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箱梁架设与安装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招标文件》(技术规范部分);3、《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2 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严格管理、科学组织,保证分项工程质量达优。
2、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3、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用统筹方法组织平衡流水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不断加快工程进度。
4、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全年在有效工作日内连续均衡施工。
5、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节约能源。
6、精心进行现场布置,节约施工用地,充分利用永久征地,组织文明施工,搞好环境保护。
7、实行项目施工,提高施工生产水平,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组织均衡生产。
二、工程概况2.1概述一、概况TH-C10标施工里程为K104+705-K106+800段,主要工程有桥梁,路基,隧道。
需架设的马杓沟大桥为路线跨越马杓沟所设的一座大桥,右线起点K105+747-k105+893.0 ,左线.105+757-105+903.桥梁全长146.0m,最大桥高17.2m。
桥梁位于LS=300的右偏曲线上,桥梁桥墩采用辐状布设,在桥台处背墙前缘线与梁端线平行布设,上部结构为(7*2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3.4孔一联,全桥共2联。
根据施工现场地势,进度,我项目部拟定采用吊车架设箱梁,全桥箱梁共计70片,其中边梁 28 片,中梁 42片。
2.2箱梁概况马杓沟大桥单幅上部结构为7*2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在各箱梁翼缘之间设横向湿接缝;每联边跨端部设横梁与箱梁同时预制;中跨端部设横梁在梁架设就位后现浇。
箱梁腹板及底板从跨中向两端由18厘米渐变至25厘米。
全桥共设GQF-C(40)型伸缩缝装置2道,GQF-C(80) 型伸缩缝装置1道,全桥全部采用GYZ橡胶支座。
2.3 箱梁主要尺寸及结构形式箱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结构。
20米箱梁中跨:中跨中梁梁高122.4厘米(高边)和117.6厘米(低边);中跨内边梁123.3高边和117.6(低边);中跨外边梁梁高122.4厘米(高边)和116.7厘米(低边);20米箱梁边跨:边跨中梁梁高122.4厘米(高边)和117.6厘米(低边);边跨内边梁123.3厘米(高边)和117.6(低边);边跨外边梁梁高122.4厘米(高边)和116.7厘米(低边);底板宽100厘米,跨中处厚18厘米、梁端处厚25厘米;腹板跨中处厚18厘米、梁端处厚25厘米;顶板厚18厘米,梁宽240厘米、边梁宽285厘米;翼缘处设湿接缝,架设就位后通过现浇砼使梁连接成整体。
根据梁的架设位置不同,箱梁分中跨中梁,中跨内、外边梁;边跨中梁;边跨内、外边梁。
三、场地布置情况预制场设在距离马杓沟大桥左线四号墩左侧300米处,距离架梁场地运距较近。
所有箱梁均在预制场地存放,吊装采用100T龙门吊吊装箱梁,运梁车将箱梁运至桥下架设。
运梁便道全部采用15厘米C20混凝土浇筑,我项目部前期已施工,以达到重型车辆行车条件,便于梁的运输及吊装。
