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考汉语言文学经验介绍(本科专业课)By彩笺(一)说明汉语言文学是北京自考的老牌专业了,近年虽然考生人数下降得厉害,也始终还能在众多专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随着成绩刚刚出炉,我的北京汉语言本科考试结束了,除了外文史以外都是一次通过,于是趁新鲜写写经验吧。
我的QQ是331572409,如果加的话一定注明是看到了这篇文章,不过其实也没多少加的必要,因为想说的在这里都说完了。
(ps:千万不要加了以后问我考了多久,后面都写了每门课的考期,也不要问我现在拿没拿到证,这和你自己的考试没有关系。
)这里就写一下北京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的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经验主要是针对突击型应付考试的,基本上考过以后当天晚上就忘了,学不到什么知识,完全为了应试,为了用最少的精力得到60分。
至于公共课的经验,网上随便一搜就无数,就不写了,而且本来这篇文章就是针对专业课的。
(ps:所以千万不要问我为什么没写公共课,更匪夷所思的是还有人因此加了好友骂我,表示“凭啥不写公共课?Cao,爱写不写”,让我对部分自考生的素质感到非常失望。
)在课程经验之前,会简单评价一下目前市面上的练习册及其它资料。
还会介绍一下突击学习的基本套路。
这两方面可能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
最后,还附带了一些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的小常识,包括如何怎么找材料、是否要参加培训之类,和知识无关,但对大家应该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练习册汉语言文学作为老牌专业,且大多数课程全国统考,资料相对丰富。
除了训诂学和汉字学概论是北京自己命题,没有练习题外,其它的课程都是全国统考,多多少少能找到一些练习册和模拟卷。
现在市面上针对汉语言的练习册主要有四种,购买途径都是淘宝。
下面简单评论:1.燕园系列是很早出版的,主要是模拟卷。
由于出版时间早于教材改版,对于本科段而言,模拟卷只有美学、语言学和外国文学史还有参考价值。
2013年又出版了外国文学史、语言学、古文史2、古汉语四门课的同步练习册,没有买过,大概翻了翻觉得还可以,但不如后面要介绍的华试精典系列。
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种名为国试书业的模拟卷,市面上现在也很少见到了,它的内容和燕园系列是一样的,不知道是互为盗版,还是同一家改了名字。
2.自考通系列是最常见的辅导书,包括同步练习册、模拟卷、模拟卷附带的小册子、过关宝典这四种。
同步练习册除了古文选1以外,都是垃圾(这个后面课程介绍里会具体再谈),大家看完课本以后随便翻翻就知道了,这个同步练习不能再烂了,完全是因为市场上同类资料比较缺少,搞出来骗钱的。
模拟卷意义一般,是三种资料的模拟卷中最差的,但对于像古文选1、现文史这样的课程,只有自考通一种练习册,也就没什么可挑的了。
模拟卷附带的小册子比华试精典附带的小册子差太多,但如果某一科没有配套的华试精典的话,也还算不错的选择。
过关宝典的出版日期倒是很新,但可惜只是为了欺骗读者,实际内容还是针对老版的课本,所以虽然都标记着当年出版,但和燕园系列一样,只有外文史、语言学、美学有参考价值。
3.华试精典系列是我想极力推荐的。
汉语言专业的突击学习,有不少的功劳要记在这个练习册上。
其中同步练习只有古文史2,模拟卷市面上只有古汉语(新版)、语言学(新版)、外文史(新版)、古文史2(新版)、古文史1(老版),其余科目的模拟卷在淘宝上能够搜到,但都无货(很多淘宝店家在咨询的时候说有货,发货的时候再给你打电话说不好意思没有了,能不能换一种之类,很闹心)。
模拟卷的质量比燕园系列和自考通系列都要强,而且适合用来进行考前突击的最后一个环节“大题闪回”,比较重要。
