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县三级扁平化指挥平台建设方案2015-10更新记录目录1 建设背景 (4)2 建设现状 (5)2.1 现有系统情况综述 (5)2.2 现有系统应用情况 (5)3 建设目标 (6)4 需求分析 (7)5 系统建设内容 (8)5.1 建设概述 (8)5.2 设计架构 (8)5.3 省级平台建设内容 (8)5.4 市级平台建设内容 (9)5.5 县级平台建设内容 (11)5.6 系统整合 (12)5.6.1基础公安业务管理系统整合 (13)5.6.2情报综合应用整合 (16)5.6.3警务综合应用整合 (16)5.6.4机动车稽查布控系统整合 (17)5.6.5视频联网平台整合 (17)5.6.6移动警务应用整合 (18)5.6.7 CA认证系统整合 (18)5.6.8公安信息资源库对接 (19)1.2015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公安机关要按照人员权威、信息权威、职责权威的要求,加强实战型指挥中心建设,集110接处警、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处置、紧急警务活动统筹协调等功能于一体,及时有效地调整用警方向和强度。
推行扁平化勤务指挥模式,减少指挥层级,畅通指挥关系,紧急状态下实行“点对点”指挥,确保就近调度、快速反应、及时妥善处置。
2.2015年4月,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强公安信息通信系统的融合,突出“一体化展示、可视化指挥、扁平化调度”能力,为开展扁平化、跨层级的指挥处置工作提供直接、可靠、快速的信息支撑。
3.我省公安厅下发了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应用工作的意见》的办法,文件中明确要求2016年12月底前,省厅和市州完成视频指挥平台建设,将三台合一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与PGIS系统进行对接融合,实现“一体化展示、可视化指挥、扁平化调度”。
在上述三个文件都要求实现扁平化指挥调度的背景下,建设湖北省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势在必行。
2.1现有系统情况综述目前湖北省公安机关指挥中心都部署有多套信息化系统: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三台合一系统、卡口联网系统、大情报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但各信息化系统间相互独立,多数信息系统间存在信息孤岛、各自为政、上下级信息不对称等现象。
2.2现有系统应用情况1.指挥调度手段集成度低-------现有语音指挥系统集成度低,视频指挥分居于社会治安监控、视频会议、卡口等系统,资源利用率低,指挥系统、资源性“元素”集成程度与设备整体利用率低。
2.辅助决策资源整合度不高--------警情研判工具不多,警综、情报中心、刑侦、技侦、网侦、图侦等业务信息辅助决策力不强,以及政府应急办、维稳办、人防办等资源,支撑警务指挥协作不够,辅助决策功能较弱。
3.警务运行机制协同性差---------各级指挥中心基础设施薄弱、指挥流程不统一。
多警种支援协同、跨地区远程协作、政府部门和社会联动等机制“缺项”,各类值班值守制度坚持不好,合成作战能力较弱。
4.基础环境体系支撑不力-------网络保障、通信保障、安全运维、警务保障有等有待规范,应对重大警情处置和特殊“危情”控制时指挥调度不畅、服务实战保障能力不足。
针对目前湖北省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现状,将全面提升省厅、各市州、县(区、市)公安机关应急处突响应能力为目标,在全省建设一个省、市、县联动的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
建设目标如下:1.实现系统大整合,与接处警系统、警务业务系统、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警用地理信息平台、无线系统、有线无线通讯系统、移动警务、短信平台等系统进行联网整合,为系统相关功能的开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全面建成一个互联互通,随时通话、随时调用图像、实时指挥的调度平台。
2.实现数据大集成,建设指挥调度平台数据库,必须遵循各业务数据标准和规范,包括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标准地址数据库、业务地理关联数据库、实有人员库、警情库、联动单位库、重点目标库、旅馆库、网吧库、力量库、特种装备库、领导联络库、专家库、预案库、法律法规库、化学危爆物品库、定位数据库、车驾管数据库以及其他行业数据库。
3.实现纵向、横向立体联动的指挥调度格局,通过建设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建立上下级以及横向单位快速联动机制,实现省与市、市与下级管辖单位、及与其他应急处置单位之间的联动,联动内容包括数据联动、平台联动和应用联动。
4需求分析XX省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覆盖全省,在省、市、区/县建设扁平化指挥中心,在各个中心部署扁平化平台,实现省、市、县的三级架构体系,整套系统建设需求按照省市县分为两大核心、五大重点、四项内容。
省级中心建设两个核心包括:一、实现各个市区县警务数据的汇总分析,集中展示全省警情趋势和警力部署情况;二、在重大突发事件情况下接管下级中心指挥权限,实现对重大事件的直接指挥和人员器材调配。
市级中心建设有五大重点内容:一、优化本市日常警情警力配置和日常勤务派遣流程;二、实现治安情况预警分析;三、实现日常勤务可视化管理;四、实现重大警情和重保任务预案处置;五、疏通三级警令信息和交互信息的快速流转。
县级指挥中心建设应当包括四项内容:一、实现整个辖区内警力实时动态情况和勤务状态查看;二、规范日常警情的处理流程;三、提升对突发情况预案应急处置能力;四、整合县级公安业务系统为市省中心提供数据支撑。