根据桥下场地实际地址情况,我项目部决定采用隧道弃渣回填,压实,平整,保证吊车架设高及度计安全。
考虑到吊车桥下架设:决定采用70T汽车吊2台分别支立于所架墩跨两侧即可进行架梁施工。
四、总体箱梁架设方案及计划工期由于工期较紧,预制场地及存梁场地又较小, 架桥机从调运到安装,无法及时缓解存梁区存梁压力,所有箱梁采用大型汽车吊吊装,全桥箱梁左右线共计70片,马杓沟大桥箱梁架设时间:2012年5月15日-2012年5月21日五、架设方案5.1 箱梁运输路线规划箱梁采用运梁车进行运输,运梁车从梁场出发,沿施工便道运至架设现场,运梁前 ,沿运梁通道检查施工便道修筑情况,确保运梁通道的平稳畅通。
龙门吊走行轨运梁通道施工便道存梁区梁场出梁示意图 5.2 箱梁架设前准备①、先预制主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张拉正弯矩区预应力钢束,压注水泥浆并及时清理箱梁底板通气孔,箱梁验收合格。
②、架梁机械设备70T吊车2台,临时配合机械为装载机与挖掘机。
③、修筑运梁路线及现场场地平整按规划的运梁线路修筑便道,所有运梁通道在运梁前进行修整,确保运梁便道平整无较大急转弯,当通过乡村道路交叉口时务必有专职人员指挥交通,确保箱梁通过安全及乡村交通秩序维护。
④临时支座由细沙灌注完成。
临时支座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施工,支座高程根据实际情况计算。
待永久支座稳固后,全桥将细沙放出,实现箱梁整体降低,下落于永久支座上。
5.2 箱梁运输及架设①、装梁将运梁车置于装梁位置,梁车上前后端梁支点处各水平放置一枕木,然后采用龙门吊将梁提升到一定高度后,缓慢落到运梁平车枕木上,然后再两端各采用两根方木支撑梁体翼缘部分,并采用直径24mm,9m长的钢丝及4个5吨手拉葫芦捆绑牢固,防止箱梁倾倒。
②、运梁因运梁通道与村道交叉,且沿线有村民出行,运梁前在交叉口前后各设置一人指挥交通,并采用对讲机随时沟通,确保运梁通道畅通运输至所架桥跨侧。
运梁车整个运梁过程必须缓慢稳当,行走时速控制在10公里/时内,运输过程中有专人时刻观察整个固定结构有无松动及变形,如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处理。
③、箱梁架设A、吊车架梁汽车吊就位:由有经验的起吊人员,观察地形确定吊车的具体停放位置。
支立吊车时停放点地基应进行压实整平,承载力一定要能满足提梁时吊车腿的承载力要求。
提梁:采用5cm粗钢丝绳困住箱梁两端(边梁由起吊孔穿过,中梁直接捆绑),并分别在箱梁底板与顶板两侧放置保护垫块,防止钢丝绳挤碎梁体混凝土,损坏梁体外观质量。
提梁时由专人指挥吊车作业,起吊时梁体两端应尽量保持水平状态,使整个桥梁荷载均匀分布。
在箱梁离地10cm时停留3-4分钟,确定无误后,缓慢地起吊至对应垫石顶部。
落梁:架梁前支座垫石应采用墨斗弹出支座中心线及梁底板边线,确保梁体就为准确。
落梁前在边跨端垫石上放置永久支座,在中跨端垫石外侧盖梁上放置临时支座,临时支座顶面高程应与永久支座顶面高程一致。
落梁时采用粗钢丝绳困绑梁两端,然后两台70t吊车各起吊梁一端,提梁至对应梁片位置后,缓慢落梁,整个架梁提梁落梁过程应由专人指挥。
由技术人员确定边跨粱缝的大小适当调整梁体前后距离。
落梁后梁两端应采用方木在盖梁上进行人字支顶。
一跨梁架设完毕后应及时焊接横向连接钢筋及前后跨梁端对接钢筋。
吊车架梁时架设顺序为由左侧向右侧依次进行。
逐孔安装主梁,置于临时支座上成为简支状态。
箱梁吊装示意图六、箱梁安装及连续组装方案6.1、箱梁安装主要工序第1阶段:架设预制主梁,形成由临时支座支承的简支状态,梁跨中存在正弯距。
此时,主梁主要承受一期恒载的自重作用及相应的施工荷载。
两箱梁处于简支状态。
第2阶段:浇筑第①、②跨及第③、④跨间的接头混凝土,待其达到设计强度,张拉负弯矩区钢束,压注水泥浆。
二次钢绞线的张拉逐渐从静定结构向超静定结构转换。
