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库建筑设计原理
8.坡道出口防“流泪墙”处理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9.钢筋混凝土坡道预埋暗藏指示灯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10.车库防护措施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11.车库防火卷帘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11.车库防火卷帘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12.车库防火门
2.汽车坡道——退线规定
4.1.5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条文说明:70m距离是由下列因素确定的:道路拐弯半径占18~21m;交叉口人行横 道宽占4~10m;人行横道边离停车线宽约2m;停车、候驶的车辆(或车队)的长度;交 叉口设城市公共汽车站规定的距离(一般离交叉口红线交点不小于50m)。综合以上各 因素,基地道路的出人口位置离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距离不小于70m是合理的。当然上 述情况是指交叉口前车行道上行方向一侧。在车行道下行方向的一侧则无停车、候驶 的要求,但仍需受其他各因素的制约。
50辆设置一个单车道,51~100辆设置一个双车道(或两 单),101~500辆设置两车道,500辆设置以上三车道。
4.汽车坡道——间距
3.2.4 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
条文说明: 本条文规定的出入口数量与现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相一致, 但汽车出入口之间净距,从安全和有利城市道路车流疏散考虑,已 从 10m 增至 15m ,与上海市《停车场 ( 库 ) 设置标准》一致。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6.0.9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5.汽车坡道——宽度
3.2.4 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 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6.0.9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 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 于7m。
6.汽车坡道——坡度
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 缓坡。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缓坡坡度应 为坡道坡度的1/2。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曲 线的半径不应小于20m,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 (图4.1.8)。
汽车库建筑设计原理 交流会
规划设计部 聂雨 2012.09.13
讨论标题
• 汽车库建筑设计原理
• 案例分析——设计中疏忽问题 • 提升车库品质的措施
汽车库的分类及执行规范
• 地下停车库 • 地上停车库 (复式停车库、 机械停车库) • 停车场
汽车库(Garage):停放和储存汽车的建筑物 停车场( parking area ):停放由内燃机驱动且无轨道的客车、货车、工程车 等汽车的露天场地和构筑物。
a. 一进一排;b.一进两排; c.车道口进风+排风
1.通风口
1.通风口
2.进、排风机房
a. “一进一排”与“一进两排”造价比较? b. 4000平米车库(3.9米高)大致需要多大排进 机房,排、进风井的截面积多大? 机房:3mx3m;井道1.5平;百叶:1.5x3平。 c. 敞开式汽车库(每层车库外墙敞开面积超过该 层四周墙体总面积的25%的汽车库),不需要 设置通风、排烟机房。
汽车库的时髦用语
• 台地停车库 • 阳光停车库 • 会呼吸的阳光车库
汽车库的基本构成
• 车库的使用对象:汽车 • 车库的基本构成: 汽车坡道(交通、疏散)、楼梯(交通、疏散)、主体 (停车区域)、进、排风机房(呼吸系统)
1.汽车坡道——类型
总结国内外已有的成熟设计,可分成直坡道式、错层式、螺 旋坡道式和斜楼板式四大类,每一类中又有所差异而分数种, 则构成 4 类, 10余种,这 10 余种中各有优缺点,适用于 不同场合,故可根据基地形状和尺寸及停车要求和特点,由 设计入员选用。
6.汽车坡道——坡度
6.汽车坡道——坡度
汽车环形坡道除纵向坡度应符合表4.1.7规 定外,还应于坡道横向设置超高。 超高即横向坡度,宜为2%~6%。
7.汽车坡道——转弯半径
8.汽车坡道——高度
8.汽车坡道——高度
8.汽车坡道——高度
8.汽车坡道——高度
8.汽车坡道——高度
楼梯(交通、疏散)
门不需要太大、尽量不要设置门槛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13.“回南天”反思
车库的保温设计 管线布置思路转变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14.车库的优化设计——水平管线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14.车库的优化设计——水平管线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15.车库的优化设计——垂直管线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2.种植屋面的耐根穿刺防水层(强条)
3.0.7 种植屋面防水层的合理使用年限不应少于15年。应采 用二道或二道以上防水层设防,最上道防水层必须采用耐根穿 刺防水材料。防水层的材料应相容。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3.台地汽车库的计容积率问题。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楼梯(交通、疏散)
楼梯(交通、疏散)
6.0.2 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 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6.0.2.1 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 6.0.2.2 Ⅳ类汽车库。 6.0.3 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 烟楼梯间。 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 6.0.5 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 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单层 或设在建筑物首层的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室外出 口的距离不应超过60m。
6.0.10 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 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4.汽车坡道——间距
3.2.4 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 大于15m。
6.0.10 两个汽车疏散出口 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 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 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5.汽车坡道——宽度
3.2.4 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4.1.6 汽车库内坡道可采用直线型、曲线型。可以采用单车道或双车道, 其最小净宽应符合表4.1.6的规定。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
楼梯设置常规做法
6.0.2 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 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楼梯设置误区1
部分地区可以这样做!
楼梯设置误区2
另一个防火 分区不满足向疏散开启!
楼梯设置误区3
两个防火分区都满足向疏散开启!?
不能设置一个楼梯
主体(停车区域)
1.车型大小
复式汽车库、机械式立体汽车库
1.复式、机械式立体汽车库概念
2.0.6 机械式立体汽车库 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采 用机械设备进行垂直或水平移动 等形式停放汽车的汽车库。 2.0.7 复式汽车库
室内有车道、有人员停留的,同 时采用机械设备传送,在一个建 筑层里叠2~3层存放车辆的汽车 库。
2.复式、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形式
4.1.5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2 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 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 4 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 5 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6 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2.车位布置图
3.车位布置形式
3.车位布置形式
3.车位布置形式
4.行车道的宽度
4.行车道的宽度
4.行车道的宽度
4.行车道的宽度——规范间矛盾
6.0.12 汽车库的车道应满足一次出车的要求,汽车与汽车之间以及汽车与墙、柱 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表6.0.12的规定。 注:一次出车系指汽车在启动后不需调头、倒车而直接驶出汽车库。
2.汽车坡道——退线规定
4.1.5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条文说明:70m距离是由下列因素确定的:道路拐弯半径占18~21m;交叉口人行横 道宽占4~10m;人行横道边离停车线宽约2m;停车、候驶的车辆(或车队)的长度;交 叉口设城市公共汽车站规定的距离(一般离交叉口红线交点不小于50m)。综合以上各 因素,基地道路的出人口位置离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距离不小于70m是合理的。当然上 述情况是指交叉口前车行道上行方向一侧。在车行道下行方向的一侧则无停车、候驶 的要求,但仍需受其他各因素的制约。
6.0.3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
6 层的单元 式住宅与地 下室使用套 梯时应注意!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6.停车位与柱位的关系
那种形式好?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6.停车位与柱位的关系
答案?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7.车库排水沟、积水坑随意布置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4. 汽车库局部曲线坡道的坡度、出地面反梁
4.1.8 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 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 均应设缓坡。其直线缓坡段的 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缓坡 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1/2。
案例分析—汽车库设计易中疏忽问题
5.人员疏散楼梯问题
5.3.14 不超过6 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 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 宜小于1m。
1.汽车坡道——类型
1.汽车坡道——类型
1.汽车坡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