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及管理

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及管理


也叫特定应急预案,它是针对某 一具体的、特定的紧急情况的应 急而制定的。例如在危险废物突 然泄漏、燃烧、爆炸、生产事故 等,为了将其造成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降至最低而制定的突发危险废物 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专项预案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 分考虑到危险源的特性,对应急 形势、组织机构、应急处理程序 等应急活动进行更为具体的规定, 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预案内容不准确,界限不明显
主要表现: 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混同于环境应急预案; 封面上写的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内容仍是应急 救援预案的内容和措施; 直接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充当环境应急预 案 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未编制突发危险废物应急预案 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环境应急预案充当 突发危险废物应急预案。
一、我省危废应急预案编制及管理现状
1、预案内容不准确,界限不明显
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包括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 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
对于企业规模较大,环境风险种类较多、可能发生多种类 型突发事件的企业,应当编制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综合环 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 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件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 案演练等内容。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三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由环保部于2010年9月28日,以环发 [2010]113号文印发,共六章二十九条,两个附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三章 环境应急预案的评估 第四章 环境应急预案的备案 第五章 环境应急预案的实施与监督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突发危险废物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较一般的环 境应急预案更为单一,它就是为防范和应对突 发危险废物污染事件而编制的预案。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四)应急预案的概念及分类
2、应急预案的分类
① 总体应急预案 ② 专项应急预案 ③ 部门应急预案 ④ 地方应急预案 ⑤ 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⑥ 重大行动应急预案
应急准备涉及的内容非常多,编制应急预案,是应急准备 的重要过程和内容。应急准备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而编制 应急预案是应急准备的核心,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一般都被 规定在预案中,……
三、危废应急预案的编制
(二)环境应急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危险源的监 测、监控、监管,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 控制、消除隐患,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 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中长期影响,最 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健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二)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
应急管理法制。
要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逐步形成规范各类突发公共 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法律体系。抓紧做好突发事件应对 法的立法准备工作和公布后的贯彻实施工作,研究制定配 套法规和政策措施。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预防和处置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 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需要,抓紧做好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和修 订草案的起草工作,以及有关规章、标准的修订工作。各 地区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应 急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一)应急管理的“四加一模式”
四种事故灾害分类管理和综合部门统一协调 的机制。
四种事故灾害:突发自然灾害类、突发事故 灾难类、突发公共卫生类、突发社会安全类 分别由四位政府领导分管。
综合部门:国务院办公厅是国家应急管理统 一协调部门。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二)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
应急管理法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指南关于环境应急预案
一是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编制危废应急预案。
二是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当编制危废应急 预案。
三是应急预案必须备案,并对应急预案编制情况进 行检查。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适 用范围:
《指南》规定了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要求、 基本框架、保证措施、编制步骤、文本格 式等。适用于从事贮存、利用、处置危险 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
应急运行机制。包括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 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与响应机制、公众沟通与动员 机制、应急资源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和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城乡社区管理等。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二)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
应急管理法制。主要是完善法制体系,依法行政、生产、应 急,努力使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 法制化轨道,并注意通过对实践的总结,促进法律、法规和 规章的不断完善。
一、我省危废应急预案编制及管理现状
1、预案内容不准确,界限不明显 2、预案措施不得力,操作性不强 3、预案针对性不强,重点不突出 4、预案格式不规范,文本编排乱 5、评估备案未落实,更新不及时 6、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闭门造车,把关不严 认识不清,混淆主题 照搬照套,应付了事 监管不利,落实不严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四)应急预案的概念及分类
1、应急预案的概念
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 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 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机构和人员、应急设备、环 境条件而制定的行动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 和程序等,是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预测、预防、计 划和安排。
的规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三)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国家专项应急预案(25个); 3、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急预案(80个); 4、地方政府总体应急预案; 5、基层(社区、乡村、企业)应急预案。 6、临时预案(重点工程、重要集会等)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3.统一领导,协调一致
应急必须在组织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内外协同 与合作,充分发挥环保专业优势,切实履行环保部 门工作职责。形成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协调有序、 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机制。
三、危废应急预案的编制
(二)环境应急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4.属地为主,分级响应
环境应急必须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和特 点,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实行分级、分类管 理,充分发挥事故责任单位和一线组织的作 用,使采取的措施与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 影响相适应。
2.依法应急,规范处置
要以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依据,依法应急,履行好 法律赋予的职责和义务,使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工 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 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 其他法律、法规等,都是我们实施环境应急的法律依 据。
三、危废应急预案的编制
(二)环境应急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于存在某一种类的环境风险,比如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 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 编制相应的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 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主要污染物种类、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 障等内容。
一、我省危废应急预案编制及管理现状
(二)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
一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管理是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制
应急管理体制 应急运行机制 应急管理法制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二)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
应急管理体制。包括集中统一的指挥机构,强大的社会动员 体系,以事发地党委和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单位和相关地 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应急处置的专业救援队伍、专家 咨询队伍。
第一,首先是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根本; 第二,人民群众既是保护的主体,也是搞好应急工作依靠的主体; 第三,依靠科学,实施科学应急; 第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应急能力水平; 第五,坚持救人第一,注意救人的人的安全。这是最重要、重实际,
惯穿应急全过程的。
三、危废应急预案的编制
(二)环境应急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
应急预案,主要解决的问题:突发事件发生前、事发时、 事发后做什么、以上工作谁来做,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预 设行动程序及措施。
二、 我国应急管理的模式与体系
(四)应急预案的概念及分类
1、应急预案的概念
环境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而编 制的专项预案,目的是为了防范突发环境事件 的发生,控制环境污染事态扩大,减免污染事 件所造成的环境危害。
产生、收集、运输危险废物的单位及其他 相关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可参考本《指南》。
二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 工作的意见》的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抓紧 编制修订本地区、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并加强对预 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各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 况制订和完善本单位预案,明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 措施和处置程序。尽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 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级、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要 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狠抓预案落实工作,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是涉及 多个地区和部门的预案,要通过开展联合演练等方式,促 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四)应急预案的概念及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