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前进高级经济师辅导教材资料整理中册宏观经济剖析
潘前进高级经济师辅导教材资料整理(中册)宏观经济
第一章宏观经济调控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P3
①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P6
①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协调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进步为杠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合理的制度政策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为保障)
第三节宏观经济调控P9
①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指标;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②总供给与总需求
③政府经济管理智能
④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体系;宏观经济目标的内在矛盾)
⑤宏观调控体系
(调控手段;调控方式)
第四节国民经济预警P15
①国民经济预警的基本内容
(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
②预警定量分析系统的功能、建立程序
(预警系统的功能; 预警系统建立的程序)
③国民经济预警方法简介
(综合指数预警方法;综合指数评分法;计量经济模型方法)
第五节国民经济规划P20
①计划与规划
②国民经济规划体系
(按规划涉及的社会领域分;按规划涉及的对象分;按照规划主体的不同分)
③国民经济规划指标体系
(指标的意义;指标的特点;指标的内容)
④国民经济规划方法(预测方法;编制方法;计划实施方法;结果评价方法)
⑤国民经济规划管理过程(前期研究;规划草案的编制;规划方案的审核与调整;规划的公布实施;规划实施中的检查监督与考核;规划后评价)
第六节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P30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统筹城乡发展
(3)统筹区域发展
(4)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5)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7)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8)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9)可持续发展战略
(10)加快城镇化进程
(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发展;发展小城镇;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11)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加大对西部地
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1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原则;国家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出台的优惠政策)
(13)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4)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15)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16)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17)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
(18)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加快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9)扩大内需方针
(20)完善宏观调控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21)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政府投资体制;加强和改进投资的宏观调控)
(22)完善财税体制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23)深化金融改革
(加快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24)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
(25)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扩大就业
(扩大就业是中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苦的任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6)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七节经济增长P54
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②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劳动的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效率)
③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两因素分解法;三因素分解法)
④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转变)
⑤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中国的经济波动)
第八节循环经济P58
第二章资本积累、循环和周转
第一节资本积累P61
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②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的有机构成;相对过剩人口)
③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作用和趋势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二节资本循环P67
①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循环)
②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③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
第三节资本周转P70
①资本的周转时间、周转次数和周转速度
②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③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④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P74
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②资本的本质
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
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结构P75
①财政收入的分类
(按财政收入的组织形式分类;按预算收入的性质分类;按预算的级次分类;按收入来源的经济部门分类;按收入的所有制构成分类)
②中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
(中国财政收入的项目构成;中国财政的预算外收入)
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P78
①财政收入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价格变动;税收管理水平和税收政策)
②中国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衡量中国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第四章财政支出概述
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与结构P84
①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性质分类;按政府职能分类;按财政支出项目与资本投资的关系分类;按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
②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P86
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社会性因素)
②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政府活动扩张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论;管理行为增长论)
③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财政支出效益分析P91
①财政支出效益的含义
②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
第五章政府预算
第一节政府预算的原则与分类P94
①政府预算的原则
(预算的公开性、预算的可靠性、预算的完整性、预算的统一性、预算的年度性、预算的法制性)
②政府预算的体系与程序
(以预算的形式差别为依据能够将政府预算划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按照预算编制方法的不同能够将预算分为绩效预算计划项目预算和零基预算;根据预算支出分类是按功能汇总还是按部门汇总能够分为功能预算和部门预算)
第二节政府预算的体系与程序P98
①政府预算体系
②政府预算的程序
(预算的编制;预算的审批;预算的执行)
③决算
第三节中国政府的预算改革P102
①中国政府预算的现状
(当前实行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组成的复式预算;现行政府预算收支的分类;现行预算的编制方法;现行预算收入的国库管理)
②中国政府预算改革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