其中附带的小册子更是重中之重,凡是有这种配套练习册的科目,我都基本没有看书,直接看和背的小册子,就完全可以了,这在后面还会具体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古文史2的那本同步练习,和古文史2模拟卷中附带的小册子内容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多了一点点习题。
最后还要强调,必须是华试精典的小册子,才有如此威力。
4.还有新出版的华职系列。
这个品牌的特点是刚刚出版,有同步也有试卷,和书籍的版本很契合,但可惜我只有最后一门考试赶上了这个品牌,所以只能简单评论一下。
总的来说这个系列还是非常不错的,可能也是借鉴了市面上已有的各种练习册的内容吧,因为自考的知识点就这么多,题目来来回回变化也不大,会有种互相抄来抄去的感觉。
试卷的话还是挺不错的,中规中矩,小题大题还都不错,里面的小册子和其它练习册中的相比稍显简略。
同步练习的题目比较少,主要是看里面的课前重点部分,虽然并不全面,但最核心的内容也可以借以巩固一遍。
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资料,包括辅导录音、百度文库和北师大辅导班。
辅导录音是很早的了,远远早于课本改版,而且量太大,参考意义有限,汉语言的专业课都是中国字,自己看一看背一背就什么都有了,没必要听慢吞吞的讲课或者录音。
百度文库里有很多资料,但要注意区分资料的制作时间,根据之前的考察,几乎百分之百都是教材改版之前的,而美学等几种没改版的教材,由于纸质的配套练习册比较全,能看完纸质的就很不错了,网上的东西相比之下比较凌乱,也没有经过正式出版过程中的校对,意义也就不大。
但训诂学和汉字学概论这两门课完全没有配套的辅导书,所以只能靠百度文库里仅有的一点资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同时,这两门的百度文库资料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甄别,因为有很多资料不是针对自考,或者不是针对北京的自考。
北师大辅导班是2014年的新生事物,考前每科一天,一科200元。
总的来说意义也有限,因为全国统考课不是北师大出题,他们也只是随便讲讲,收些学费而已。
况且汉语言的考试,要背的东西早就在模拟卷小册子给总结好了,剩下的只是能不能背下来的问题,再去听一遍也没什么用。
不过训诂学和汉字学概论是北师大出题,辅导有较强的针对性,我只听过训诂学的这个辅导录音,还是对考试挺有帮助的,后面还会具体再说。
(三)突击方法目前通过了10门汉语言本科专业课(包括加考),共计大约用了15天,全部一次通过。
虽然分数都不高,但想必大多数人只是奔着60分万岁来的,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突击的套路。
大家也就平常心,随便看看,也不是一定就要模仿,模仿了也不一定就好使,而且这里面肯定也有运气的因素。
之前先分析一下考试本身。
全国统考课都有20-30分的单选,10分的多选,其余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
其中,我把单选归为一类,简答论述和多选归为一类,名词解释归为一类。
单选都是考察单个的知识点,看到了基本就有分数,而且每门课的知识点数量是一定的,所以单选题的得分经过背记和做题,是可以有保证的,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部分,要重点练习,实际上也是唯一要进行练习的部分。
简答论述和多选都是针对有条目、成体系的知识点,准备起来是一致的,而且这种类型的知识点数量更少,也比较清晰,只是能不能背下来的问题。
名词解释在突击备考的时候可以忽略,因为分数不多,但需要准备的量很大,一般采取放弃的办法,而且准备了其它题型之后,多少能答出来一点。
综上,我的方式就是保证单选题的得分,尽力掌握更多的大题,多选和名词解释凭感觉答。
考试时单选要是能答对四分之三,同时大题有一半是之前准备过的,剩下的凭感觉写一写,也就及格了。
突击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六个步骤缺一不可。
