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中医儿科学发展至宋代已经形成?2.明清时期中医儿科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试述钱乙、万全、陈复正对中医儿科学的主要贡献。
4.试说出历代重要儿科著作及其作者。
5.小儿年龄分几期?具体时间怎样划分?各期有什么特点?6.小儿年龄分几期?具体时间怎样划分?各期有什么特点?7.测量小儿体重、身长有何临床意义?如何计算?8.小儿前囟门何时闭合?检查囟门有何意义?9.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有哪些因素?10.试述小儿动作及语言发育的一般规律。
11.简述小儿“变蒸”的含义。
12.如何理解小儿的生理、病理、病因特点?13.如何理解“稚阴稚阳”与“纯阳”学说?14.为什么说在儿科四诊中要特别重视望诊?15.儿科望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6.看指纹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如何?17.儿科闻诊有哪些主要内容?18.儿科问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小儿个人史包括哪些内容?19.小儿脉诊的方法如何?其主要脉象有哪些?有何临床意义?20.儿科治疗原则和用药特点如何?21.儿科内治用药剂量应如何掌握?22.儿科常用的内治法有哪些?它们各自主要用于哪些病症?23.试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谈谈在运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通腑泻下、利水消肿等法则时,各注意什么问题?24.试述熏洗法、热熨法、敷贴法的操作方法及其适应症?25.试述小儿捏脊疗法、刺四缝疗法的操作步骤及其适应症?26.母乳喂养的优点有哪些?27.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有哪些?28.牛奶与人奶营养成分的差别有哪些?29.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什麽?30.小儿感冒为什么多见夹痰、夹滞、夹惊?31.分述小儿感冒各型辨证、治法、方药32.分述小儿乳蛾各型辨证、治法、方药33.分述小儿咳嗽各型辨证、治法、方药34.肺炎喘嗽的病理关键和病理产物是什么?35.肺炎喘嗽有哪些变证,证治方药如何?36.试述风热闭肺、痰热闭肺的证治方药?37.小儿哮喘是怎样形成的?38.肺炎喘嗽与哮喘的鉴别要点是什么?39.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的辨证论治要点各是什么?40.小儿鹅口疮的病因病机有哪些?41.鹅口疮的诊断要点?42.鹅口疮辨证分哪几个证型,其证候、治法、方药如何?43.小儿口疮的病因病机有哪些?44.口疮的诊断要点?45.口疮辨证分哪几个证型,其证候、治法、方药如何?46.形成呕吐的病因有哪些,主要病机是什么?47.试述呕吐的辨证论治。
48.形成腹痛的病因有哪些,主要病机是什么?49.试述腹痛的辨证论治。
50.试述泄泻的病因病机?51.试述泄泻的辨证要点?52.试述泄泻常证的证型、治则、方药?53.婴幼儿腹泻的补液原则?54.试述厌食的病因病机?55.试述厌食的证型、治则、方药?56.试述积滞的病因病机?57.试述积滞的证型、治则、方药?58.如何理解“疳的含义”,怎样区别疳气、疳积及干疳?59.形成疳证的病因有哪些,主要病机是什么?60.积滞和疳证的关系如何?61.试述疳证的诊断营养不良的分度。
62.疳证常见的兼证有哪些,治法及方药如何?63.试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64.试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调护。
6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如何分期,各期主要临床表现如何?66.试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
67.何谓汗证?68.如何诊断汗证?69.中医是如何治疗汗证的?70.如何诊断病毒性心肌炎?71.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是什么?主要的病理产物和病理变化是什么?72.简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要点。
73.简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型、治法、方药。
74.心源性休克的抢救原则。
75.如何辨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虚实?7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见的病因是什么?其病机和转归如何?77.血热证与虚证在证治上有何不同?78.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过程中,如何掌握止血与活血?79.如何辨别过敏性紫癜之虚实?80.过敏性紫癜常见的病因是什么?其病机和转归如何?81.血热证与虚证在证治上有何不同?82.在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过程中,如何掌握止血与活血?83.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病因病机是什么?84.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各型症候、治则、方药?85.多发性抽搐症的病因病机是什么?86.多发性抽搐症的各型症候、治则、方药?87.急惊风的辩证要点是什麽?88.急惊风辨证分哪几个证型,其症候、治法、方药各是什麽?89.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如何鉴别?90.小儿惊厥的西医处理原则?91.临床上遇到惊厥,你会考虑到哪些疾病?92.小儿癫痫的病因病机有哪些?93.癫痫的诊断要点,抗EP药物的应用原则是什么??94.癫痫辨证分哪几个证型,其证候、治法、方药如何?95.何谓癫痫的持续状态?96.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如何?97.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是什么?98.肾病综合征辨证分哪几个证型,其证候、治法、方药是什么?99.肾病综合征的合并症有哪些,如何诊断?100.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如何?10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要点是什么?102.急性肾小球肾炎辨证分哪几个证型,其证候、治法、方药是什么?10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合并症有哪些,如何诊断?104.小儿尿频的病因、病机如何?105.小儿尿频的辨证论治有哪些类型?其证、治、方药各是什么?106.小儿尿频的辨证论治有哪些规律?107.小儿遗尿的病因、病机如何?108.肾气不足与脾肺气虚之遗尿在证治上有何不同?109.遗尿的预防与护理如何?110.五迟、五软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111.五软、五迟如何诊断。
