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十二章 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第三十二章 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

第三十二章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一、填空题1.根据《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2.根据《继承法》第31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的权利。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的期限是知道受遗赠后的()。

A.1年B.2年C.6个月D.2个月2.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于()前死亡的,其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移给他的继承人。

A.遗产分割B.遗嘱执行C.遗嘱生效D.遗赠人死亡3.甲死后留有房屋一间和存款若干,法定继承人为其子乙。

甲生前立有遗嘱,将其存款赠与侄女丙。

乙和丙被告知3个月后参与甲的遗产分割,但直到遗产分割时,乙与丙均未作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司考题)A.乙、丙视为放弃接受遗产B.乙视为接受继承,丙视为放弃接受遗赠C.乙视为放弃继承,丙视为接受遗赠D.乙、丙均应视为接受遗产4.甲死后留有房屋1套、存款3万元和古画1幅。

甲生前立有遗嘱,将房屋分给儿子乙,存款分给女儿丙,古画赠与好友丁,并要求丁帮丙找份工作。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司考题)A.甲的遗嘱部分无效B.若丁在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没有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则视为接受遗赠C.如古画在交付丁前由乙代为保管,若意外灭失,丁无权要求乙赔偿D.如丁在作出了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后死亡,则其接受遗赠的权利归于消灭5.梁某已八十多岁,老伴和子女都已过世,年老体弱,生活拮据,欲立一份遗赠扶养协议,死后将三间房屋送给在生活和经济上照顾自己的人。

梁某的外孙子女、侄子、侄女及干儿子等都争着要做扶养人。

这些人中谁不应作遗赠扶养协议的扶养人?()(司考题)A.外孙子女B.侄子C.侄女D.干儿子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遗赠所具有的特点是()。

A.单方行为B.要式行为C.无偿行为D.死后行为2.下列选项中,属于遗赠扶养协议的特点包括()A.诺成行为B.双务行为C.有偿行为D.死后行为四、不定项选择题1. 遗赠与遗嘱继承的相同之处在于()。

A.两者都是被继承人或遗赠人生前处分其个人财产的方式B.两者都是单方、要式法律行为C.两者都应具备遗嘱的有效要件D.两者都是在被继承人或遗赠人死亡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2.在遗赠扶养协议中,下列可以作为扶养人的包括()。

A.受扶养人的儿子B.受扶养人所在的集体所有制单位C.受扶养人的侄子D.受扶养人的配偶3.在遗赠中,下列不能作为受遗赠人的包括()。

A.遗赠人的所在单位B.遗赠人的前妻C.国家D.遗赠人的孙子女五、名词解释题1.遗赠2.遗赠扶养协议六、判断题1. 遗赠是遗赠人无偿向受赠人转让其财产的行为。

即使遗赠中附有某种义务,该义务也不是受遗赠人取得赠与财产的对价。

()√×2.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是无偿法律行为。

()√×3.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4.受遗赠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表示接受遗嘱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七、简答题1.遗赠有何特点?2.遗赠扶养协议有何特点?3.简述遗赠与赠与的区别。

4.简述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

八、论述题1.试析遗嘱继承与遗赠的区别。

2.说明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集体2.受遗赠二、单项选择题1.D2.A3.B4.C5.A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BC四、不定项选择题1.ABCD2.BC3.D五、名词解释题1.遗赠是指自然人以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并于其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2.遗赠扶养协议是指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订立的有关扶养、遗赠的协议。

六、判断题1.√2.×3.√4.×七、简答题1.答:遗赠具有如下特点:(1)遗赠是单方、要式行为。

首先,遗赠是单方行为。

只要遗赠人在遗嘱中单方做出将其个人财产赠与他人的意思表示,遗赠即可成立,而不需要受遗赠人的同意。

其次,遗赠是要式行为。

遗赠应符合遗嘱有效的形式要件,若不具备遗嘱的形式要件,则遗赠不能生效。

(2)遗赠是遗赠人死后行为。

遗赠是遗赠人生前作出的将其个人财产赠与他人的意思表示,该行为在遗赠人死亡后才发生法律效力。

(3)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在遗赠中,受遗赠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外的国家、集体或其他自然人。

(4)遗赠是无偿行为。

一般说来,受遗赠人只从遗赠人处取得财产利益,而不需要履行相应义务。

2.答:遗赠扶养协议具有以下特点:(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行为。

遗赠扶养协议是扶养人与受扶养人之间的双方法律行为,须由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因此,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合同,属于双方法律行为。

