流程 7.固定資產循環之架構及作業流程 8.融資循環之架構及作業流程 9.投資循環之架構及作業流程 10.研發循環之架構及作業流程 11.資訊循環之架構及作業流程
5
1 內部控制之基本概念(4/10)
(續下頁)
6
1 內 部 控 制 之 基 本 概 念 (5/10)
(續下頁)
7
1 內 部 控 制 之 基 本 概 念 (6/10)
8
1 內部控制之基本概念(7/10)
附件一、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查核作業程序(1/2)
條文 第一條 第二條 內容 為促進上市公司落實其內部控制制度之執行,並瞭解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是否依相關規章執行,爰依據本公司與上市公司簽訂之有 價證券上市契約第二條之規定訂定本作業程序。 本公司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之查核作業,除法令規章另有規定外,悉依本作業程序辦理,本作業程序各有關規定依據之條文 如有變更,依新規定辦理。本作業程序不適用金融、保險及證券業之上市公司及外國發行人。 本公司對上市公司內部稽核人員執行稽核計畫情形之查核,以每季查核百分之四之公司為原則,必要時即應進行實地查核並採遵行測 試。實地查核家數應不低於受查公司家數之四分之一,且有本程序第四條第一至九項之情事者即須執行實地查核。本公司應於每季結 束後一個月內,將該季查核報告或追蹤報告結果彙總陳報主管機關備查。第一項每季選案比率必要時得彈性調整,惟全年應選定之受 查公司家數不得低於百分之十六。 本公司依下列標準選定受查公司: 一、出具內部控制制度無重大缺失以外之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者。 二、最近三年度曾出具有重大缺失之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者。 三、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原聲明遵循全部法令者,改為遵循主要法令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未依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規定申報稽核人員名冊、稽核計 畫、稽核計畫執行情形、缺失及異常事項改善情形 及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者。 五、於本公司就上市公司財務業務平時及例外管理處理程序或審閱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作業程序發現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有重大缺失者。 六、年度中變更已申報之年度稽核計畫且無合理原因者。 七、前次進行內部控制制度查核發現有未符規定且情節重大者。 八、財務主管或內部稽核主管變動且無合理原因者。 九、就最近三年度內未進行內部控制制度查核之上市公司隨機選取,惟選案前一年度已取得外部獨立客觀機構公司治理制度認證之上 市公司得免列入。但經發現有內控重大缺失等情事,仍對其進行內部控制之查核作業。 一○、其他有查核之必要者。 本公司進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查核作業時,除就受查公司所訂之年度稽核計畫選定一項以上之稽核項目進行查核外,並將下列事 項列為必要查核項目: 一、取得或處分資產。 二、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 三、資金貸與他人。 四、為他人背書保證。 五、董事會運作情形。 六、主管機關或本公司認為必要查核事項。 受查公司應於本公司規定期限內檢送下列文件: 一、最近三年度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 二、當年度內部稽核計畫及查核項目之自行檢查報告、稽核報告、追蹤報告暨其相關工作底稿等。 三、最近期會計師出具之內控建議書。 四、其他本公司認為有必要提供之資料。
