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课件

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课件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 • 古典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
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概念。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三要素: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劳动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
政治经济学
• • • • •
• • •
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政治经济学原理》绪论 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及其著作:
《政治经济学原理》 John Stuart Mill 《政治算术》 William Petty 《国富论》 Adam Smith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David Ricardo
• 生产:论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 • 论非生产性劳动 • 论大规模生产和小规模生产 • 消费: 论获得产品分配的各阶级 • 论工资 论补偿低工资的一般方法 • 论地租 论利润 • 交换: 论价值 论需求和供给及它们与价值的关系 论地租与价值的关系
• 生产对分配 交换 消费有决定作用
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
在物质生产中,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 资源,如森林、矿藏、海洋生物等;再一类是人类的劳产品,动产品, 如棉花、铁、橡胶等。
• 劳动资料 :是指将劳动者的主体作用传导到劳动对象之上的一
切物质资料。劳动资料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厂房设备、桥梁道 路等。劳动资料发展状况,标志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程度。尤其 是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进步的测量器。
二、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揭示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 (1)含义。 (2)性质。 (3)分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 揭示经济规律不断发展变化的 规律。规律的性质、特点、类型和人与 规律关系。 • 经济规律的概念 • 马歇尔经济学:经济概括即经济规律 • 相关文章:千规律,万规律,经济规律 仅一条
Hale Waihona Puke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 • 哲学范畴上的唯物辩证法 相关文章:做彻底的辨证唯物主义者 政治经济学研究可使用的一般方法 《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的五个方法论命题 • 与林老师对话:经济学方法论篇
小结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任务是 揭示经济发展规律。
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出发点。
生产关系
• 生产关系的概念 • 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 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完全以上述两项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不同的理解:有关“三分法”与“四环节”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 • • • • • 约翰 穆勒 《论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基本等同于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私有制,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现状: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形式的性质与作用 混合所有制存在的客观性
3、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三要素中 劳动者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物质标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即社会 生产总过程个环节发生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 着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是人类发展的客观 规律。生产关系的发展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又要受到 上层建筑制约。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特点。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特点。 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 无产阶级斗争服务。
四、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根本方法是唯物辨证法。 抽象法。 矛盾分析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6、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 只能发现和利用它,而无法改造它。经济规律分为一般、 共有、特有三类。 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为 无产阶级服务。
8、学习政治经济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唯 物辨证法,特别是抽象法和矛盾分析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产业革命的概念及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作 用 • 科技进步对产业革命的带动作用:
相关文章:纳米科技,启动新的产业革

• 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相关文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写在 第六届科博会开幕之际
生产关系概念。 生产关系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人们在直接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历史的科 学,研究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 本矛盾
• 不同的声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质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 基本矛盾的体现 •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在 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
生产力三要素
• 生产力三要素 • 劳动者 :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主体。劳
动者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在社会生产中,劳动者必须消耗体 力和脑力,这种消耗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即没有 劳动者的主体活动,任何社会生产都无法进行。
• 劳动对象 :是指劳动者将自己的主体活动作用于其上的客体因素。
(二)物资资料生产的总过程
物资资料生产总过程有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 生产关系具体体现在各个环节上,生产关系不只是直 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还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 关系。 生产与消费。 生产与分配。 生产与交换。
物资资料生产总过程
• 物质资料生产四环节: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现代经济学支流的简介及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 价格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人本主义经济学
生产力
• 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发展 • 生产力三要素: 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 劳动者 • 现代经济学对于生产力的再定义 • 相关文章: 生产力论再创新
• 广义的社会生产关系包括四个方面 • 一:生产活动中人与人结成的关系(见前章生
产关系概念)
• 二:分配关系:广义的分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
按要素分配理论和产品分配——按劳分配理 论两个方面的内容
• 三:交换关系:是指产品交换过程所形成的经济关
系。
• 四:消费关系:它是指人们在产品消费过程中形
成的经济关系。消费广义地说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 费两个方面的内容。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 • • • • 重商主义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的兴起 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的经济理论 萨伊的价值论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经济浪漫主义学派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 研究 与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与恩格斯生平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改革 相关文章: • 热话题与冷思考 :“回到马克思” • 学生心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学习的一点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