(2)遗赠扶养协议是诺成性、要式行为。

遗赠扶养协议经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不以交付标的物为其成立要件。

而且遗赠扶养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不能采用口头形式。

因此,遗赠扶养协议是诺成性、要式法律行为。

(3)遗赠扶养协议是双务、有偿行为。

在遗赠扶养协议中,当事人双方相互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一方享有权利以履行相应的义务为对价,一方履行相应义务即享有相应权利。

因此,遗赠扶养协议是双务、有偿法律行为。

(4)遗赠扶养协议是生前行为和死因行为的结合。

一方面,遗赠扶养协议是生前行为,自双方当事人依法签订后即生效;另一方面,遗赠扶养协议是死因行为,只有在受扶养人死亡后,协议中约定的扶养人取得受扶养人的财产的条款才能生效。

3.答:遗赠与赠与存在如下区别:(1)法律行为的性质不同。

遗赠是单方法律行为,而赠与是双方法律行为。

(2)法律行为的生效时间不同。

遗赠是死因行为,而赠与是生前行为。

(3)主体范围不同。

在遗赠中,遗赠人只能是自然人,受遗赠人只能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在赠与中,赠与人和受赠人没有限制,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其他民事主体,如国家、法人组织等。

(4)意思表示的方式不同。

遗赠是要式法律行为,而赠与是不要式法律行为。

(5)法律限制不同。

遗赠是自然人生前以遗嘱的方式处分其个人财产的行为,因此,法律对遗嘱所作的限制对遗赠同样适用;而在赠与中,法律对其一般并无限制。

4.答: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存在如下区别:(1)性质不同。

首先,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行为,而遗赠是单方行为;其次,遗赠扶养协议是双务行为,而遗赠是单务行为;再次,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行为,而遗赠是无偿行为;最后,遗赠扶养协议是生前行为与死因行为的结合,而遗赠只有在遗赠人死亡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2)形式不同。

遗赠扶养协议采用书面的合同形式,而遗赠采用遗嘱的形式。

(3)主体资格不同。

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双务行为,扶养人和受扶养人都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遗赠是单方、单务行为,只要遗赠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即可,受遗赠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不影响遗赠的效力。

(4)效力不同。

遗赠扶养协议具有优先于遗赠的效力。

当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与遗赠的内容相冲突时,应按照遗赠扶养协议处理。

八、论述题1.答:遗嘱继承与遗赠存在如下区别:(1)遗赠人和遗嘱继承人的范围不同。

在遗赠中,受遗赠人可以是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不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在遗嘱继承中,遗嘱继承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不能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也不能是国家、集体等。

(2)受遗赠权和遗嘱继承权的客体范围不同。

受遗赠权的客体是遗赠人遗产中的财产权利,而不能包括财产义务;而作为遗嘱继承客体的遗产,既包括财产权利,也包括财产义务。

(3)接受、放弃受遗赠权和遗嘱继承权的方式和时间不同。

根据继承法规定,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意思表示,到期未作出相应意思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因此,受遗赠人接受遗赠的,应在法定期间内以明示方式作出表示。

在遗嘱继承中,遗嘱继承人接受继承的,无须以明示方式作出接受继承的意思表示。

从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遗嘱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

(4)遗赠人和遗嘱继承人参与遗产分配的方式不同。

在遗赠中,受遗赠人不能直接参与遗产分配,而是从遗嘱继承人或遗嘱执行人处取得受遗赠的财产权利;而在遗嘱继承中,遗嘱继承人可以直接参与遗产分配,能够直接取得财产权利。

2.答: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包括内部效力与外部效力两个方面。

遗赠扶养协议的内部效力包括:(1)扶养人的权利和义务。

扶养人的权利是在受扶养人死亡后根据遗赠扶养协议的约定,取得遗赠的财产所有权。

扶养人的义务是对受扶养人的生前扶养以及死后安葬。

(2)受扶养人的权利和义务。

受扶养人的权利与扶养人的义务相对应,即接受扶养人的生前扶养以及死后安葬。

受扶养人的义务与扶养人的权利相对应,即按照遗赠扶养协议的约定将其财产遗赠给扶养人。

遗赠扶养协议的外部效力表现为:在受扶养人死亡后,该协议是处理受扶养人遗产的合法根据,即应按照该协议的约定,将受扶养人的遗产遗赠给扶养人,由扶养人取得受扶养人遗产的所有权。

并且在适用上,遗赠扶养协议排斥遗嘱继承、遗赠和法定继承。

如果集体组织对“五保户”实行“五保”的同时,双方又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应按协议办理;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死者有遗嘱继承人或者法定继承人要求继承的,按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处理,但集体组织有权要求扣回“五保”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