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猪常用术语及意义

养猪常用术语及意义




平均存活仔猪/胎:生产仔猪总数/分娩总胎次
平均死亡仔猪/胎:死亡仔猪总数/分娩总胎次
仔猪/母猪/年:(年分娩仔猪总数-死亡仔猪数)/生产母 猪,PSY主要体现的是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的能力,以 猪场每头经产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平均头数来衡量,公 式为: 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 =猪场年断奶仔猪总头数÷ 经产母猪年平均存栏数,也可以是PSY=母猪年产胎次×母 猪平均窝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从公式可以看出, PSY是衡量一个猪场母猪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母 猪繁殖性能的最终指标。


3 、排卵率和胚胎死亡 : 排卵率决定了窝产仔数的上限。然而对 排卵率进行的选育并没有能够增加窝产仔数,原因是随着排卵 率的增加,胚胎死亡率也会增加,二者的作用抵消了。


4、营养因素:能量和营养供给胚胎发育,不过这部分养分的需要量很 少。因此,在正常条件下,妊娠期的营养水平不会影响到窝产仔数, 但在泌乳期当中任何一周,如果对母猪强烈限饲,将会影响到下一胎 的排卵数和胚胎死亡率。 5、饲养管理:为了母猪每窝高产和缩短周转率,要求母猪断奶后尽早 发情,每胎排卵数和受精率要高。为此要保证母猪泌乳期结束后的膘 情,为了这个目的,要对母猪整个繁殖周期的饲喂量整体控制,必须 保证母猪泌乳期高的采食量,除了泌乳期饲料质量的保证外,要在妊 娠期控制母猪的采食量,因为妊娠期高的采食量,会导致泌乳期采食 量降低。尤其母猪分娩前三天,要限制母猪采食量直到最后一天基本 不吃,这样分娩后母猪采食量会迅速上升,从而保证良好的乳汁质量 和充足的泌乳能力。同时保证断奶后母猪的膘情。另外,妊娠期饲料 控制也有讲究,基本原则是妊娠前期严格控制采食量,后期(84-114天 )适当增加采食量,目的是为了保证胎儿的出生重和较高的泌乳能力。 母猪在断奶后要给以高能量饲料和充足的采食量,来刺激母猪早发情。
影响PSY的主要因素及计算方法,如何提高PSY?



影响猪场PSY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胎次; 2)遗传因素;3)排卵率和胚 胎死亡率 ; 4)营养因素;5)配种管理; 6)公猪效应;7)管理水平; 8)繁殖 疾病。 提高猪场提高猪场 PSY 的方法:主要从胎次、遗传因素、排卵率和胚胎 死亡、营养因素、配种管理、公猪效应、管理水平、繁殖疾病等几个方 面入手。 母猪胎次与生产性能关系 母猪胎产活仔数:从1-3胎增加,3-6胎达高峰,通常在6胎后下降; 母 猪 产 死 胎 数 : 随 着 胎 数 增 加 而 增 加 , 5-6 胎 后 增 长 迅 速 ; 仔 猪 初 生 重 : 2-5 胎 稳 定 , 此 后 下 降 ; 母 猪 带 仔 能 力 : 2-4 胎 高 峰 , 此 后 下 降 ; 母 猪 死 亡 率 : 青 年 母 猪 最 高 ; 母 猪 繁 殖 失 败 和 非 生 产 天 数 : 青 年 母 猪 最 高 ; 母 猪 分 娩 率 : 2-6 胎 高 峰 , 此 后 下 降 。

RSY(Return-on-investment per sow per year):单头母猪年投资回报率,指锁定所有生产成本后母 猪产能和效益的数学模型,是猪场生产经营的核心和本质 RSY是评估猪场生产经营、种猪品质、营养标准、兽药疫苗 质量、设备投资等各个指标更实效的标准,RSY可以作为一 个标准进而规范生产管理流程、种猪选育、营养配方、疫 苗及药品研发和投入、猪场设备与人工运用等等,是一种 经营的理念和标准,RSY 可以用百分比表示,可正可负, 正数越高说明趋向越显著,也可以用推演为单头 母猪的投 资回报力,可以直接用人民币的数字来衡量。



MSY:为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MSY=PSY×育肥猪成活率 相比PSY,更应关注 MSY。目前国内 MSY平均水平为 14.4,优秀的可以 达到20,而国外可达 25,以年出栏万头为例,分别需要母猪 700头、 500 头 、 400 头 , 相 比 之 下 成 本 和 效 益 迥 异 。 要解决MSY和料肉比的问题,归根结底要从源头做起,让母猪多生, 给仔猪打好健康基础。猪场要从细节做起,要注意一些隐性因素。 猪场常见母猪皮肤粗糙、被毛粗乱、湿疹等现象,这些现象意味 着非特异免疫屏障遭到破坏,肝肾受损、新陈代谢混乱、发烧便秘等, 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影响重大。这些现象背后,母猪有可能患血液原虫 病亚临床感染,需要及时治疗。病毒性繁殖障碍情况依然严峻,经常 造成死胎或带毒母猪所生的仔猪受病毒性腹泻困扰的情况。 从生命活动的规律上讲,首先确保免疫、其次是新陈代谢、最末 位的才是生殖,因此只有其他机能都正常的时候,生殖活动的潜力才 能最大发挥。 “消除亚临床感染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基础”。
饲料效率

