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细菌检验技术

第五章 细菌检验技术

第五章 细菌检验技术
1 2 3 4 5
第一节 细菌形态检验技术 第二节 细菌接种与培养技术
第三节 细菌生化鉴定技术 第四节 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与微型化 第五节 细菌的其他鉴定技术
学习目标: 掌握:革兰染色的原理、操作及结果判断;细菌接种技 术 、培养方法、细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生化反应 的原理。 熟悉:细菌染色标本检查的基本程序,细菌培养常用培养基 和器材。 了解:细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方法和用途;免疫学技术、分 子生物学技术及自动化检测技术等鉴定微生物。
(三)其他染色法 1. 特殊结构染色法 (3)芽孢染色法
(三)其他染色法 1. 特殊结构染色法 (4)异染颗粒染色法
Albert染色 奈瑟染色
(三)其他染色法 1. 负染色法
墨汁荚膜染色(脑脊液中的新型隐球菌,×400)
第一节 细菌形态检验技术
二、不染色标本镜检 1. 压滴法
压滴法镜 检结果: 尿涂片, ×400
★ 基础培养基: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 含糖培养基:113
℃灭菌15分钟
★ 含鸡蛋、血清培养基:间歇灭菌3天3次
★ 不耐高温的液体成分:滤过除菌
二、细菌接种与培养技术
(一)无菌技术 细菌检验的操作应在无菌室或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无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前后均需进行消毒灭菌 细菌检验使用过的物品使用前后需严格灭菌处理 标本的采集严格无菌操作 无菌试管、烧瓶的使用时注意管口灭菌
本章重点:★革兰染色的原理、操作方法及意义
★细菌培养及生长现象 ★细菌生化反应及临床应用
第一节 细菌形态检验技术
一、染色标本镜检 (一)染色标本检查的一般程序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1. 单染色法
细菌标本经涂片、干燥固定后,滴
加染液染色1分钟,水洗后待玻片燥 后即可镜检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2. 革兰染色法 【方法】
3、甲基红试验
原理:细菌发酵葡萄糖,产 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生成 大量混合酸,使培养pH下降 至4.4以下,加入甲基红后, 呈现红色反应。为甲基红试 验阳性。 方法:将待检菌种接种于葡 萄糖蛋白胨水中,35℃培养 18~24小时后,往培养基中加 入甲基红指示剂少许,观察结 果。
主要用于鉴别大肠埃希菌与产气肠杆菌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1、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原理:多糖→单糖→丙酮酸 →酸性产物(或产气) →pH↓ →呈酸性变色(或出 现气泡) 方法: 将待检细菌以无菌操 作接种到糖发酵管中,置 35℃温箱培养18~24h,观察 结果。
结 果
一、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试验
2、 O/F试验
原理:根据细菌在分解 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对 氧分子需求的不同,将 细菌分为氧化、发酵和 产碱型三类 方法:取2支HL葡萄糖培 养管煮沸驱氧,冷却后接 种细菌。将其中一管敞开, 另一管用液体石蜡封管, 培养18 ~ 24h观察结果
(二)细菌接种与分离技术
灭菌接种环(针)—冷却—挑取标本(细菌)—接 种—灭菌接种环(针)
平板划线法
分区划线
连续划线
分区划线法
第一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二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第三区划线 灭菌接种环
连续划线法
斜面接种
半固体穿刺接种
液体接种
(三)细菌培养方法
• 一般培养(需氧培养):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培养温度:35℃ ~ 37 ℃ 培养时间:18~24小时
• 二氧化碳培养法:烛缸法、二氧化碳培养箱 • 厌氧培养法:厌氧培养箱、厌氧袋、厌氧罐、疱肉培养 法、硫乙醇现象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现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现象 象
菌 膜
对 照 沉 淀 浑 浊
在穿剌线上生长 沿穿剌线扩散生长
第三节 细菌生化鉴定技术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2. 革兰染色法 【结果】
紫色——革兰阳性菌(×1000)
红色——革兰阴性菌(×1000)
(二)常用的染色方法 3. 抗酸染色法 【结果】
抗酸染色结果(×1000):红色为 抗酸杆菌,蓝色为非抗酸杆菌
(三)其他染色法 1. 特殊结构染色法 (1)荚膜染色法
(三)其他染色法 1. 特殊结构染色法 (2)鞭毛染色法
4、V-P试验
原理:细菌分解葡 萄糖产生丙酮酸, 丙酮酸脱羧生成乙 酰甲基甲醇,在碱 性环境中,乙酰甲 基甲醇被氧化为二 乙酰,二乙酰与胍 基化合物结合,生 成红色化合物,是 为V-P试验阳性。 方法:把待检细菌接种在葡萄糖蛋 白胨水中,35℃培养18~24h后,按 每毫升培养液加入0.1ml含2%肌酸 或肌酐的40%KOH溶液,数分钟或数 小时后观察结果。
培养基
液 体 培 养 基
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状分类) 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用于增菌和接种纯 种细菌。 半固体培养基:含0.2%~0.5%琼脂,用于观察 细菌的动力。 固体培养基:含2%~3%琼脂,用于细菌的分 离培养。
培养基制备程序 调配—溶化—调Ph—过滤澄清—分装—灭菌—检定 —保存 培养基灭菌
二、不染色标本镜检 2. 悬滴法
三、其他显微镜检查
第二节 细菌接种与培养技术
红 外 接 种 灭 菌 器
一、基本条件
一、基本条件 生物安全柜
培养箱
培养基成份 •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综合 营养基质。 • 营养物质:牛肉膏、蛋白胨、肉浸液、糖醇类 、血液、鸡蛋及动物血清、生长因子、无机盐 等 • 水 • 凝固剂:琼脂、明胶 • 抑制剂:孔雀绿、煌绿、胆盐、抗生素等 • 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溴甲酚紫、酚红等
空白对照
阴性
结果
阳性
5、 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
原理:有的细 菌可产生β-半 乳糖苷酶,能 分解邻硝基酚 β-D半乳糖苷 (ONPG)而生 成黄色的邻硝 基苯酚,该试 验也称为 ONPG试验。 方法:将被检制成 菌悬液,加入1滴 甲苯充分振摇, 37℃水浴5 分钟, 使酶释放,然后再 加入0.25ml ONPG, 混匀后,置于37℃ 水浴中温育,菌悬 液呈黄色为阳性反 应。
培养基种类(按用途分) 基础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 营养培养基:满足营养需求较高细菌的生长,如血 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等 鉴别培养基:含有某些特定的底物,用于鉴别细菌 ,如克氏双糖铁培养基(KIA)及各种生化反应用 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具有选择性抑制非目的菌生长作用, 用于选择性培养目的菌,如SS平板、中国蓝琼脂 平板、伊红美蓝琼脂平板等 增菌培养基:用于含菌量较少的标本,如葡萄糖肉 汤、GN增菌肉汤 特殊培养基:厌氧培养基、L型细菌培养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