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四《虞美人》马相梅PPT课件 苏教一等奖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高中语文必修四《虞美人》马相梅PPT课件 苏教一等奖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 李煜生在帝王之家,濡染了世界的种种骄奢糜华, 使他在人生得意的青春年华,发出了“寻春须是先 春早,看花莫待花知老”的感慨。于是他坐拥佳人, 疏于治国。然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宋朝 的铁骑终踏破了他的美梦。归为臣虏,朝夕以泪洗 面。曾经俊雅飘逸,风流倜傥的南唐后主,进入了 人生最暗淡的时光。从一代帝王沦为臣虏。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 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 粹的眼泪。’’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 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 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 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 体指什么?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 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 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 安全感的需要。
记住这句话吧
❖ 我无暇去责备他纵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 丽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 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这种化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 已经总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 李煜的读者。再由审美的通道回过来看,我们又 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 流的大哀伤,那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如果说,我们要同情李煜的话,那只能是审美 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怜悯。
设问、比喻、化虚为实
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 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 的愁。
6、列举描写愁思的其它名句。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 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 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 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 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 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 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 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 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 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 “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 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 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 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 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 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 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 感等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 “又”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 “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 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 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 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 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做个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词中帝 亡国君
❖ 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也是 末位帝王,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他的父 亲李璟,被世称为中主。李煜25岁即位南唐国君。 当他即位之时,赵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岌岌可 危,他却委曲求全,纵情声色,公元975年,在他 39岁时,南唐终于被北宋所灭,李煜被宋军俘虏, 他从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被解押到宋都汴 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最后被宋太宗派人赐 毒酒而死。
7、讨论:这六句中,哪些是写自然永 恒不变?哪些是写人事变化无常?
自然永恒不变 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 雕栏玉砌
人事变化无常 往事 故国 朱颜改
不变的 物是人 “外物” 非之痛
巨变的 “人事”
永恒的 “春花秋 月年”年到来 的“东风”
应犹在的 “雕栏玉砌”
今非昔比的 “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堪回首的 “故国”
已改的 “朱颜”
❖ 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 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 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国灭种 的不幸命运。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 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 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 创造了审美世界的最后辉煌。
❖ 虞词美人牌是名著名—词—牌之虞一,美此人调
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 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 江春水》、《玉壶水》、《巫 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 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 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 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 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 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 是如此。
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暮江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 远》
5、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 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
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①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 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②对比 ③比喻 ④设问
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会 招来杀身之祸?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 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 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这 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 之意呢?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 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贺铸《青玉案》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之形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之长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 之重量)
❖ 古代以水、以丝、以雨、以柳、以山、以 风等喻愁,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铸就了中 国文学史上的“愁”情飞扬,可见“愁”是 可知可感,可触可摸,千姿百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