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完整PPT课件
(2)斯大林从生产关系包含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 把生产关系概述为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 畴。
9
2.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是经 济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 (1)规律具有客观性。 (2)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任务是揭示 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22
23
在此编辑您的标题
•2、价值量的计量:由简单劳动(基 本计量单位)决定,商品价值体现的
是人类劳动自身,复杂劳动创造的价
值是简单劳动的多倍。折算是在商品 交换中自发实现的。
•
简单劳动:是不必经过特别训
练的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特长的普
通人都能进行的劳动。
•
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
练的劳动。
•
3
4
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本章概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特点、学习意义。
5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
2.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
存在
基础
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
7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一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 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 系。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关系。
8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1)从再生产过程来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可以表述 为四个环节:生产(直接的生产关系)、分配、交换、 消费。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论 劳动价值理论
18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价值 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 能够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 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 产品转化为商品的前提条 件。 2、交换价值:是一种商 品与另一种商品按一定比 例互相交换的属性。使用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 担者。
27
28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一)价值形式:指商品的内在价值通过商品交换而得 到的表现形式。 •1、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 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的在个别场合简单地表现 在另一种商品上,包含了价值形式的本质特征,包含着一切 价值形式的秘密.
29
30
二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 和抽象劳动. 1 、具体劳动:指各种目的、方 法、程序、对象和结果都不同的劳 动.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创造使 用价值.
21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2、抽象劳动: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决定价值 人的脑、神经、肌肉、手等的耗费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人类同一次劳动过程中 存在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劳动二重性理论首先由马克思发现和证明
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但在同
一时期,各种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异是
明显存在的。
24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3、影响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因素:劳动生产率
• 劳动生产率:指具体的劳动生产效率。
• 取决因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 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劳动组织和劳动管理,生产 设备的组合和功能,劳动对象的状况以及自然条件。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原 因: 1、是商品内在矛盾的总根源。
26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简单商品经济内包含着一系列矛盾:
•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3)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只有经过交换,价值被承认,才能解决主要矛盾,从而 解决其他矛盾。
19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也 称抽象劳动。(具有同一性)
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他反映物掩盖下 的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 表现形式。
20
在此编辑您的标题
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是劳动产品;必须通过交换满足他 人的需要.
马恩全集 11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
生产力的构成,两种观点:
• ( 1)生产力是由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三 个要素构成的。
•
(2)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同生产工
具两项,构成社会生产力。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生产关系能促进或阻碍生产 力的发展 3、生产方式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总和
13-05.mpg
13
4.必须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 (1)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 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社会形态 (2)二者的辨证关系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一起 共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部门)。
25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 会分工。它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 是社会劳动,私人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但二者 往往又存在矛盾。
1
资本主义部分
社会主义部分
2
本学期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二章 商品经济 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四章 资本流通与交易费用 第五章 平均利润、利息与地租 第六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第七章 资本积累与企业社会化 第八章 资本积累与国家的经济参与 第九章 资本国际化与国际垄断
14
15
16
17
第二章 商品经济
本章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的内容。本章分为四节,主 要阐述商品、货币、价值 规律等内容。第四节自己 阅读。
商品经济是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都要借助于货 币交换为媒介的一种经济 形态(以交换为生产目 的)。相对于自然、产品 经济而言。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 种方式。相对于计划经济 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