猪场饲料效率=总饲料消耗量/出栏体重
生产指标
商品猪具体生产指标:




小猪70日龄转群重 25公斤(日增重480~520克) 中猪25~60公斤 日增重620~650克 大猪61~100公斤 日增重780~830克 每窝仔猪出栏肉猪总活重 800~1000公斤 后备公母猪 8月龄配种时体重 120~130公斤(日增重 420~500克) 初产母猪妊娠期增重 60公斤 经产母猪妊娠期增重 30公斤 分娩失重 17~18公斤 哺乳期失重初产母猪 20~30公斤,经产母猪 16~18公 斤 平均每头母猪年出栏商品猪 18~19头
主要养猪经营指标



配种成功率:总分娩胎数/配种的总胎数*100
猪群分娩指数:年分娩母猪数/平均母猪数 平均生产母猪 :平均母猪数+已配种的后备母猪

繁殖猪更新率:已淘汰的母猪和后备猪数/平均母猪和后备猪*100。 成年母猪年淘汰率为25%,后备母猪应为成年母猪数的25%~30%。 平均分娩胎数 /母猪 /年:年分娩总胎数/平均生产母猪。U=365天/年 ÷(114+P+H+21×B+21×E) 其中:P=哺乳期(以35、28天为例) H=母猪断奶到第一次发情的平均天数为14天 B= 一情期配种空怀率15% E=发情期长短误差10% 根据上述参数计划年产窝数: U=365÷(114+35+14+21×0.15+21×0.1)=2.17窝 U=365÷(114+28+14+21×0.15+21+0.1)=2.26窝 一个生产周期为 162~168天,平均为 165天,每头母猪平均产 仔2.2窝。
养猪生产中常用术语及意义
宋云义
生产周期
母猪常用术语

后备猪:被选做繁殖用的未配种的母猪
妊娠母猪:已配种的繁殖母猪
种公猪:被选入繁殖猪群的、为配种用的公猪。10月龄的 初配体重为130~150公斤,每头种公猪负担25~30头母猪。 种公猪年更新率为30%,每3头成年公猪选留1头后备公猪。 分娩率:在配种的母猪中分娩母猪所占的比率 受胎率:配种的母猪中已受胎母猪所占的比率
具体措施

1 、胎次 : 母猪的胎次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其中三至六胎产仔数 较高,应将猪群中三至六胎的比例维持在45%以上的水平,平均 胎次保持在大约 2.5 到 3.0 之间,这样可以达到最佳繁殖性能, 但具体的最佳胎次分布还和品种、管理和设施有关。 2 、遗传因素 : 不同品种、基因型的猪群之间在产仔数方面差异 很大。但是,窝产仔数的遗传力较低(10~15%),因此在群内对 窝产仔数进行选育的效果很差。对瘦肉率和生长率的选育并未 影响窝产仔数。

分娩间隔:一次分娩到下一次分娩的间隔时间。空怀期14 天(7~21天),发情周期21天,母猪断奶后5~10天发情 配种,一情期受胎率为85%~90%。 非生产天数(NPD):任何一头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一 般设定在230日龄)的后备猪,没有怀孕、没有哺乳的天数, 称为非生产天数 (Non-productive Days , NPD) 。其中有 3-6天断奶至配种间隔是必需的,在此期间母猪要准备发 情,可以叫做必需非生产天数。一些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或 死胎也等于什么也没做,从配种到流产、死胎时的天数也 被视做非生产天数。
盖生产经营的指标,是猪场投资者和 经营者理念一致的标准。实施中将猪场所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全部 锁定标价、定价,年底盘点中作出资产评估,然后对固定资产折旧、 一般生产物资(饲料、药品、疫苗等)模拟定价、水电费和低值易耗品 定价、出栏的仔猪、肥猪统一定价、补充后备猪和淘汰公母猪定价等。 通过年度的生产经营的投入产出计算模拟的 RSY,这种模拟的RSY 将是最客观的指标,与行情无关,真正考验猪场生产经营者的水平和 汇报、分红。 其中,有关后备猪的补充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 RSY 指 标,为了猪场长期发展作为投资者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经济杠杆干预, 积极保持30%左右的更新,使生产高效。后备猪的补充要和淘汰相结合, 淘汰母猪的收入基本可以满足后备二元母猪的采购加上 45天的培育费 用,即后备猪配种前的费用由投资者承担,不计入承包者/经营者的费 用 , 最 大 效 能 上 满 足 猪 场 最 大 的 产 能 和 RSY 。 在整个RSY评估体系中种猪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也是育种体系的核 心,在种猪选育方面更考虑 对终端市场的倾斜,选育商品猪PSY/MSY 适度,屠宰率高、肉质好,售价高的优质种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