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桁架拱桥施工组织设计

钢桁架拱桥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则1、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新建xxxx长江大桥G0#墩~S24#墩即里程Dk992+720.140~Dk1001+993.377段的全部桥梁工程(全长9273.237m),包括该区间的京沪铁路客运专线与沪汉蓉铁路以及xx地铁合建区段的铁路桥梁工程、xx铁路客运专线与xx铁路合建区段的铁路桥梁工程以及京沪铁路客运专线铁路桥梁工程。

2、编制依据2.1《新建xxxx长江大桥初步设计文件》、部分施工图及其说明书;2.2标书文件及合同;2.3国家、铁道部颁发的现行桥梁设计、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等:《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98)《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4]157号)2.4施工现场考察及周边环境调查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2.5集团公司现有资源。

3、编制原则3.1响应和遵守业主、监理、设计要求,内容涵盖全部工程。

3.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3.3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人力、材料、机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3.4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颁发的相关设计、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和质量评定及验收标准。

3.5文明施工,严格遵照《xx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组织施工。

3.6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积极应用桥梁建设的先进技术、成果,并针对工程难点组织技术攻关。

3.7强化精品意识,以“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为指导,注重工程质量,铸造精品工程。

4、编制说明4.1 箱梁预制场原投标方案设于本标段浦乌公路以南约360m处,即Dk993+910~Dk994+390,此处为良田。

为节约耕地,减少占用农田,经过方案初步比选,拟将梁场设置在京沪客运专线G0桥台以北西侧,里程Dk991+643~Dk992+073的山坡丘岭地。

该方案正在细化,将另行专项申报。

4.2 钢梁架设方案因正式设计尚未出图,方案未最终确定,待方案确定后,另行专项申报。

第二章工程概况1、桥式布置1.1 北岸引桥全长5599.237m:24×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高旺高架桥)+40m+2×44m+40m四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浦乌公路立交桥)+84×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北岸河漫滩地带)+58×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北岸河漫滩地带)。

1.2 合建区段全长:3674m。

1.3 北岸合建区段(1202.4m)44m+68m+44m三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北岸大堤)+32×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北岸边孔浅滩区)。

1.4水域合建区段主桥(1615.0m)2联2×84m钢桁连续梁(北岸边孔浅水区) +(108+192+336+336+192+108)m 连续钢桁拱桥。

1.5南岸合建区段(全长856.6m)(37+60+37)m 三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南大堤)+ 32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37+60+37)m 三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电力公司箱涵)+17×32m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主桥桥跨布置示意如下图:013456789102图2.1 主桥桥跨布置图2、桥梁结构2.1主桥主桥上部桥跨为(108+192+336+336+192+108)m 六跨连续钢桁梁拱桥,位于京沪高速客运专线与沪汉蓉铁路合建区段,采用三片主桁,桁宽2×15.0m ,桥面为纵横梁体系、钢筋混凝土结合梁道床板道碴桥面,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下游侧,沪汉蓉铁路位于上游侧。

南京地铁荷载较轻,分列于主桁两侧,明桥面布置。

横断面图见图2.2。

图2.2桥梁横断面布置图三个主墩采用12.0×40.0m 的圆端形空心墩,单箱双室截面;主墩基础采用46根Φ2.8m 的钻孔桩基础,桩长107~112m 左右;圆端形高桩承台平面尺寸为34×76m ,承台顶面高程-7.0m ,厚4.0m 。

主桥浅水区4孔84m跨连续钢桁梁结构布置与主桥边跨相同,下部结构采用φ2.5m钻孔桩基础,双幅矩形空心墩身。

2.2南引桥南岸引桥均位于京沪客运专线与沪汉蓉铁路合建区段,除南岸大堤与斜交跨越电力公司排水箱涵采用37+60+37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外,其余区段共采用18孔32.7 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基础均采用φ2.0m钻孔桩,双幅桥墩基础合建,空心截面墩身,双幅桥梁墩柱在墩顶均以横梁连接。

2.3北岸引桥北岸跨堤方案位于京沪客运专线与沪汉蓉铁路合建区段,采用分幅布置的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基础均采用φ2.0m钻孔桩,双幅桥墩基础合建,空心截面墩身,两幅桥梁墩柱在墩顶均以横梁连接。

北岸边滩32孔32.7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分幅布置,下部结构采用φ2.0m 钻孔桩基础,双幅矩形空心墩身。

北岸引桥位于京沪高速专线上,除跨越浦乌公路区段采用40+2x44+4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外,上部结构均采用标准的32.7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下部结构采用矩形截面墩身,基础分别采用φ1.5m、φ1.2m钻孔桩,由于高速铁路工后沉降控制,桩基均嵌入风化基岩一定深度。

