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浙江慈溪市长河镇沧田小学校长张振湾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分析当前,不少农村小学虽设有图书阅览室,但开放力度不够,或图书数量不足,甚至把仅有的图书束之高阁,作为摆设。

许多老师也忽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对课外阅读内容、方法等的指导,学生书包里除了几本作文选外没有别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处于放任自流、可有可无的状态。

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1、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据纲依本”的命题原则,不能很好反映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乃至语文素质。

2、农村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书籍昂贵,与考试无关的书,家长舍不得买也买不起,学生只能望书兴叹。

3、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自我控制能力弱,缺乏对包括课外阅读在内的学生进行自我关注、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及运用(一)创造阅读条件1、阅读阵地建设。

班级设立图书箱,建立图书角。

书籍来源:(1)向校图书室借阅。

(2)同学交流,每周每位同学带一本课外书充实到图书箱,实行资源共享。

(3)班级订购部分图书、杂志。

任命图书管理员,允许学生把书带回家,未看完,可续借。

2、安排阅读时间。

(1)校内、校外阅读时间统一规定和自由安排相结合。

让学生安排课外阅读。

每天低年级不少于20分钟,中高年级30分钟以上。

双休日低年级每天40分钟以上,高年级不少于1小时。

起始阶段,告知家长,帮助督促完成。

(2)减少作业量,增加空余时间。

3、推荐阅读内容。

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类型:(1)结合课内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

包括扩展型、相似型等几种类型。

扩展型指着眼于课文学习,扩展知识空间。

这类阅读内容是对课文学习的补充、巩固、强化。

阅读时间既可在课前也可在课后。

主要范围是课文作者有关的其他作品,关于课文中人物的其他书籍、文章或课文内容所属知识体系中的其他方面。

如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读李白其他的诗文。

相似型指迁移学习方法,形成学习技能。

(2)配合课内作文教学,多篇导一篇。

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榜样,是作文教学的一条途径。

作文教学按照状物、记事、写景、写人进行分类训练,以读带写,读多篇写一篇,即读完在内容上或写作方法上相类似的几篇文章,学习用这样的方法写一篇作文。

第一步阅读多篇同类范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写下范文中作者观察、构思、造词、造句的方法;第二步安排写作练习,以范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落实阅读效果。

(3)结合兴趣爱好。

向图书室借阅或订购《第二课堂》等音、体、美方面的杂志、书籍,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习技能,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二)指导阅读方法1、阅读方法常规指导。

课内教学加强学法指导,阅读能力培养,让他们养成边读边查,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读边批的习惯。

低、中、高各年级具体要求序列如下表:解性阅读方法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

(1)为使学生真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把一些常用的读书符号加以整理、统一,发放给学生,根据要求在课内外运用。

(2)理解性阅读方法指导,包括精读法、略读法和速读法等具体方法。

(3)课外阅读笔记指导。

包括明确做笔记的要求,学会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评价型几种类型的笔记方法。

3、运用阅读策略的指导。

要提高阅读效果,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各种阅读的方法及其程序,更重要的是能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些策略。

其基本程序是:全文通读——理解生字新词、各段落大意、了解全文大意——理解句意与句间关系、理解段意与段间关系、理解全篇结构和主、摘录、记住要点——完全理解文章吗、有什么重要收获和启示、值得思考推敲的地方。

(注:以上流程并没有涵盖所有阅读策略,在阅读时可因文而异进行变式。

)(三)评价阅读过程及效果教师要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和效果质量进行管理、评价。

及时评价、反馈信息,进行调控。

由于课外阅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效果的内隐性等特点,我们把它同平时常规要求和开展活动结合起来,主要评价方式有:1、交流。

(1)信息发布会,每天早读抽出10分钟,同桌相互报告阅读信息,再让两位同学向全班发布信息(按学号轮流)。

这些信息以课外阅读为主,但不局限。

(2)每天由一学生现学(轮流)将好词佳句等抄在教室后面黑板的专栏上,每周由语文课代表抄一首古诗的黑板上,让其他同学摘抄。

(3)每两同一次利用一节活动课,让学生相互交流摘抄阅读笔记,共享阅读成果。

2、检查。

(1)老师(或小助手)两周一次检查读书笔记;期末进行一次阅读笔记展览。

(2)作文教学中的“多篇导一篇”,通过批改作文进行评价、反馈。

3、活动。

(1)每两周一次进行故事、手抄报、词诘(成语)接龙等形式的竞赛活动,对优胜者颁发“读书雏鹰奖章”。

(2)在每一专题性阅读后,选择与该专题内容相符的形式开展活动。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了语文知识、古诗名句、文史自然常识等语言材料,初步具备了快速吞吐信息,查阅资料,收集材料的能力。

