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急救药物

常用急救药物

常用急救药物一、中枢兴奋药(呼吸兴奋药)(1)尼可刹米(可拉明) 每支0.375g/1.5ml一次静注只能维持作用5~10分钟,代谢后由尿排出。

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他中枢抑制药的中毒。

阿片类药物中毒解救效力最好。

也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伴有高碳酸血症。

静注每次0.25~0.5g;极量一次0.75g。

必要时可在1~2小时内连续给4~6个剂量。

小儿常用量,6月龄以下1次75mg;1岁125mg;4~7岁175mg。

注意事项反复或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增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肌僵直等,应即时停药。

若出现惊厥,可注射地西泮或小剂量硫喷妥钠对抗。

(2)洛贝林(山梗菜碱)每支3mg/1ml,10mg/1ml。

作用与用法:用于新生儿窒息(脐静脉注射一次3mg)、一氧化碳引起的窒息、吸入麻醉剂及其他中枢抑制药(如阿片、巴比妥类)的中毒及肺炎、白喉等传染病引起的呼吸衰竭。

皮下或肌注,成人1次3~10mg(极量:1次20mg,1日50mg);儿童1次1~3mg。

静注,成人1次3mg,极量1日20mg;儿童1次0.3~3mg。

必要时每30分钟可重复1次。

静注须缓慢。

注意事项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二、镇静、安定药(1)地西泮(安定,苯甲二氮) 每支10mg/2ml。

药理:本品为苯二氮类抗焦虑药,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口服吸收迅速,约1小时达血药高峰浓度,肌注后吸收不规则而慢,静注迅速进入中枢而生效,持续时间短。

血浆半衰期为20~40小时应用与用法:癫痫持续状态及惊厥,静注每次2.5~10mg,或0.1~0.2mg/kg。

6个月以上儿童,每次0.1mg/kg。

抗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静注5~10mg/次。

注意事项:(1)快速静注可对心血管及呼吸产生抑制作用。

(2)老年人及婴幼儿应慎用。

青光眼、重症肌无力者禁用。

(3)长期应用后突然停用可出现戒断症状。

(4)中毒急救:①洗胃后,用纳洛酮(Naloxone)0.8mg加至50%葡萄糖液40ml中静脉注射,每2小时1次,一般1~2次后,患者在用药后1~6小时内清醒。

②重症苯二氮类药中毒的特异性解毒剂氟马西尼(安易醒,Flumazenil):0.2~0.3mg静注,继之每分钟0.2mg直至有反应或达2mg。

通常用0.6~2.5mg可见效。

因本药半衰期短,约0.7~1h,故对有效者每小时应重复给药0.1~0.4mg,以防症状复发。

三、抗休克药(1)肾上腺素(副肾素) 每支1mg/1ml,0.5mg/1ml。

药理①兴奋心脏②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③松弛支气管平滑肌④其他:能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加速脂肪分解,增加心肌和全身氧耗。

促进异化作用,提高基础代谢率。

应用与用法:(1)抢救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0.5mg缓慢静注(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

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2)抢救心脏骤停:可用0.5~1mg稀释成5~10ml溶液,立即静注,可每隔3~5分钟重复应用数次。

必要时以0.25~0.5mg心内注射,同时作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纠正酸血症。

注意事项:①常见副作用有头胀、头痛、心悸、烦燥不安、血压升高等。

有时可引起心动过速等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可由于心室颤动而致死。

②甲亢、心动过速、心律失常、高血压等患者禁用,心脏复苏时例外。

③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

④药液变色后不宜使用(2)异丙肾上腺素每支1mg/2ml应用与用法:仅用于严重心动过缓而用阿托品无效又不能立即起搏治疗时。

常规剂量为2~20μg/min,以心率达60次/min左右为宜。

在休克微循环痉挛期,伴有心动过缓者,在初步补充血容量后应用,0.2~0.4mg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静滴。

另一用途为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注意事项①常见有心悸、头痛、头晕、喉干、恶心、软弱无力及出汗等副作用。

②剂量过大易致心动过速,也能引起心律紊乱,甚至猝死。

③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嗜铬细胞瘤及甲亢患者禁用。

④成人心率超过120次/min,小儿心率超过140~160次/min时,应慎用。

(3)去甲肾上腺素每支2 mg/1ml;10mg/2ml应用与用法:仅用于心脏复苏后伴有周围血管阻力低的顽固性低血压或休克,可小量使用,常用剂量2~4μg/min静滴,使收缩压维持在[12.0~13.3kPa(90~100mmHg)]。

另一用途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注射液1~3ml(1~3mg),每日3次,加入适量冷盐水服下。

注意事项①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患者禁用。

严重低血容量者禁用。

出血性休克禁用。

②用药浓度过高、时间过久或药液外漏可发生局部组织坏死。

过久用药也会使重要内脏器质性损害。

另外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会使血压下降,故应逐渐停药。

③避光保存,并不得与碱性药物配伍。

(4)多巴胺注射液,每支20mg/2ml应用与用法用于各种类型休克,特别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排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足血容量的患者更有意义。

