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原理实验1要求 (2)

城市规划原理实验1要求 (2)

实验一:城市经济区划分
1、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掌握基于费用加权距离的可达性分析方法和基于作用模型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分析方法,熟悉这些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经济区划分领域的具体应用,并能够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其他相关领域的分析,例如使用可达性分析进行公共服务空间布局、资源的合同分配研究等,使用相互作用模型进行城市之间联系的测度与腹地的划分等。

2、实验内容:(1)可达性分析;(2)城镇之间联系强度评价;(3)研究区域经济区划分。

3、实验步骤:(1)建立成本距离分析的源文件
1.新建文件夹名“城规”,将老师提供的材料剪切至其中。

打开ARC MAP,点击数据加载按钮,将gaosu,guodao,shengdao,xiandao,road,tielu等要素图层加载进ARC MAP。

分别打开这6个图层中的属性表,在表格选项中选择添加字段,新建字段cost,再选中cost右
击出现字段计算器,分别赋值。

再进行缓冲区分析,点击
,--,输入选择以上要素,并输出至“城规”文件夹中,分别命名为各要素名称加缓冲,注意缓冲区距离除以2。

(2)建立成本面文件:将每个要素面转栅格:点击- -
-
镶嵌至新栅格: - -
-像元大小:10 波段数:1,点击确定。

同理加载riverline,riverpoly。

其中,将riverline先建立缓冲区距离20,方法同上。

再加
载shanghang---在此之前,点击自定义-扩展模
块,勾选所有再关闭。

-
(4)可达性结果重分类
出:坡度cy保存。

(5)使用采样命令提取累计成本
重采样:数据管理-栅格处理-重采样,像元大小10*10,输出Resample
--
输入shanghang,将矩形大小改为5,5,统计类型RANGE,将其保存为起伏。

四个图层完后,选择数据,栅格,数据集,将河流,起伏,坡度三个栅格镶嵌至新栅格,且为运算符最大,后将新栅格与道路总成本镶
嵌,运算符最小。

--
chengzhengpoint-右键-连接-某一表的属
性-共同信息:选择cx3,NO打开属
性表,点击选择表格,选择导出,将文件类型改为Database,保存。

打开Excel,将其拖拽至其中,在Excel中完成制作。

(6)基于相互作用模型计算研究区域与其他乡镇的相互作用强度
公式为G=M1M2/D^2.注意:M1,M2为联系强度,D^2为成本。

Timemin=kcdaxing/1000
(7)计算城镇之间两两联系强度矩阵 (8)对研究区域经济区进行划分
(2)绘制该镇用地现状图,并符合国家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4、主要仪器设备: arcmap10.1、某城镇dem 影像图、某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矢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