此时,主梁主要承受结构一期自重作用及相应的施工荷载;在已经形成的连续梁段,结构的徐变变形开始受到约束,产生徐变次内力。
第3阶段:连接第②、③跨,过程同第2阶段;此时,主梁主要承受一期自重、施工荷载及徐变次内力。
第4阶段:拆除临时支座,完临时支座拆除完成后,静定体系转变为超静定体系,完成简支变连续的转换。
完成横向接缝制作由于墩顶处二次应力的出现,使墩顶处产生二次负弯矩,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跨中的正弯矩,且墩顶处存在着较大剪力。
自此形成连续梁桥;此时,结构承受自重作用(包括横向接缝部分的二期自重) 、施工荷载、徐变次内力。
箱梁组装示意图6.2箱梁体系转换绞缝施工示意图(横向湿接缝与绞缝施工示意图相同)梁体板式橡胶支座临时支座堵头板湿接缝负弯矩区钢束张拉工作槽口现浇桥面板现浇端横梁平面图立面图纵向湿接缝施工6.2.1、安装底模及永久性支座(1) 永久支座安装A 、先将墩台垫石顶面去除浮沙,表面应清洁、平整无油污。
若墩台垫石的标高差距过大,可用水泥砂浆调整。
B 、在支承垫石上按设计图标出支座位置中心线,同时在橡胶支座上也标上十字交叉中心线。
将橡胶支座安放在支座垫石上,使支座的中心线同墩台上设计位置中心相重合,支座就位准确。
C 、同一片梁的两个支座应处于同一平面上,为方便找平,可于浇注前在橡胶支座与垫石间铺涂一层水泥砂浆,让支座在重力下自动找平。
D、在浇注砼梁体前,在橡胶支座上需加设一块比支座平面稍大的支承钢板,钢板上焊锚固钢筋与梁体相连接。
将此支承钢板视作现浇梁模板的一部分进行浇注。
为防止漏浆,可在支承钢板之间四周空隙处,用纱回丝,油灰或软木板填设。
以后在拆除模板时,再将填充物除去,按以上施工可使支座上下面同梁底钢板、垫石顶面全部密贴。
(2)、底模安装永久支座放好后在永久性支座外周围安装底模,。
根据实际情况,我合同段采用竹胶板作为底模,为严防漏浆,永久性支座与底模间的缝隙采用密封胶密封。
6.2.2、钢筋安装按湿接缝钢筋构造图绑扎钢筋,纵向钢筋按设计要求进行连接。
预制梁伸出的顶板上层和底板下层钢筋采用单面焊连接;预制梁伸出的其他构造钢筋可用铁丝绑扎。
6.2.3、安装预应力束道为防止预应力筋与管道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增加及改变预应力筋的受力,应严格控制预应力束道的位置。
束道在两预制梁端与现浇段相接处的位置偏差应控制在2mm以内。
在现浇段中预埋与预制梁中同种材料的预应力束道(本次施工采用波纹管),须与预制梁段对应束道顺接,确保连接可靠,不漏浆。
对进场的钢绞线按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长度,为孔道的净长加上构件两端的预留张拉用的预留长度;预应力束的切断采用砂轮切割机,以保证切口平整,线头不散。
禁止采用电弧切割下料。
钢绞线切割时,在每端离切口30~50mm处用铁丝绑扎。
钢绞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了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伤人,事先制作一个简易的铁笼。
下料时,将钢绞线盘卷在铁笼内,从盘卷中央逐步抽出,以策安全。
钢绞线的编束用20号铁丝绑扎,铁丝扣向里,间距1~1.5m。
编束时应先将钢绞线理顺,并尽量使各根钢绞线松紧一致。
绑好后的钢绞线束编号挂牌堆放。
预应力钢束在穿束前应排列理顺,沿长度方向每隔2m~3m用铁丝捆扎一道。
穿束一般采用人工直接穿束,也可借助一根φ5的长钢丝作引线,用卷物机进行穿束。
6.2.4、立侧模因梁板绞缝和横向湿接缝也跟着两次施工,须在绞缝处支立侧模,桥梁边板处的湿接缝模板采用与桥梁边板侧模同形状的钢模板,其它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模板。
湿接缝采用悬挂钢模板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