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

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的存货。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 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 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 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客观证明,如 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企业产成 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 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
税费

在不存在销售合同的情形下预计的售价应该采
用产品或商品的市场价格。
(2)用于出售的材料等 可变现净值 =市场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 3 )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如原材料、在
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由于持有该材料的目
的是用于生产产品,而不是出售,该材料存货
的价值将体现在用其生产的产成品上。因此,
中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 —— 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 成品或商品,或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 产品,或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 料、物料等。
持有存货的
最终目的 出售 直接出售 加工后出售 区别于长期 资产的特征
——满足货币计量假设


三、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 本。
(一)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材料、商品等通过购买而取得的存货的初
始成本由采购成本构成。
购买价款 采购费用

采购成本
1、购买价款
——即购货发票金额,不包括商业折扣,但要
考虑现金折扣(按总价法)。同时对于一般纳
(3)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
——人工费和必要的损耗(扣除下脚废料的 价值)
(4)支付的各种税金(不包括价外税,如: 可抵扣的增值税等) 包括:进口关税 消费税 资源税 不得抵扣的增值税(价内税)
小规模纳税人购货 向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存货
注意:
A、为简化,采购人员的差旅费、采购机构的经 费、供应部门和仓库部门的经费,计入管理费用; B、商业企业进货发生的进货费用,计入销售费 用; C、如果一次购进多种存货,则:采购费用应对 象化——即采购费用应进行分配,可按重量、数
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判断是否需计提
或冲销存货跌价准备;这里的成本是指实
际成本,因此,需确定结存存货的实际成
本(采购成本)。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1、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 变现金账低于成本: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 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第一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本节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应了解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法的含义,熟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条件 和方法,掌握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 净值孰低计量。

即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 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其 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 入当期损益。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含义
1、“孰低” 2、成本: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3、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存货的
谨慎性原则
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可变现净值
=存货的估计售价-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 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
注意:
对于计划成本计量的存货,期末仍需按照成
量、价格、体积等比例在各种存货之间分配。
(二)自制存货的加工成本
——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包装物等
材料费
制造成本 人工费 制造费用 详见<<成本会计>> 课程
(三)其他存货的成本
1、委外加工存货 加工前存货的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 加工费
往返运杂费等
注意: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 费品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收回加工后的 材料直接用于销售的,消费税计入加工成本。
税人,购进存货交纳的增值税,如取得增值税
专用发票,可作为价外税。
2、采购费用 (1)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
费、包装费等。
说明:仓储费--入库前的仓储费计入存货成本 入库后的仓储费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工艺过程中必须的仓储费计入存货
的成本
(2)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定额内损耗,不增加购货总成本,但需 提高入库材料 的单价、降低入库材料 的数量;非 正常损耗,如:超定额损耗,应确定责任人或计 入当期损益。
例如,企业持有一批冰箱,原来是1 000元/
台,现行市场中冰箱的价格为800元/台,预
期将长期贬值,短期内无法回升,则属于有
迹象表明冰箱发生减值;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
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
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
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2)持有存货的目的

直接出售的存货与需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出售
的存货,两者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是不同的。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要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相关价格与
成本的波动。
2、可变现净值的具体确定方法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
不存在进一步加工的问题。
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 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 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 减值的情形。
2、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 变现净值为零,即存货完全没有价值。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
为使用而持有
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原材料 在产品 燃料 修理用备品、备件
存货
半成品 产成品 商品 周转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等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1、前提——符合存货定义 2、确认条件--同时具备以下2条件: 基本标准
•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风险与报酬是否转移
专 业
•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