为了方便起见,这里以上午的考试为例子,大概介绍一下:第一步:精读小册子。
精读一份材料,华试精典模拟题附带的小册子,或者别的什么你认为不错的知识点总结。
考试总要有基本的知识储备,这就是最基础的一环。
这时还不需要把上面的成条目的东西都背下来,但是也要心里努力地默记,做到很熟悉。
同时对所有上面列出的知识点都有所了解,至少单选题可以保证60%以上的正确率。
这个环节的时间因人而异,因科目而异,就我来说一般是1天或者稍多。
特别要说明的是,除了训诂学和汉字学概论,这种突击不能看书。
要是把书看一遍,至少一星期就过去了,还谈什么突击呢。
第二步:背诵小册子。
不管前面用了多长时间,到了这一步就真正到了开始突击的节奏。
这时一般是考试前夜的晚上7点左右,用大约每页3分钟的时间,把小册子背下来,主要是背那种成条目的大题,针对简答和论述(准备好了这两种题型的话多选自然不在话下),因为针对单选题的大撒网的知识点在第一步已经准备过了。
这时要达到基本看到题目,就能反应出大概的每个条目的关键词,或者至少反应出条目的个数。
这个阶段一方面是起到复习巩固作用,一方面为了第五步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步:挑战单选。
这时应该在夜里11点或者12点左右,完全不是要睡觉的时候。
一般不管哪一种模拟卷,手里至少都会有一本,10套模拟题。
把上面所有的单选全做一遍,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做一下多选,但可能错的会比较多,影响士气。
这算是对单选的强化训练,有错的没关系,记住就好。
最后几套题单选的正确率应该可以达到70%。
第四步:飞速重温。
做完单选,一般是凌晨两点左右。
我一般会睡到5点起来(每次都打算4点起,但是基本没有成功过),起来以后飞快的再以大概每页1-2分钟的速度浏览一遍小册子,让睡眠隔离开的记忆重新连接,迅速的熟悉起来,进入到昨晚的状态。
有可能这一步还没有进行完,便需要出门奔赴考场了,没关系,在路上可以继续进行。
第五步:大题闪回。
一般在进考场前40-45分钟开始,至少对于我而言,这个时间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如果安排合理的话,此时飞速重温环节已经完成,即使还没完成,也必须强行终止。
这时打开手头的那一本模拟卷,同时翻开题目和答案,以极快的速度强记答案里成条目的部分,以及答案和题目的对应关系。
平均下来,就是大约4分钟一套卷。
每套卷包括的简答加论述一般为六个题左右,时间还是很紧的。
不过这时,经过了前面的1、2、4这几个步骤,对于大题的答案肯定都是见过乃至背过的,只是为了在考前最后关头飞快的再熟悉一下,保持一个瞬间记忆而已。
这个环节基本上一直持续到进考场。
第六步:速写。
发下试卷后,最好先不要写名字,也不要按顺序做题,那样的话你脆弱的记忆就直接崩溃了。
先翻到后面的大题,应该会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二都是在刚刚的40分钟内看过的,飞快的把自己背过的大题的每个条目的关键词写在卷子上,一定要快,要简略,或者说,所有大题的关键词必须在2分钟之内写完,一旦超过3分钟,大量的遗忘就会爆发式的出现。
完成这一步之后,再从前往后正常做题。
这样的话,通常选择题还没开始做,你就可以根据大题的情况估计自己能否及格了。
同时,在你还没有出考场的时候,实际上这门课的知识点就已经忘掉了很多,第二天的时候再考同样水平的试卷,就已不可能及格,一周后整门课程的知识就基本上忘光了。
记得快忘得也快,这也算是自然规律吧。
不过只要能在考场上拿到60分,别的都无所谓。
(四)课程介绍0.综述北京自考汉语言本科段主要由10门专业课组成,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文学类:古文史1、古文史2、外文史、现文史、古文选1(加考)(2)语言学类:语言学概论、汉字学概论、古汉语(加考)(3)其他类:美学、训诂学而从备考的角度,文学类的所有课,外加语言学、美学,一共七门,属于一类备考方式,基本上采用前述的经典突击模式,特点是无需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