小学生课外阅读网络化的教学设计及策略学生课外阅读网络化的背景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和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尤其是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对阅读有浓厚兴趣,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这就是说每个小学生必须每年完成20-2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

这样的阅读量将从2个方面对教育工作提出新的问题:(1)对于一个学习自觉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对于学习自觉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既要保证阅读的质还要保证阅读的量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2)从哪里寻找150万字的阅读材料来保证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

3 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和分析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又是如何呢?我们在全区15所学校3-6年级中,按地区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教育要求不同,挑选21个班级1050名学生,按阅读的类型、阅读的方式、阅读的速度与效果三个方面,对学生经常看的书、看的最多的书、最喜欢看的书;看书的习惯、看书的方式、看书的时间、看书的姿势、书籍的来源;阅读的速度、阅读的数量、阅读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并对学生对有声读物的了解、用计算机看书、和阅读方式改革的变化和接受度进行了调查。

如表1所示。

表1 小学生喜欢的书籍小学生看的最多的书人物科幻童话武侠神话卡通科学知识历史知识自然知识礼仪知识人数35286268122242977235221263百分率3%26%25%12%23%9%69%5%20%6%从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来看,学生的兴趣和喜好是相对平均的,他们喜欢的是科幻、童话、神话类的书籍,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表2所示。

表2 平时经常看的书籍寓言诗歌民间故事小说散文戏曲科普读物游记应用文童话时事新闻笑话人13326425621716256842188 1416%13%2%4%5%21%2%24%8%0.1%18%1%1%但是从目前图书出版方面的情况来看,每年出版的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有多少呢?可以说是少而又少啊,能够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更少了。

从小学生看书的习惯、看书的速度、姿势和看书的时间安排来看,80%以上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具备一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懂的了看书的方法和合理利用时间。

从小学生看书的地点也可以了解到一部分学生由于书籍的原因只能在学校、图书馆和书店来解决自己看书的问题。

如表3所示。

表3 看书的地点看书的习惯看书的时间家940浏览52 放学后189书店10认真仔细256 吃饭前22报亭喜欢的认真看不喜欢随便看132 晚饭中12图书馆30 晚饭后789同学家2边读边想、摘录并写后感610 深夜8学校68 早晨30阅读的速度看书的速度(一学期)看书的姿势1分钟50字573-5本 1 站着 21分钟80字5546-8本 3 躺着1分钟120字3568-10本22 坐着8931分钟150字8310-15本870边走边看231分钟200字20本以上154边听边看132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航行的风,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

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从对小学生读书的效果的调查反馈,充分反映了98%的小学生对读书的目的性比较明确,有良好的学习目标。

如表4所示。

表4 读书的效果1. 增长知识753 72 %2. 提高写作水平85 8 %3. 陶冶情操121 12 %4. 在各种活动中得奖13 1 %5. 使生活更充实80 7.6%6. 无所谓7 0.6%4 小学语文教材体例安排的调查我们还在专家指导下对小学1-6年级的语文教材从体裁的分布、类型的比例、能力的培养、习惯的训练、情感的要求作了细化和量化的,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网络化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5 小学生课外阅读网络化的设计策略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

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网络化。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十分明确地感受到,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根据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把小学生课外阅读和网络相结合,一是解决阅读量,二是解决书籍的来源,三是解决阅读效果和反馈问题。

所谓结合,就是利用网络进行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在线学习,即在教学领域建立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计算机上网,通过网络进行课外阅读的一种学习方式。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就是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小学生课外阅读网络化需要有自己的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由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网上教学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

在小学生课外阅读网络化环境中,汇集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教学资源,形成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教学资源库。

这些教学资源对所有学生都是开放的。

一方面,这些资源可以为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同时使用,没有任何限制;另一方面,所有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资源加入到网络资源库中,让大家共享交流。

新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荀子说得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因此我们把小学生课外阅读网络化设计的总策略定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赏析+品味策略一:着眼于人,通过朗读、诵读、背诵,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感知、感受、感悟、揣摩、思考、体会、领会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思想感情,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策略二:着眼于人的发展,通过阅读、理解、欣赏、表达,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和文化底蕴;策略三:着眼于促进人的发展,通过熏陶、感染,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达到提升道德和人格,从而达到提高人的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