第七條
第八條
第九條
第十條
資料來源:證劵暨期貨法令判解查詢系統(/new.asp)
10
1 內部控制之基本概念(9/10)
五. 內部控制制度設計之原則: 1. 依各項業務實際需要規劃作業流程,採分段作業。 2. 各項作業應視其性質由不同單位或職掌處理。 3. 應與內部稽核作業配合,各關鍵點之作業內容應力求表格 化,以便於稽核及追蹤考評。 4. 內控制度之設計必須配合企業組織結構、人員素質條件、 公司之管理哲學,願景及目標,要重視成本與效益分析。 5. 內部控制制度必須確實遵守,定期查核各項內容及制度之 執行,以確保公司之各種制度能夠依照內控制度之原則及 程序執行。
11
1 內部控制之基本概念(10/10)
財務掏控:太電掏空案的省思
根據商業周刊2005年1月3日第893期的報導,前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財務長胡洪九掏空太 電171億元,成為台灣史上最大的掏空案,而其董事長孫道存事先卻毫不知情。報導中指 出,遵循放任制度的孫道存將所有事情交由企業經理人打理,對其賦予太多的信任導致經 理人擁有犯罪的契機,但其中也是因為其企業發展規模擴大,甚至觸角延伸至國外,在偌 大的企業裡有太多筆財務資訊和財務知識都超出管理人的掌控和專業範圍,因此造成了許 多管理死角,也因而出現弊案。報導進一步指出,經過胡洪九掏空案件後,國內最大會計 師事務所-勤業總裁魏永篤慎重告知各企業,內控稽核制度還有公司治理都是必須貫徹執行 的,企業內部人員管錢的則不能管帳,企業流程中掌管金錢流向的職位,絕對不能全部一 人從頭到尾全權負責,而且在稽核部分,為了公平公正原則,也不能完全交由一人執行。 綜言之,企業內部不能說每件事都能夠做得完美,只是當企業擁有更好的人力配置、健全 的財務報表及內部控制,加上最後的內部稽核,將能夠使企業順暢的運行。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第893期)
3
1 內部控制之基本概念(2/10)
理律的教訓:成也信任、敗也信任
根據遠見雜誌2003年12月號第210期的報導,理律事務所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信任」文化, 對客戶和員工的態度良好,但這卻為他們帶來了一次瀕臨崩潰的危機:員工劉偉杰就是利 用這種「信任」而涉嫌盜賣事務所客戶-新帝公司(SanDisk)的託管股票高達30億元。在 這次的背叛之後,理律事務所還是不屏棄「信任」文化,堅信利用這種價值觀處理與顧客 的業務還有對待員工。雖然「信任」極其重要,但是內控也是必須的,理律的信任就是為 人性的貪婪搧風點火的最大因素。 報導中指出,理律擁有35年的經營歷史,其公司規模也逐年擴大,員工人數已超過500人, 此時公司的控管就格外重要,沒有風險評估就可能會再來一次 30億元的背叛。根據國外統 計數據指出,公司進行內控將能夠查出11%的舞弊行為,因此若不進行內控結果會更糟, 可見得內控的重要性。報導進一步指出,雖然信任真的可以為公司帶來信譽與肯定,只是 如理律事務所的大公司,事情繁雜人口眾多,當有危機出現時並不會隨時出現警報,內控 雖然不能完全杜絕危機但也不得不執行。如今理律事務所終究秉持著「信任」文化,且對 每一個顧客所託付的責任都看得很重,經過這次風波,相信理律將會對內控制度更加的重 視。 (資料來源: 遠見雜誌第210期)
14
3 銷售及收款循環(1/4)
一. 銷售及收款循環的目的: 主要在於迅速而正確地記錄客戶訂 單,並確認客戶信用程度,以準時提供商品或勞務,並正確 地開出銷售憑證,且快速確實的收取並記錄客戶帳款情形, 以確保商品及現金之安全。 二. 銷售循環之主要內容: 包括銷售預測及計畫、業務員管理、 授信管理、客戶訂單處理、運送貨品或提供勞務、開立銷貨 發票、記錄收入及應收帳款、銷貨折讓及退回、執行與記錄 現金收入等之政策及程序。 三. 銷售及收款循環之架構及步驟:如圖11-2所示。 四. 銷售及收款循環的主要控制要點:如表11-2所示。
15
3 銷售及收款循環(2/4)
16
3 銷售及收款循環(3/4)
17
3 銷售及收款循環(4/4)
內控失控:錯帳問題頻出