五迟、五软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12.五迟、五软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
113.五迟、五软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14.性早熟辨证分哪几个证型,其症候、治法、方药各是什麽?115.性早熟的病因病机是什麽?116.真性性早熟与假性性早熟如何鉴别?117.试述麻诊逆证发生的病因病机 ?118.麻疹顺症的临床特点有哪些?119.麻疹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20.麻疹如何预防护理?121.试述幼儿急疹的主要病因病机?122.幼儿急疹如何进行诊断?123.试述几种常见出疹性疾病如何鉴别?124.幼儿急疹的辨证治疗特点是什么?125.试述风疹的主要病因病机?126.风疹如何进行诊断?127.试述风疹的证型、治则、方药。
128.风疹应与那些疾病鉴别,如何鉴别?129.水痘的发病特点及皮疹特征是什么?130.水痘分几证,其证候、治法和主方分别是什么?131.试述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因病机?132.手足口病如何进行诊断?133.试述手足口病的证型、治则、方药。
134.手足口病的辨证治疗特点是什么?135.试述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病因病机?136.流行性腮腺炎如何进行诊断?137.试述流行性腮腺炎的证型、治则、方药。
138.流行性腮腺炎的辨证治疗特点是什么?139.乙脑的临床表现如何?140.乙脑的辨证论治有哪些类型?其证、治、方、药各是什么?141.乙脑与中毒性痢疾如何鉴别?142.如何理解“温病下不嫌早”?其在乙脑治疗中有何意义??143.暑瘟、暑风、暑痉、暑厥是不同的疾病吗?144.试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因病机?14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何进行诊断?146.试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证型、治则、方药。
14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辨证治疗特点是什么?148.试述百日咳的主要病因病机?149.百日咳如何进行诊断?150.试述百日咳的证型、治则、方药。
151.百日咳的辨证治疗特点是什么?152.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如何?153.猩红热的辨证论治有哪些类型?其证、治、方药各是什么?154.蛔虫病的临床特点是什么?155.蛔虫病病因病机如何?156.蛔虫病的治疗如何?157.蛲虫病的临床特点是什么?158.蛲虫病病因病机如何?159.蛲虫病的治疗如何?160.绦虫病的临床特点是什么?161.绦虫病病因病机如何?162.绦虫病的治疗如何?163.胎怯的临床特点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胎怯?164.胎怯病因病机如何?165.胎怯的证治方药如何?166.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点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新生儿硬肿症?167.新生儿硬肿症病因病机如何?168.新生儿硬肿症的证治方药如何?169.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怎样区别?170.胎黄发生的病因和病机是什么?171.胎黄辨证论治的特点是什么?简述其证型、治法、方药。
172.何谓脐部疾病(脐湿、脐疮、脐血、脐突)?173.如何诊断脐部疾病(脐湿、脐疮、脐血、脐突)?174.中医是如何治疗脐部疾病(脐湿、脐疮、脐血、脐突)的?175.脐部疾病如何预防?176.何谓夏季热?177.如何诊断夏季热?178.中医是如何治疗夏季热的?179.夏季热如何预防?180.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是什么?181.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的辨证分型、证、治、方、药各是什么?182.何谓奶癣?183.如何诊断奶癣?184.中医是如何治疗奶癣的?(一)萌芽时期(远古-南北朝)人类早期的年龄约18岁,因此应该属于儿科范畴。
有资料证据是甲骨文中记载,如龋、蛊。
《史记》中记载的最早的儿科医生是扁鹊。
最早的儿科医案由西汉名医淳于意记载。
此期尚未形成专业。
但已有书籍记载儿科疾病等。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时期(隋朝~宋代)巢元方,不可过暖,数见风日,当节适乳哺。
“三分饥和寒”。
第一部中医儿科专著:《颅囟经》提出体属“纯阳”观点。
北宋年间的钱乙,后人称“儿科之圣”,弟子阎季忠编写成《小儿药证直决》。
其学术思想有:①首创五脏辨证,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观点,根据五脏特点创泻白散、导赤散、六味地黄丸。
(肾气丸的组成,与地黄丸先后)②将小儿的体质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③对小儿四大症(具体指什么,痧、痘、惊、疳)有了详细的记载。
如提出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急惊风用凉泻、慢惊风用温补。
疳皆脾胃病等。
④总结出面部望诊的经验。
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为心,鼻为脾,颏为肾。
北宋董汲所著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第一部论述小儿痘疹的专书。
寒凉派的代表。
陈文中是温补派的代表,善用温补扶正,著有《小儿痘疹方论》。
其余还有《幼幼新书》、《小儿卫生总微方论》等。
(三)发展时期(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金元四大家,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明代的万全《育婴秘诀》、《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痘疹心法》、《片玉痘疹》。
学术思想:①提出育婴四法;育(生育)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原样),蓐(临产)养以防其变,鞠养(抚育的意思)以慎其疾。
②三有余四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五脏之中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肺常不足”的观点。
③治疗疾病有重保护胃气;④首次提出急惊风的成痫、成瘫、失窨的后遗症。
张景岳,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脏器轻灵、随拨随应”陈飞霞(复正)《幼幼集成》对指纹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