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4全球性大气环流(有立体、动态图解,形象生动、易懂)

2.4全球性大气环流(有立体、动态图解,形象生动、易懂)

南亚季风(亚洲南部地区)
2、风向及成因
(1)东亚季风
冬季风: 西北风 夏季风: 东南风 冬季风: 东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南亚季风
夏季风: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东亚
N 冬
南亚
W
E S 夏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北 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南季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7月气压中心分布
7月 (夏季)
副极地低压带 60º N
副热带高压带



30º N
大陆热低压
海洋冷高压
亚洲低压 7月,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又叫____,切 印度低压 副热带高压带 断了______纬向气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太 亚速尔高压 夏威夷高压 平洋上叫______,大西洋上叫___________。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1月气压中心分 布
1月 (冬季)
副极地低压带 冰 副热带高压带

60º N

30º N
海洋热低压 亚洲高压 1 月 , 亚 欧 大 陆 上 形 成 _________ , 又 叫 副极地低压带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__________,切断了______纬向气 阿留申低压 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叫_____, 冰岛低压 大西洋上叫___________。
归纳分布规律,注意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各风带的风向变化规律。
2、地球上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气压带
例题: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 的运动的是 ( C)
类型、分布、风向及其成因
类型
东亚 季风
南亚 季风
风向及其性质 冬季 夏季 西北季风 东南季风 (干冷) (暖湿)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干冷) (暖湿)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
冬季风
夏季风
课堂总结:
2.4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三、季风环流
一、三圈环流
1、三圈环流名称及其的形成过程: 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2、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及其分布: 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太阳 直射点同步移动。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90N
----单圈环流
冷却
60N 30N
受热
0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2 1
4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2、三圈环流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太阳始终直射赤道
大陆冷高压
小结:全球性大气环流
低纬环流: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 三圈环流 中纬环流:副热带与副极地区之间 高纬环流:副极地与极地地区之间 近地面表现→7个气压带、6个风带→季节移动 海陆分布对大 气环流的影响 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三、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亚洲东部地区)
1、分布及类型


C
D
马纬度名称的来历
大西洋中有一块位于南纬20―30度的水域被称作马纬
度.何以称“马纬 度” 溯其源,几百年前,一艘运载马匹
的帆船横渡大西洋驶往美洲,当船 进入这个地区后,天气 突然变得无一丝风帆船无法借助风力前进,只能在海 面 上慢慢徘徊,几天后仍无风.这时,船上的淡水快要用光,海 员们用水尚 且难以解决,马匹的饮水就更谈不上了,海员
们只得忍痛割爱,把这些准备 运往美洲的马匹全部推入
海中.说来也怪,自从马匹被大海吞噬后,这艘船 居然度过 难关,绝路逢生,最后到达了美洲大陆.为纪念这次事件,人 们把 这一海域起名叫“马纬度".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