2006年11月23號經濟日報報導C3版有以下的報導: 2005年6月27日,台股午盤後百檔股票急拉漲停,加權指數暴漲,富邦證券在盤後當 天承認錯單,將美林下單的 8 千萬輸入成 80 億,創下台股史上錯帳金額最高記錄。 2006年北城證券、富邦證券、日盛證券等券商相繼發生錯帳事件,儘管當事人皆表 示因營業員輸入錯誤所致,但是過度頻繁的錯帳事件,讓券商壟罩了營運控制不佳的 陰影。錯帳問題的發生不是台股的專利,2002年英國股市狂飆20分鐘,後來證實因 交易員誤將同筆委託重複下單多次,造成瑞士信貸賠了新台幣54億元。華爾街營業 員也曾把400萬美元的賣單,錯輸成40億,讓原本已是空頭市場的美股更一瀉千里。 外界多半認為,無論是富邦證券營業員的輸入錯誤或日盛證券的鍵盤故障,這些券商 錯帳問題,不僅僅是人為疏失,更應追究公司的監控機制出了漏洞,若把錯帳事件都 歸咎於營業員或機器的疏失,似乎有推諉責任的嫌疑。證券市場屬於一個完全信用的 市場,券商首要重視管理風險,發生錯帳事件突顯出公司內部風險控管成效不佳的疑 慮,如果券商能夠真正落實顧客的風險管理及信用查核制度,錯帳的問題怎麼會一再 的發生? 由此報導可知,任何再細心的人都有可能出錯,再精密的儀器也有可能 故障,經由美國證券市場的教訓後,各企業包含證券以外的產業,都必 須正視風險管理的措施,錯帳的結果會為公司帶來一筆龐大的虧損,更 甚者會影響整個產業或社會,因此在企業營運的每個環節中都必須重視 控管,監控每個步驟的正確性,如此除了確保企業能正常運作之外,也 可以避免無謂的損失。
第三條
第四條
第五條
9
1 內部控制之基本概念(8/10)
附件一、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查核作業程序(2/2)
條文 內容 本公司執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查核作業,係瞭解受查公司內部稽核人 員是否確實執行稽核作業,各項查核項目之查核重點包括: 一、是否依相關法令訂定內部控制制度。 二、內部控制作業是否依內部控制制度確實執行。 三、內部稽核作業是否依年度稽核計畫確實執行。 本公司進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查核作業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檢視受查公司自行檢查報告、稽核報告、追蹤報告及相關工作底稿所抽查之作業是否經適當之核准、授權、驗證、調節、覆核、 記錄核對及職能分工等。 二、瞭解受查公司稽核人員是否依擬定之年度稽核計畫進行查核並據以編製工作底稿、稽核報告或追蹤報告。 本公司查核人員執行查核工作應撰寫查核報告,並載明下列事項: 一、查核項目。 二、查核結果。 三、追蹤辦理。 查核結果如發現上市公司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有未符規定者,應洽受查公司研訂具體改善或解決措施,函報本公司備查,其情節重大者, 本公司得函請其派員參加主管機關所指定單位舉辦之宣導課程,並副知前開主管機關指定單位。公司未派員參加者,本公司得視缺失 性質將其列為嗣後財務報告實質審閱、平時例外管理或內部控制制度查核之優先受查對象。另本公司將持續追蹤缺失改善情形並撰寫 追蹤報告至其改善缺失為止。必要時,可洽請簽證會計師對相關事項出具意見。追蹤報告內容包括前次查核發現之缺失事項、本次查 核之改善情形。 經查核如發現有下列事項應即迅予處理: 一、發現有重大異常情事且有深入查核之必要者,應列為平時管理或例外管理之受查對象。 二、發現有重大異常或違反本公司營業細則相關規定時,即依規定予以處理,並陳報主管機關。 三、發現有重大缺失或有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第四十三條各款之情事者,必要時本公司得陳報主管機關洽請受查 公司委託會計師專案審查內部控制制度並出具審查報告。 本作業程序報經主管機關核備後公告實施,修正時亦同。作業程序中相關附件及附表之增刪或修正,則奉本公司總經理核定後施行。 第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