3、桥址环境3.1地理位置新建桥址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大胜关河段,距既有南京长江大桥上游约20公里,距已建成南京三桥上游1.55公里,到长江入海口约350公里。

3.2自然条件⑴气象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带,具有过渡性、季风性、湿润性的特点。

春季以风和日丽天气为主,6月前后为一年一度的梅雨季节,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汛期暴雨主要由梅雨和台风形成,雨量集中发生在6~9月,秋季秋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①气温表2.1 各月最高、最低、平均气温表(单位:℃)注:多年平均气温15.4℃②降水量年最大:1825.8mm(1991年);年最小:534.6mm(1978年)年平均:903.2mm月最大:618.8mm(1931.7)日最大:198.5mm(1931.7.24)年平均雨日118.8天③风况主导风向夏半年为西南风,冬半年为东北风,台风影响集中在5~11月。

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25.0m/s(1974.6.17),历年极大瞬时风速38.8m/s(1974.6.17)。

④其它相对湿度一月份平均为73.7%,七月份平均为81.1%,年平均77.0%。

年最多有雾日69天,年最少为12天,年平均27.3天。

年最大积雪厚度为51cm(1955.1.1),最大冻土深度为9cm。

⑵水文①潮汐:桥址河段处于感潮区内,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潮,潮差较小,水流基本为单向流,河床演变即造床作用主要受上游径流控制,平均涨潮时间为 3.9小时左右,平均落潮时间为8.5小时左右。

②潮位:最高潮位+8.31m,最低潮位-0.37m,汛期最大潮差1.27m,枯季最大潮差1.56m。

③流速:长江流域以雨洪径流为主,每年5~10月为汛期,11月~翌年4月为枯水期,洪峰多出现在6~8月,1月或2月水位最低,设计洪水时主流表面最大流速为2.28m/s。

④水位:主墩所在的大胜关百年一遇洪水位为+8.65m,二十年一遇洪水位+7.99m。

大胜关站分期各频率日平均最高水位成果见大胜关站分期各频率日平均最高水位成果表(黄海高程)。

表2.2 南京下关潮位站各时段最高潮位频率成果表(黄海高程单位:m)⑶地质桥址区属下扬子地层区,宁镇—江浦地层小区。

第四系覆盖层为全新统、上更新统粘性土及砂类土组成;基岩以白垩系上统浦口组泥岩、砂岩为主,局部出露侏罗系龙王山组安山岩及中下统象山群组砂岩,二者为不整合接触。

⑷航道及航运桥区航道航行于基面下4.5m水深的水域宽度保持在1100m以上,航行基面下6.0m水深的水域宽度一般在900m左右,通航条件较好,枯水期10m等深线也有700m~800m,航道等级为I级,全年可通航江轮及2~3百吨级船队,并利用自然水深通航5000吨级海轮。

桥址处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8.78m(黄海高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0.22m,桥梁通航净空高度不低于24m,通航净空宽度、单孔单向不小于280m,单孔双向不小于490m。

⑸水利防洪桥址河段两岸防洪大堤顶高在10.4m左右,北岸大堤距0m岸线距离约592m 左右,大堤前方筑有子堤,高程在7.5m左右,大堤与子堤之间为水产养殖场,子堤至水边之间为芦苇滩地,南岸大堤距0m岸线距离约150m左右,滩地较为狭窄。

桥位江段两岸堤圩等级均为2级,近期防御洪水标准为50~80年一遇,远期防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

南京市堤防属于一类堤防,目前桥址附近的堤防均已达到防洪标准。

⑹地震根据本桥《工程场区地震危险性评价报告》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场址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如下表:表2.3 场址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4、主要技术标准4.1京沪铁路客运专线京沪铁路客运专线按照《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所确定的总体设计原则与技术要求,高速正线主要技术标准见表2.4。

表2.4 京沪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4.2沪汉蓉铁路沪汉蓉铁路按照I级干线铁路标准,同时也开行城际快速客运列车,主要技术标准见表2.5。

表2.5 沪汉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4.3南京市地铁桥面两侧预留南京市地铁过江通道,远景规划中,相关参数见表2.6。

表2.6 南京地铁主要技术标准5、通航标准5.1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8.78m最低通航水位:+0.22m5.2主航道通航净空尺度航道等级I(1),单孔单向通航净宽不小于280m,单孔双向通航净宽不小于490m。

净高:最高通航水位以上不小于24m。

6、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6.1主要桥梁工程项目(如下表2.7):6.2主要桥梁工程数量(如下表2.8)7、工程特点、难点及重点7.1主要工程特点⑴设计速度高本桥京沪高速铁路设计速度目标值300km/h,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⑵设计荷载重主桥恒载约92t/m,设计活载为六线轨道交通,是目前世界上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桥梁。

⑶主桥跨度大主桥最大跨度为336m,是目前国际上设计时速300km级别中最大跨度的高速铁路桥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