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思品课教材,打造高效课堂
濉溪县孙疃中心校程华振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育人思想、培养感情、陶冶情操、授人知识的学科,可以说是德育功能最强的一门课程,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力度直接关系学生的思想成长、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学好思想品德课关系到学生的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
然而,面对课标的新要求,面对图文并茂的教材,面对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和课外的鲜活典型实例,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不知所措,导致思品课教学实效低,影响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下面就如何充分利用思品课教材,打造高效课堂作一探讨。
一、利用思想品德教材时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分析教材中插图的作用及与文字间的联系。
我们认真分析教材会发现初中思品教材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综合等方面能力。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师却忽视了它的这些功能,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只是走马观花式地带领学生浏览,这既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乏味,也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2、不重视整合正文和辅助材料之间的关系。
教材中的辅助材料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是用于巩固、迁移、拓展学科知识和增强应用能力的教学辅助材料。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或让正文失去了其中心地位,把握不了重点,主次不分;或抛弃辅助材料,只让正文孤立存在,使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利于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3、不重视收集利用课外的事例、资源。
政治学科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生活生存能力的学科,也是一门紧跟形势,要求学生时时把握时事动态的的学科。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材知识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联系到天天在发生变化的时事动态当中。
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却往往照本宣科地对教材内容泛泛而谈,置生活实际于不顾,对时事动态也不加以关注,不注重将教材知识与其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二、充分利用思品课教材,打造高效课堂
1、坚持图文并重,充分利用插图。
在诸多说明方法中,图像图片说明生动、形象且直观地说明问题、突出观点。
初中思品的教材中用很多图片说明文中的观点、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地运用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它们,总结出它们所反映的内容。
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循环利用资源”时,在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态农业图”之前,学生一头雾水,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态农业图”,后,学生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既循环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酒糟本是废物,却变成鱼的好饲料;鱼塘中的塘泥本也是废物,却变成葡萄树的好肥料;葡萄又可以酿酒。
这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充分利用插图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插图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它们共同筑成易于学生掌握的新知。
2、坚持正文与辅文并重,高效整合正文和辅文。
新教材中,一节内容主要由正文部分、插图、案例部分和“相关链接”的说明材料部分等构成。
正文部分用
以陈述观点与概念,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案例部分列举相关的典型事例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加以论证;相关链接材料则对正文中的观点和概念作补充说明,后两个部分的辅助作用不容忽视。
若教师只注重正文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辅助材料部分的教学,就难以让学生将正文中的观点理解透彻,学生也不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不能正确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有了辅助材料可以让正文的中心地位更好的体现和论证。
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我国人口现状与特点”时,从“相关链接”的数据中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等特点,如:材料中的我国有8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就说明了农村人口多的特点。
若没有这具体的数据,学生就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了。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将正文与辅助并重,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观点、运用文中知识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极佳方法。
3、坚持教材内外事例并重,有机整合教内外资源。
教材中资源的包括正文、插图、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思考练习等;教材外的资源是指教师自己收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时政热点。
教材中的资源固然重要,在教学中不容忽视;而教材之外的资源更能结合实际、联系时政,值得重视。
尤其是农村学校,信息相对馈乏,学生手中的课外资料不多,及时获取时事政治热点的途径也不多,教师更应该多加收集,如在网上收集资料,整理后打印出来,或多留意电视新闻,并注意其背景知识与链接,在教学中多将其联系到相关知识点当中来。
例如,我在教学九年级教材“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时,由于学生对近年来台湾问题发展的趋势不甚了解,教材中也没有作详细介绍,只概括性地提到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潮流,以致学生对这一历史潮流不理解。
为突出这一趋势,我举了“两岸包机实现直飞”、等“大三通”的实现、“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共谋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等近几年的时事,让学生理解最终实现统一理大势所趋。
因此,在教学书本事例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多了解生活、时事,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就是授予学生用头脑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政治的眼光看时事。
只重教材例离开生活实际有碍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有碍于学生对新近时事的了解,以致学生不能将生活实际、社会时事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要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标的要求,体现出思品课的德育功能,教师就必须多思考、多分析,多实践。
在教学中时时应当兼顾教材中的图片和文本,兼顾正文和辅助材料,兼顾教材事例和课外实例及社会时事,打造出高效的思品课堂,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