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菠萝罐头的制作
实验目的:
1.了解糖水菠萝罐头的制作工艺流程;
2.掌握糖水菠萝罐头的实验室制作方法;
3.加深理解罐藏原理。
罐头是根据无菌原理进行加工的。
罐内做成密封、真空、无菌(商业无菌)的状态,因而能较长期地保藏食品,并较好地保存其营养价值。
根据食品的pH值不同,可分为酸性和低酸性罐头食品。
一般以pH4.6 为分界,pH<4.6为酸性,采用常压杀菌(巴氏杀菌)法;pH≥4.6为低酸性,采用高压杀菌法。
菠萝属于酸性罐头,采用常压杀菌。
一、实验材料及工具
1.原材料:新鲜菠萝。
要求果实新鲜,不得有病虫害及机械损伤,果实成熟度为80%~90%、果肉中可溶固形物不低于10%;市售一级白砂糖,食用级柠檬酸,pH试纸。
2.实验器具:水果刀、三角刀、手持折光仪等、温度计、杀菌锅、手动半自动封罐机、其他常见实验室用具。
二、实验方法
第一部分:不同密封温度对罐头真空度的影响
1、取25、50、75、100℃的水,装入金属罐内,留顶隙为3mm,封盖,用金属封盖机
迅速密封。
2、在沸水加热15min,迅速冷却。
3、测定真空度,记录读数。
第二部分::菠萝罐头的制作
1.工艺流程:
糖液制备
↓
选果(原料称重)→去皮去眼(原料称重)→切片漂洗→装罐→排气→封罐→杀菌→冷却→检验→成品
↑
空罐消毒
2.操作要点:
a. 原料处理:
a1. 选果:采用80~90%成熟度的菠萝。
成熟度是决定菠萝罐头品质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
成熟度过低,果肉颜色过白,酸味重;过熟,则有酒味。
品种选择果眼浅,色泽金黄者为佳。
“无刺卡因”是优良的罐藏品种。
选择成熟度适当,果实新鲜饱满,发育正常,没有机械伤和腐烂现象的原料。
a2. 切端去皮:用刀将果实两端垂直于轴线切下,削去外皮,削皮时应将青皮削干净。
a3. 去果眼:用三角刀沿果目螺旋方向挖除果目,要求沟纹呈螺旋状,切口深浅以正好能挖净果目为适宜。
a4. 漂洗、切片:经雕目后的果实用小刀削除残留表皮及雕目残芽,清洗一遍后置于砧板上,漂洗是为了除去切片时产生的一些细碎片,保证产品的感观质量。
用刀将果六等份纵向切开,去除果芯,果肉切成厚度约为1.5cm的扇形块,要求切面光滑,厚度一致。
测定果肉的TSS%。
b.空罐准备:
空罐及罐盖消毒:将空罐用清水清洗后在沸水中消毒5min。
罐盖用清水清洗后用沸水浸泡片刻,以免密封胶圈脱落。
c. 填充液配制:
糖水配制:根据果肉的固形物含量,按开罐后糖液浓度15%,每罐净重360g(其中果肉200g),计算所需要配制的糖水浓度。
计算公式如下:
Y=(W3Z-W1X)/W2
式中Y——需配制的糖液浓度(%);
W1——每罐装入果肉重(g);
W2——每罐注入糖液重(g);
W3——每罐净重(g);
X——装罐时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Z——要求开罐时的糖液浓度(14%)。
称取白砂糖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加入0.1%的柠檬酸,使糖液pH为4.0左右,过滤,煮沸备用。
d. 装罐:
选择片形完整、色泽一致、无伤疤、斑点等缺陷的扇形片分别装罐,要求果肉排列整齐。
每罐果肉装入量为约200g,然后将热糖液注入罐内(约160g糖液),理论上应留一定的顶隙,实际生产时,一般采用注入糖液,留3mm顶隙。
e.排气:
将已经装好的罐头加入沸水中,加热至罐中心温度至80~85℃,取出后进行封罐;
f.密封:
排气后立刻封罐。
用金属罐封罐机进行二重卷边密封。
g.杀菌:
封罐后,应迅速进行杀菌,以防止罐头初温降低,影响杀菌效果。
一般采用常压沸水杀菌,将密封后的罐头放入煮沸的杀菌锅内,加热至93~100℃,保持15min。
h.冷却:
杀菌结束后取出罐头用流动水冷却至40℃,罐身水分因罐内余热蒸发而自干,防止生锈。
做好标记并装于塑料蓝筐中贮藏。
i.检验:
一周后,观察有无胀罐。
检查真空度。
有敲打法和真空表测定法。
三、实验数据记录
新鲜原料重(g)
去皮、去芯后原料重(g)
原料利用率(%)
果肉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需配置的糖液浓度(%) 计算公式:
实罐数量、外观
一周后:有无胀罐
真空度
开罐后感官质量
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其他
四、实验报告内容
1、作出真空度与密封温度的关系图,分析不同密封温度对罐头真空度的影响。
2、整理或测定菠萝罐头制作的数据,包括:
新鲜原料重:
去皮、去芯后原料重:
糖液浓度:
pH值:
成品数量:
检查结果:
3.结合实验和课堂讲授内容,回答下述问题:
1)影响罐头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2)罐头杀菌温度和时间的选择依据是什么(巴氏杀菌与高压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