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3、科学心理学在英国的建立
英国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主要受达尔文(1809~1882)进化论的影响。 达尔文相信在动物和人类之间存在着多种连续性,他比较了人和大猩猩面部 表情的相似性,并于1872年出版了《人与动物的表情》一书,导致了动物 心理学的诞生。 受达尔文影响最大的人是他的表弟高尔顿(1822~1911)。高尔顿为 了考察心理遗传的作用,采用谱系调查法调查了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许多名 流,得出名人的后代也是名人的研究结论。1869年,他的《遗传的天才》 一书出版。高尔顿的研究导致了相关统计方法的研究和运用。高尔顿首先提 出“相关指数”(即高尔顿函数),后称“相关系数”。高尔顿对心理学的 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首创了心理测量研究、心理量化研究、首创智力理 论,还是优生学的创始人。所以,皮尔逊称他为英国的冯特。
进原则和自主性原则。
一次,阿尔德堡发生了火灾,裴斯泰洛齐把儿童们集中起来问:阿 尔德堡失火了,一定有成百的儿童无家可归,让我们向政府请求拨20个 左右的人到我们这里来吧!”儿童们很感动,一齐答道;“赞成!赞成!就这 么办!”他接着说:“但是,各位小朋友,我要你们考虑一下,我们没有 那么多的钱,如果你们要这些孩子进来,你们必须努力工作,也许你们 不得不缩衣节食。如果你们不是真正为这些儿童忍受一切痛苦的话,最 好不要随便答应他们进来。”儿童们的决心非常坚定,纷纷回答道:“ 食物差些也好、工作增加也好,少得一件衣服也好,只要那些可怜的孩 子能够进来,我们什么也可以忍受。”
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18至19世纪瑞士的著名教 育实践家和理论家,明确地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的设想。 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和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 上,使教育和教学符合人类智慧的发展规律。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只有使教学过程与儿童心理的自然 发展相一致,才能使儿童的天性和能力得到和谐地发展。反 之,如果不和儿童自己对事物的亲身经验有机联系起来,一 切教学活动都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他反对机械灌输的旧式 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其与之相 适应的正确的教学方法,提出了直观性原则、循序渐
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诞生前的心理学简史
作为一门学问开始探究“心理活动是什么?”并且有 历史记录可查的时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的古代社会。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总结出一些宝贵的学习 和教学规律,并提出了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的社会心理学 思想。孔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后经历代学者的继承和发展,有 许多宝贵的教育心理学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整个世界。
福禄培尔(1782~1852)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享有 “幼儿教育之父”的美誉。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各种发展的 可能性,并把这些可能性称为“本能”,即活动的本能、认识 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宗教的本能。他也把儿童的身心发展划 分为4个阶段,并认为身心发展既有阶段性也有连续性。他还特 别强调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福禄培尔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幼儿园时期是人生发展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甚至认为人的整个未来生活,“其根源全在于这一 生命阶段”。假如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受到损害,“他必须付出最大的艰辛 和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长为强健的人”。 正式基于这种认识,他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尤其是母亲在早 期教育中的作用。不过,他同时认为,仅有家庭教育是不够的,还应该创立 专门的儿童教育机构协助家庭更好地开展学前教育。 因此,在福禄培尔那里,学前教育的主体是家庭教育,幼儿园只是作 为家庭教育的继续和扩张,是家庭教育的“补充”而不是“代替”。福禄培 尔创办的幼儿园采取半日制,正是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
再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论文集《论灵魂》 里面,第一个述及了个体灵魂的观点。这也是世界上最早、 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教科书。亚里士多德相信每一个生物活 体都拥有灵魂,灵魂赋予生命,而且活体与灵魂之间不能够 孤立存在。亚里士多德按照价值的等级将个体灵魂进行了分 类:植物的营养灵魂与生殖灵魂;动物的感觉灵魂,在书中 他列举了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以及 人类的理性灵魂。
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和冯特
2、科学心理学在德国的建立 在心理学的历史上,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879年德 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的心理学实验室。当年的 12月,冯特和两名年轻学生共同完成了一项实验,他们当时 测量了一个人听到声音和他按下电报机键盘表明他确实听到 声音之间的时间差。
这项实验的核心在于,心理加工包含特殊的结构,它是 能通过量化方法研究的。也就是说,心理过程能够被测量, 这开创了心理科学的新纪元。
4、科学心理学在美国的建立 当实验心理学在德国建立后,美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学 者詹姆斯(1842~1910)承认德国实验心理学的重要,并加 以诠释和批判。 1892年,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来到美国,他的结构主义心 理学继承了冯特心理学的传统。从表面上看,美国的心理学 在效仿德国,但在骨子里,美国要建立的心理学是兼取英国 高尔顿和德国冯特的心理学。也就是说,其躯壳承受了德国 的实验主义,精神内核却得自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到了1900年,美国心理学有了明确的性质,即机能主义 心理学。
二、教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学的诞生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 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 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一)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学术背景