5系统建设内容5.1建设概述围绕湖北省扁平化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结合目前湖北省公安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以省市县(区)的两核心五重点四大项需求为基点,湖北省全省扁平化指挥平台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警员和设备信息的日常报备。
2.现场警情情况的快速信息收集。
3.日常勤务流程标准化、效率化、可视化建设。
4.业务数据信息的三级共享。
5.警情分析研判,提前预警。
6.警令和业务数据的快速流转。
7.重大警情和重保任务的预案处置。
8.重保任务的预案处置。
9.公安业务信息子系统统一整合。
5.2设计架构5.3省级平台建设内容扁平化平台省级建设内容从两个需求核心出发,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全省警情警力可视化省级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应汇总各县市级系统上传的指挥调度数据、勤务报备数据,实现全省警情统计汇总、能够看到各地区警力部署情况。
省厅能够看到各地警情态势,一段时间、一定区域的发案情况统计、分析及动态更新,以坐标图、饼图、直方图、表格以及地图分色等各种图形化方式展现,能够研判发案规律,预测发案趋势,突出热点部位,为科学导防提供依据,为省厅有针对性的指导各市区工作及考核提供基础。
2、重大事件扁平化指挥发生重大事件时,指挥平台能够在gis地图上综合显示事发地及周边的警力、资源、警情、情报等信息,快速准确反映现场情况,辅助行动方案制定。
省厅指挥调度平台能够根据警情态势进行分析,确定应急状态等级、启动应急预案,直接进行现场指挥、警力调配、处置指令下达,现场执行结果能够及时反馈到省平台并能够进行全过程跟踪。
5.4市级平台建设内容市级扁平化平台建设以市级业务五大需求为基础,包括以下建设内容:1.优化日常警情警力配置和日常勤务派遣流程系统可对下辖各个区县的现有警力情况、勤务报备、设备情况进行信息汇总,形成基础数据,依靠基础数据进行日常勤务报备和勤务派遣工作,扁平化平台提供相应的业务应用模块结合警务信息系统实现勤务巡防管理实战化、精细化、可视化、自动化。
通过建立该平台,使公安机关准确掌握当前时刻的岗位情况、警力分布及执勤状态,提高对全局警力态势的掌控能力,减轻民警日常管理工作的压力,实现勤务工作报备、统计、监督、考核、以及布警、指挥一体化的计算机管理。
2.实现治安情况预警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实现警情监测、预警和预测;结合警情、警力资源、地理信息等手段,实现警情研判与态势分析的多类别选择、多时空选择和多形态展示。
3.实现日常勤务可视化管理实现全市地理情况、交通状况、重要场所单位、全县视频监控和公安机关警力分布、布控堵截卡点的直观显示;实现报警信息在地图上的自动定位与管理;实现警情从接报开始到处置完毕的整个工作流程的控制、相关信息的记录和警情工作情况及信息的管理与分析,规范全县接处警和指挥调度工作。
4.实现重大警情和重保任务预案处置重大警情和重保任务工作状态下实现警情态势预警分析与研判、确定应急状态等级、情报信息上报、启动应急预案、视频指挥、警力调配、处置指令下达、结果反馈及全过程视频监督等工作。
5.疏通警令信息和交互信息的快速流转通道通过整合各类通讯手段,如有线无线调度、短信平台、网络、移动终端等,实现警情与指挥调度指令的整个工作流程的传递控制,通过动态的信息流程定制,实现从指挥中心到警力终端的信息快速交互传递。
6.其它建设内容公安业务系统在共性之上各个地区都会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存在相应的个性,扁平化平台可提供开放接口和相应的应用组合模块来应对地区业务之间的个性差异。
5.5县级平台建设内容县级指挥平台建设内容以县级需求四大项为出发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实现整个辖区内警力实时动态情况和提升勤务效率指挥中心直接下达指令,调度一线警力的“点对点”式的监控指挥体系。
以各地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为主,下属分局及派出所为辅,直接指挥最小作战单元,实现对警情的快速反应、迅速处置。
系统应引入智能移动终端,并嵌入PGIS地图,并与指挥中心后台实时互动,使得处警民警能够迅速了解警情的空间位置以及详细信息,达到快速出警目的。
该体系面向指挥中心值班长以及各级领导。
2.规范日常警情的处理流程系统实现“一站式”警单流转,指挥中心通过系统将警单空间位置、任务指令下发达到指定警力的移动终端设备上,并可以在移动终端上以地图的形式显示警情的具体位置,指挥中心可以对警力分色状态监控和警情的分色状态管理,实现对警力资源的准确调配。
3.提升对突发情况预案应急处置能力重大警情的应急处置,服务于指挥中心。
系统以应急指挥模型为核心,整合应急处置过程中所涉及的应急预案、应急指挥调度流程、指挥调度工具以及相关通知单位等资源,并且通过指挥调度工具的动态加载及应急处置过程的实时跟踪,使得公安机关能够以可视化的指挥调度方式开展指挥调度工作。
通过流程化预案信息调用以及现场信息实时感知,达到高效、协同、有序指挥的目的。
系统能够将处置过程中的所有语音、指令、调度动作等信息进行记录备案,可以完整重现指挥过程,为调度工作评估和预案完善提供依据。
4.整合县级公安业务系统为市省中心提供数据支撑系统不仅需要与各类公安业务平台、社会应急机构应用系统间对接,同时还要考虑各级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间的协同。
由于各级公安机关相关业务系统可能由不同公司在不同时期建设,使用技术和数据标准千差万别。
为了确保业务应用系统能够无缝对接,提高指挥平台各类信息共享效率,一方面需要制定各级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间信息交换标准,另一方面还要提供各类公安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共享服务标准,从而构建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的通信标准、数据标准、服务标准等标准体系,确保系统建设和后期扩充完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