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于平遥古城与丽江古城的对比与分析

对于平遥古城与丽江古城的对比与分析

对于平遥古城与丽江古城的对比与分析摘要: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分别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南边陲,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歙县古城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两城均在1997年12月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两座古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已愈十五年,其为遗产所在地带来的经济、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遗产所在地政府对于遗产保护的措施与成效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本文将从古城特点、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等多方面来进行对比及分析这两座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世遗古城。

关键词: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特点,经济发展,现状1 引言山西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的文化名城。

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典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2。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

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脚下,已有近千年历史。

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

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

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3。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

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

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1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将云南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将山西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平遥古城的评价。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丽江古城的评价。

25000余人。

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是以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多元融合的文化为特点,以平民化、世俗化的百姓古雅民居为主体的“建筑群”类型世界文化遗产。

2 古城特点2.1 围城之法中原建城风格的一大准则与风格便是“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4”,但是丽江古城与平遥古城均没有采取这一死板的建城准则,而是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围城体系。

2.1.1 龟定平遥平遥古城的一大成就与特色便是其周长逾六公里的巨大城墙。

全城只设有六座城门南有迎薰门,北有拱极门,上东门太和,下东门亲翰,上西门永定,下西门凤仪。

形似一只向南而卧的巨龟的首位及四肢。

城池南门为龟首,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

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

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

结合中国古代太极学说以及古代建筑学修建起来的平遥古城城墙,镇守着一方城池的安宁。

2.1.2 丽江无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

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

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以自然为屏障,用山川河流来拱卫古城。

2.2 民居风格由于围城上的区别以及古城整体设计思想上的不同,再加上地域气候上的巨大差异,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在民居分布和规划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2.2.1 方正四合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以城中心古市楼为结点,形成,东西贯穿,南北错开5的双土字结构。

平遥古城院落之间小巷蜿蜒,民居紧凑,除了四条大街、八条小街外基本上都只适合人行。

平遥古城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大家4出自《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5五行学说中,南属火,北属水,水火不容,所以南北城门无法正对,于是南大街北大街错开修建。

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

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平遥民居大多为单坡内向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

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

2.2.2 天人合一丽江古城的核心位置是四方街,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

丽江古城街道四通八达,开放性强,却又不失防御性,体现了古时丽江统治者6在拱卫一方的同时又不忘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思想。

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结合了汉族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传统,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依托三山而建,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

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

3 经济地位平遥古城与丽江古城自古就是商业发达地区,其在中国金融贸易历史上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到了现代,特别是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两城传统的银行金融和商业贸易龙头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相比之下,两城在旅游经济上发展卓著,已经成为大量海内外游人来到中国的首选旅游地点之一。

3.1 汇通天下平遥古城在19世纪的中后期,是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票号总部所在地和金融业总部所在地和金融业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地方。

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

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便应运而生。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在平遥西大街,在西裕成颜料铺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日升昌”票号。

三年之后,在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省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6丽江鼎盛时期为木府土司统治,有人评价:“木府是凝固的丽江古乐,是当代的创世史诗。

”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二十二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曾经操纵和控制了中国的近代金融业。

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3.2 茶马重镇茶马古道7是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易武、普洱市,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而丽江就是茶马古道上独具优势的货物中转集散地以及人员马匹修正的重要驿站。

丽江在中国西南的货物贸易以及与南亚东南亚的货物贸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再加上气候适宜,明清时期甚至民国时期,丽江的边境贸易发达程度逐渐达到顶峰。

3.3 国家景区如今的平遥古城,是国家级AAAA景区,而丽江古城是国家级AAAAA景区。

平遥古城距离平遥火车站仅仅300米的距离,在太原市和平遥县之间往返的汽车班车也是非常频繁,丽江则有丽江火车站以及丽江机场。

交通上的发达便利使得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得以方便快捷的到达这两座古城,两座古城的旅游发展将在第4章节中具体论述。

4 现状分析4.1 严重商业化现在的平遥古城,除了城墙、两座古寺、县衙、主要票号单独收费外,还有大量的民居已经开始提供住宿服务,除了明清一条街拥挤的商铺,各个小巷子中也可以看到各种售卖土特产的当地或者非当地居民。

商业用地正在严重的侵蚀着平遥古城原本的古老传统民居,即使很多店铺是在老民居基础上进行的改造,但是上千年的雕梁画栋已经破坏便难以再次复原。

而丽江古城,现在除了他的民族风貌和民居,更多的人是为了去寻求所谓的浪漫与休闲,丽江的古建很多已经被改造被酒吧和小旅馆,为游人提供各种娱乐方式。

而现代娱乐方式的侵入,会弱化丽江古城的文化氛围,打破丽江本身应该拥有的淳朴与宁静。

游人在丽江,越来越少地聆听纳西古乐,越来越多的流连酒吧夜店。

游人在平遥,7此处茶马古道指的是滇藏茶马古道。

中国历史上还有陕甘茶马古道和川藏茶马古道两条茶马古道存在,但这两条道路主要完成国内货物贸易,在边境贸易上涉足较少。

越来越多地赏玩土特产,越来越少地聆听晋商传奇的故事。

4.2 游人超负荷每年各有至少两千万人蜂拥至两大古城,由于平遥古城只有六个城门,大部分街道比较狭窄,无法承受大量游客通过,即使是四大街,在游客高峰时期也是极度拥挤。

再加上平遥古城内并没有禁止机动车通行,这使得本身拥挤的街道更容易出现堵塞。

再者,平遥古城路面大部分还是老旧城砖,大量游客经过会破坏路面,而路基的损坏也会间接影响到老建筑的地基。

而丽江古城虽然没有城墙,而且街道开阔,但是由于游人素质和多方面原因,本身应该安静朴素的街道却过于嘈杂,城内水道中也有游客丢弃的垃圾,而且相对于平遥古城的地理位置,位于玉龙雪山山脚的丽江,自然环境更容易遭到破坏,丽江古城本身就是一座依附于山水草木的城池,如果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丽江古城也必将受到牵连。

5 结论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都有着曾经极度灿烂的文化历史,不管是在城池规划、建筑风格、文化历史、民族风貌、商贸金融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但是在旅游成风的今天,游人的外来气息不断稀释这古城中纯正的古朴风貌,有些东西、有些历史、有些传奇是不能够与时俱进的,他们的辉煌必须与他们的历史传奇同在。

没有历史文化精神的古城,没有古朴古风古色古香的古城只能看成是没有灵魂的砖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