教育心理学在美国的诞生,由远及近有三个主要的学术 背景: 一是在教育心理学诞生前的两个世纪里,欧洲的一些民 主教育思想家都提出过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为教育心理 学的诞生奠定了教育思想和应用的基础; 二是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界的机能主义运动和几位著名 的心理学家的工作为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卢梭(1712~1778)是法国18世纪 启蒙运动中的激进思想家和教育家。他 同夸美纽斯一样,竭力倡导教育必须顺 应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强调教育方法 必须服从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 他把教育的来源分为三类:自然的 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他呼吁 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教育内容和 教学方法,不要把儿童当作成人,要把 儿童当成儿童来看待。
在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以及《论自然机能》、《论 感觉》、《论记忆》、《论梦》等等诸多著作中,有些观点 对后来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科学心理学的起源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有两个重要起源:一个是哲学起源, 另一个是科学起源。
科学心理学的哲学背景来源于笛卡尔身心二元论的交感 论(明确区分了心理体验与生理过程)、莱布尼兹的活动心理学 (人的心理活动有主动性、自由性、统一性,心灵与身体相互平行)和 洛克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内创立的联想主义心理学(心理体验 由感觉和观念组成)。
裴斯泰洛齐用这种方法进行道德教育,既生动又感人,既现实又深刻,使 儿童真正体会到了道德的意义。而当时一般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品德训练,往往 注重口头说教,与真实生活相脱离,忽视人格感化的力量。因此,言者谆谆, 闻者藐藐,毫无效果。 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说:“儿童的意志并不是以语言教训可以培养成功的, 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去训练他们。这样,才能唤醒他们内心的感情与力量,才能 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意志。语言并不能代表事实本身,语言只能使人了解事实并 意识事实的存在而已。”
笛卡尔和洛克
科学心理学的科学背景主要是19世纪上半叶在心理生理 学、颅相学、脑的生理学、感觉生理心理、催眠术和天文学 中“人差方程”等方面的研究。对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做出直 接贡献的是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1801~1887)、生理心理 学家赫尔姆霍茨(1821~1894)和冯特(1832~1920)。
福禄培尔阐述了幼儿园的工作任务。他认为幼儿园的主体任务是组 织各种适当的游戏和活动,使儿童在自然和生活中获得感性的认识,增 强他们的体制,训练他们的感官,促进他们正在觉醒的心灵的发展,为 他们进入小学和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此外,幼儿园还有培训幼儿教育 工作者,以及推广幼儿教育经验的任务。
福禄培尔倾其后半生的精力从事幼儿园课程开发,建立起了包括游戏 与歌谣、恩物游戏、手工作业、运动游戏、自然研究,以及唱歌、表演和 讲故事等幼儿园课程体系。福禄培尔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在他 看来,游戏是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是人在早期发展阶段最纯洁 的精神产物。它给儿童以欢乐、自由、满足等,又能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和 自我牺牲精神。而且,正是在游戏中,儿童最能表现出创造性和主动性。 因此,他建议在每一个村镇都建立一个供儿童使用的公共游戏场所,它对 于丰富社区生活,培养共同的意识和感情,发展社会共同的法则和要求, 激发和培育公民道德和品质,发展社会的民族的美德,具有积极意义。
机能主义心理学与冯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根本不同之处 在于,构造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上发生了什么和怎样发 生的,而机能主义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心理上为什么会发生 这样的事,从而更加关注人的能力和能量。
机能主义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的未来,它研究人生活的成 就、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以及机体如何使环境适应自己,关 注自己的生存和他所需要得到的东西。
杜威(John Dewey)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于1896年首先在芝加哥大学建立起 来。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组织的核心人物是杜威(1859 ~1952)。杜威的接班人是安吉尔(1869~1949)。
另一位受进化论思想影响较大的美国实验心理学先驱学 者是卡特尔(1860~1944)。他曾去莱比锡学习冯特的心理 学,但回国后却热衷于人的个体差异研究,例如反应时间、 联想、知觉等等,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的奠基人。
裴斯泰洛齐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的要素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它们 是儿童自然能力最简单的萌芽。教育过程应该从这些最简单的、能为儿童所 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逐步过渡到较为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潜能 的和谐发展。
裴斯泰洛齐将教育分为德育、体育和智育。据此,他指出:德育的要素 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因此道德的要素教育就应该从培养亲子之爱出发,逐 步发展为爱兄弟、爱邻人、爱全人类和爱上帝;体育的要素是儿童身体各 关节的活动,因而体育应从锻炼关节活动开始,逐步扩展为站、行、跑、 跳、掷、摇、角力等各种活动能力;儿童智力的最初萌芽是对事物的感觉 与观察能力,这种能力又与儿童眼前事物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外部特征, 即数目、形状和名称相统一。儿童认识这三个要素的相应能力是计算、测量 和表达,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是算术、几何和语文三门学科。裴斯泰洛齐的要 素教育思想,是他长期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初等教育的各科教学法,为初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作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