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本试卷有两道大题。

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15 题每小题1分,16~30 题每小题2分,共45分。

1.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B.大肠杆菌与酵母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核C.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不同D.从生命系统的层次看,二者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2.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碳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生命的核心元素B. 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C. RNA分子可以携带遗传信息,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糖原分子中贮存着大量的能量,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3.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 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B. 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C. 所有细胞内都有糖原和蛋白质D. 所有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4.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动物细胞产生的胰岛素、消化酶、抗体都属于分泌蛋白B.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得蛋白质变性失活C. 毛囊细胞衰老的过程中,酪氨酸酶的活性会下降,合成的黑色素减少D. 人血红蛋白含574个氨基酸,合成该蛋白质一定是脱去573个水分子5.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B.生物膜对K+、Na+、C1-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人工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与其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有关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6.关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核糖体的生物不能合成蛋白质B.没有DNA的生物不能完成性状遗传C.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能形成细胞壁D.没有中心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7.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可在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为茶红素等物质,使茶叶变红。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出了绿茶、红茶等品种的茶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茶多酚氧化酶的空间结构可与茶多酚不匹配B.可通过高温使茶多酚氧化酶失活来制作绿茶C.可通过提高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来制作红茶D.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8.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1、3、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②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③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④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A.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氯化铁作为对照B.将温度由0℃升至100℃的过程中,肠肽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至失活C.将pH值由12降低至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不会发生改变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10. 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酶量减少后,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升高温度后,图示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11.把32p标记的磷酸分子加入某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A. A TP 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B.部分32p标记的A TP是重新合成的C. 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D.该过程发生了ATP-ADP循环A. A 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也可转化为光能B. ATP中仅有一个特殊的化学键,其水解可释放较多能量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D. A TP中的“A”与DNA、RNA中的“A”不是同一物质13.细胞中不能合成A TP的部位是:A.线粒体的内膜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C.叶绿体基质D.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1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D.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偶联ATP的合成15.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16.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A. CO2、C2H5OH、O2B. CO2、O2、C2H5OHC. C2H5OH、O2、CO2D. C2H5OH、CO2、O217.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通过检测CO2有无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无氧呼吸过程中积累了[H]用于其他代谢反应C.细胞呼吸中产生H2O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D.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1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酿酒时先通气是为了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B.受伤时用透气的创可贴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繁殖C.水稻的定期排水是为了防止根被乳酸腐蚀而烂根D.制作酸奶时应该密封是因为乳酸菌是厌氧菌19.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从上到下在滤纸条上色素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叶绿素a ②叶绿素b ③胡萝卜素④叶黄素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①③④D.④③①②20.将一束白光通过含有光合色素的有机溶液,在经过色散,得到散射结果如图。

关于本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色散结果中会出现暗带对应红光和蓝紫光B.试管中含有光合色素的溶液会有O2产生C.将白光换为绿光,散射结果中没有暗带出现D.若要进一步分离光合色素,可利用纸层析法21.下列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2O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彻底分解为CO2和H2OB.光合作用14CO2中的14C首先经C3、C5再到(CH2O)C.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产生的电子和H+给了NAD+D.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均来自有氧呼吸22.某同学进行研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将该装置置于温暖、有适宜光照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裝置a和装置b中小油滴移动情况是(假设二氧化碳不溶于水):A. a中向左,b中向右B. a中向右,b中向左C. a中向右,b中不动D.a和b中油滴均不移动23.如果做一个实验测定藻类植物是否完成光反应,最好..的检验指标是:A.葡萄糖的形成B.O2的释放C. ATP的产生D. CO2的吸收量24.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25.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体条件下去除叶绿体的外膜,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将植物突然放置于黑暗条件下,其C5的含量会上升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 TP、NADPH 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26.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植物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植方式对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都产生了影响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桑树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增大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27.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的图解及某一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AB段,DNA进行复制,复制完成后DNA的数量加倍B.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在前期中心体会发出星射线C.在BC段,DNA与染色体的数量关系为1:1D.CD段发生于细胞示意图中所对应的时期之后28.下图表示动物干细胞进行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①②过程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③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B.若将D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分开,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C. D细胞与C细胞比较,遗传信息相同,但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 D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稳定性,不具有全能性29.日本科学家在2006年将c-Myc、K1f4、0ct3/4 和Sox2四种基因引入小鼠高度分化后的体细胞,发现可诱导其发生转化,产生多功能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似),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的实质也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实验过程中,小鼠细胞没有癌变的风险C.0ct3/4 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较为活跃D.图示各种细胞,蛋白质种类与数量都相同30. 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HIF-1),当细胞处于低氧条件下,HIF-1 会进入细胞核,结合并激活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浓度的高或低可以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可推测,在高氧条件下,HIF-1的含量会上升C.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是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D.生成新的红细胞可以加强氧气的运输以应对低氧条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除特殊说明,每空1分,共55分。

1. (7分)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

请回答问题:(1)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__________(在甲、乙、丙中选择)。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 很小,这表明结构c与______________ (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

①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③中心体④核糖体(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___________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