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线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三线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东北师范大学 孙世军 2018.1.31Fra bibliotek0011
“三线一单”背景介绍
目录
0022
“三线一单”编制主要依据
0033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解读
04 04 其他相关要求
1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2016 年 7 月 15 日 《“ 十 三 五 ”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改 革 实 施 方 案 》 环 环 评 [2016]95号
5 2018-2-1
2 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
(1)法律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2014]第9号);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15]第31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17]第70号);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2016]第48号); 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2009]第559号); 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7]第682号); (2)技术导则 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130-2014); ②《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 ③《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
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 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 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强基础。
落实“三线一单”根本目的:协调好发展与底线关系,确保发展不超载、 底线不突破。
4 2018-2-1
背景介绍
2018年1月5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 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办环评[2017]99号)。
8 2018-2-1
主要依据
(3)相关文件
⑬《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环评[2016]95号) ; ⑭《环境保护部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试 行)》(环办环评[2016]14号) ; ⑮《环境保护部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 号) ; ⑯《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水利部关于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实施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 (环环评[2016]190号); ⑰《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环发 [2015]78号) ; ⑱《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发[2013]92号) ; ⑲《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办生态[2017]48 号) ; ⑳《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环水体[2016]186号) ; (21)《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4 年第55号)。
7 2018-2-1
主要依据
(3)相关文件
①《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②《国务院关于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发[2015] 25号) ; ③《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 ④《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 ⑤《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 ; 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 ; 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号) ; 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5号); 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的通知》(厅字[2016]51号) ; 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82号) ; 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6]81号) ; 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发改规划[2016]2205号) ;
该指南适用于地市级行政区“三线一单”编制。其他地区参照执行。 ①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的重要 抓手; ②是推进战略和规划环评落地、环境保护参与空间规划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 基础支撑; ③是实施环境空间管控、强化源头预防和过程监管的重要手段。
11 2018-2-1
9 2018-2-1
3 “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
解读
1、定位与作用
“三线一单”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为基础,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管控单元,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 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按照环境管控单元编制环境准入负 面清单,构建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2、定义
生态空间: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 (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 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区域),是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完整性,提 供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区域。(属限制开发区域)
生态保护红线: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 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 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按照“生态功能不降低、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基本要求,实施严格管控。 (属禁止开发区域)
编制“三线一单”重要性: 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的重要举措; • 是推进区域和规划环评落地、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 • 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 可扭转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中从属、被动局面,改变环 保部门在自然生态管理方面基础较为薄弱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