一般20~40mg加入5~10%葡萄糖液200~300ml中静滴,开始20滴/min左右(即75~100μg/min),以后根据血压情况,可加快速度或加大浓度。

最大剂量为500μg/min。

情况紧急时,也可用20mg稀释至20ml液体中缓慢静脉推注。

注意事项①大剂量时可发生恶心、呕吐或引起呼吸加速、心律失常,停药后可消失。

②使用本品前应先补足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

③忌与碱性药物配伍。

四、改善微循环药(1)654 2 每支5mg/1ml,10mg/1ml,20mg/1ml。

应用与用法本品是治疗休克的不可缺少的药物。

轻症每次可用10~40mg,小儿0.3~2mg/kg,静注或肌注。

需要时每隔10~30分钟可重复给药,情况不见好转可加量。

感染性休克每次可用2~4mg/kg,甚至可达每次6mg/kg静注或静滴。

另外还可用于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血管性疾患、各种神经痛、五官科的应用等。

注意事项①副作用虽较阿托品轻,但也可能出现口干、面部潮红、视力模糊、轻度瞳孔散大等。

②个别患者有心率加快及排尿困难等,多在1~3小时内消失。

若排尿困难,可肌注新斯的明0.5~1mg或加兰他敏2.5~5mg以解除症状。

③脑出血急性期及青光眼患者忌用。

④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需与有效抗菌药物合用。

五、强心药(1)毛花甙丙(西地兰) 每支0.4mg/2ml。

应用与用法:用于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Ⅰ~Ⅲ度)、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全效量1~1.2mg,首次剂量0.4~0.6mg;2~4小时后可再给予0.2~0.4mg,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

注意事项①过量时可有恶心、食欲不振、腹泻、头痛、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等。

②常见有黄视。

③心肌梗死患者禁用静脉给药。

六、抗心律失常药(1)利多卡因每支100mg/5ml,400mg/20ml应用与用法:适用于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锑剂中毒、外科手术等所致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

静注在心电监护下,先每次1~2mg/kg于30秒~1分钟内注完,约15~30秒后见效,如无效可再注同一剂量,重复注射不宜超过3次。

每次重复注射的间隔时间为15~20分钟。

见效后立即给予静滴(0.1%溶液),每小时不超过100mg。

注意事项①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欣快、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烦躁不安等。

②剂量过大时可引起惊厥及心跳骤停。

③肝功能不全、酸中毒、缺钾、心力衰竭、休克及老年患者,用量不当可出现低血压、嗜睡甚至癫痫样抽搐等毒性反应。

④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者禁用。

(2)阿托品每支0.5mg/1ml,1mg/2ml,5mg/1ml。

应用与用法:心脏复苏,对迷走神经反射和阿斯综合征所致心搏骤停,阿托品为绝对适应证。

立即静注1~2mg(用5%~25%葡萄糖液10~20ml稀释),同时肌注1mg,15~30分钟后再静注1mg,心脏复跳后,可用1~2mg加入输液中静滴,维持心率在60~80次/min。

在心血管急诊遇有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室停搏等,一般用0.5~1mg快速静注,可每隔5分钟重复给药,总剂量不宜超过2mg。

低于0.5mg的小剂量,在成人中可能产生反常的副交感神经兴奋作用。

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成人每次1~2mg,小儿0.03~0.05mg/kg静注,每15~30分钟1次,2~3次后如情况不见好转可逐渐增加用量,至好转后即减量或停药。

还有其他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缓解内脏绞痛,眼科、麻醉前给药等用途。

注意事项①常有口干、眩晕、皮肤潮红、兴奋、心率加快、烦燥、谵语、严重时惊厥、瞳孔散大、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②体温过高和心率过快时应慎用。

③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④用量超过5mg时,产生中毒。

但死亡者不多,因中毒量(5~10mg)与致死量(80~130mg)相距甚远。

急救口服中毒者可用4%鞣酸溶液洗胃、导泻,以清除未吸收的阿托品。

兴奋过于强烈时可用短效巴比妥类或水合氯醛灌肠。

呼吸抑制时可用尼可刹米。

另外可静脉缓慢注射毒扁豆碱0.5~2mg,不超过1mg/min,必要时可重复。

或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mg,每15分钟1次,直至瞳孔缩小,症状缓解为止。

七、血管扩张药(1)硝酸甘油每支5mg/1ml,10mg/1ml应用与用法用于治疗、预防心绞痛,缓解心肌梗死症状,也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舌下含服,每次0.3~0.6mg,1~2分钟起效,4分钟达高峰血浓度,维持30分钟。

静滴,每次5~10mg,溶于5%葡萄糖液100~250ml中,充分混匀,开始以5~10μg/min速度滴入,以后根据患者反应可酌情加快;于手术中预防心力衰竭,静脉滴注可增量至20~25μg/min。

注意事项①本药不可吞服。

②青光眼患者忌用。

③超量中毒表现为发绀、眩晕欲倒、头胀、气短、心跳快且弱、发热甚至抽搐(亚硝酸盐中毒症状,可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和维生素C或亚甲兰解救)。

④对心肌梗死患者,偶可出现低血压和心动过速,加重心肌缺血。

对梗阻性心脏病患者可加重心绞痛。

八、降压药(1)利血平每支1mg/1ml应用与用法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次1mg,必要时可6小时重复1次。

注意事项消化性溃疡患者忌用。

禁用于帕金森症。

(2)硫酸镁每支1g/10ml,2.5g/10ml应用与用法用于子痫、破伤风、新生儿抽搐、高血压脑病、先兆流产、输尿管结石、胆道蛔虫症、胆绞痛、胃肠痉挛性疼痛等。

肌注:每次1g(10%溶液,每次10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