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6~2015)(征求意见稿)中国农业科学院芜湖市人民政府2005年12月前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决策,更快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并要求沿江城市群马芜铜宣理应成为安徽接受东部地区辐射的桥头堡,成为安徽奋力崛起的先锋。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战略的要求,芜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设想。
农业是芜湖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农业现代化是芜湖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个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相匹配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十分必要。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是一项事关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性的系统工程。
虽然芜湖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具备了基本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但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2005年7月,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负责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芜湖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的专家组成的规划编制组对芜湖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在与芜湖市领导和干部群众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与专家研讨,对芜湖市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条件、背景依据与发展潜力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芜湖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分析农业发展基础和发展背景意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形态,并重点就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与策划,提出了“组织领导保障建设、科技支撑保障建设、资金投入保障建设、体制制度保障建设、人力资源保障建设”等五项发展举措。
规划编制得到了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市直有关部门,特别是各县区政府及农委的鼎力支持和帮助。
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研究单位为规划的编制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证了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谢谢!由于我们水平所限,规划有许多不妥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对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
谢谢!《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编写组2005年12月29日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与依据………………………………………………………1.1规划背景………………………………………………………………1.2都市型现代农业……………………………………………………………1.3规划依据…………………………………………………………………第二章农业发展基础分析…………………………………………………2.1农业发展的资源基础……………………………………………………2.2农业发展成效与优势……………………………………………………2.3问题与挑战………………………………………………………………第三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3.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3.2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3.3规划期限与实施阶段…………………………………………………第四章功能定位与总体布局………………………………………………4.1功能定位…………………………………………………………………4.2总体布局…………………………………………………………………4.3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态……………………………………………………第五章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5.1优质稻米产业……………………………………………………………5.2生态高效猪禽产业………………………………………………………5.3名特优新水产业…………………………………………………………5.4高档苗木花卉产业………………………………………………………5.5绿色蔬菜与食用菌产业…………………………………………………5.6特色经果林与中药材产业………………………………………………5.7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第六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龙头企业…………………………6.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意义………………………………………6.2农产品加工业与龙头企业现状评价…………………………………6.3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6.4重点建设内容………………………………………………………………第七章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7.1农业生态环境建设………………………………………………………7.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7.3生态农业建设……………………………………………………………7.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第八章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8.1城乡一体化发展…………………………………………………………8.2建设文明富裕新农村……………………………………………………第九章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9.1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9.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十章近期重点建设项目…………………………………………………10.1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0.2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10.3农业流通和市场建设项目………………………………………………10.4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项目……………………………………………10.5农村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第十一章发展举措…………………………………………………………11.1加强领导,构建发展的组织领导保障…………………………………11.2科技创新,构建发展的科技支撑保障…………………………………11.3增加投入,构建发展的资金投入保障…………………………………11.4体制创新,构建发展的制度政策保障…………………………………11.4智力开发,构建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附表:附表1. 2003年芜湖与周边地区主要指标比较附表2. 2003年芜湖与周边地区主要指标比较附表3. 2003年芜湖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结构与周边城市比较附表4. 2000~2003年芜湖与周边地区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比较附图:附图1. 安徽省芜湖市区位图附图2.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圈层布局规划图附图3. 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类型分区规划图附图4. 芜湖优质稻米重点发展区布局规划图附图5. 芜湖生态高效生猪重点发展区布局规划图附图6. 芜湖生态高效家禽重点发展区布局规划图附图7. 芜湖名特优新水产重点发展区布局规划图附图8. 芜湖高档苗木花卉重点发展区布局规划图附图9. 芜湖绿色蔬菜与食用菌重点发展区布局规划图附图10. 芜湖特色经果林与中药材重点发展区布局规划图附图11. 芜湖食品工业布局规划图附图12. 芜湖农业市场布局规划图第一章规划背景与依据1.1规划背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体开始步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时期,为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都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华东第二通道的开通和芜湖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以及以工业园区为特色的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芜湖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为贯彻落实省委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决策,更快更好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沿江城市群马芜铜宣理应成为安徽接受东部地区辐射的桥头堡,成为安徽奋力崛起的先锋”的要求,芜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全市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意见,提出了“观念融入、空间融入、产业融入、开放融入、要素融入、体制机制融入”的发展思路和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设想。
根据芜湖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芜湖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38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8000美元,在安徽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构建起一个中心城区、三个副中心城区和八个重点中心镇个组成的组团式大都市,城镇人口272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180万人,建城区面积180平方公里,三个副中心城区人口50万,建成区面积近50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水平达75%。
使芜湖成为皖江城市带和皖南地区的核心城市和安徽省的副中心,安徽省接轨长三角经济区的前沿城市;成为长江下游重要交通枢纽,南京和武汉之间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一座具有滨江山水园林特色、生态环境良好和人居环境秀美的生态大都市。
因此,今后10~15年是芜湖迅速发展崛起的关键时期,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科学筹划发展,对芜湖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是芜湖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农业现代化是芜湖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经济发展看,芜湖农业的发展应该是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从城市发展规模和空间看,芜湖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该是都市型现代农业。
因此,制定一个与芜湖城市发展远景相适应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1.2都市型现代农业目前,我国理论界比较认同的都市型农业是指大城市或城市群空域范围内的农业,既包含城市中心区域零星、镶嵌、插花式分布的都市农业,也包含城市近郊的城郊农业,还包含城市远郊和边缘地区的农区农业。
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农业;是功能、结构、布局纳入大都市发展规划的农业;是与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融为一体的农业;是符合城市性质、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