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库恩与科学革命的结构

库恩与科学革命的结构


《论自由》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査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弗里德里希·尼采 (1883) 《科学革命的结构》 托马斯·库恩 (1962)
三、发现的情境vs辩护的情境
逻辑经验主义:非科学领域更多地表现出探究者的主观意见,科学问题能
用一种完全客观的方式解决。
发现的情境:科学家获得一个特定理论的实际历史过程。主观的心理过程,
• 真理的融贯论
一个命题或信念是真的,在于它与其他命题或信念的系统相融贯。
设想这张蛛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命题或信念,而这些命题或信念的整体 组成了我们的信念系统。
究竟如何刻画融贯关系?
小明 很热 情
这些 都是 湖南 菜
强:逻辑蕴含关系 小明 爱吃 辣 口味 虾很 辣 中:一定概率上的支持关系
(3) semantic—the fact that the languages of theorie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of
normal science may not be inter-translatable presents an obstacle to the comparison of those theories.
ie. 凯库勒关于苯的六边形结构假说。 “我们应当会做梦!……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的 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
辩护的情境:理论存在时,科学家需要证明该理论的合理性。客观的逻辑
问题。
如何获得假说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辩护该假说。
四、库恩思想的理论来源
• 1.格式塔心理学;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学说 ;
学院科学
共同体/群落
产业科学
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
保罗 ·费耶阿本德 Paul Feyerabend (1924 ~ 1994)
• 一般认为,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特别是做出重要科学发 现的时候,遵循着一套合理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的合理性保证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 费耶阿本德:如果我们认真地考察科学的历史,我们就会 发现,科学家在做出重大科学发现或发展重要的科学理论 时,往往需要打破已有的方法论框框,不墨守成规,不按 照常理出牌。
五、科学革命的结构
不可通约性的三种形式:
(1) methodological—there is no common measure because the methods of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change.
(2) perceptual/observational—observational evidence cannot provide a common basis for theory comparison, since perceptual experience is theory-dependent.
托马斯·库恩 与科学革命的结构
一、科学知识的演变
二、库恩其人
三、发现的情境 vs 辩护的情境
四、 库恩思想的理论来源
五、科学革命的结构
六、科学的合理性
七、库恩之后
一、科学知识的演变
发展与演变 习题:1. 绘画艺术在发展吗? 2. 服饰在发展吗? 3. 政治体制在发展吗? 4. 科学知识在发展吗?
二、库恩其人
《会饮篇》 柏拉图 (公元前380年左右) (公元180年左右)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
《随笔集》 蒙田 (1580)
《第一哲学沉思集》 勒奈·笛卡尔 (1641) 《自然宗教对话录》 大卫·休谟 (1779)
《纯粹理性批判》 伊曼努尔·康德 (1781)
《精神现象学》 GWF.黑格尔 (1807) 《瓦尔登湖》 HD.梭罗 (1854) (1859)
1. 金吾伦、胡新和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李宝恒、纪树立译本,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五、科学革命的结构
五、科学革命的结构
一、前范式时期(pre-paradigm) :
学派林立、百家争鸣;
理论迥异、预设不一;
• 前范式阶段:学科的基本纲领尚未确立
-哲学和哲学家的参与 本体论问题:哪些基本实体、过程和性质是“存在” 的、勿需深究的?
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和பைடு நூலகம்大,内部交流专门化。
科学教育:教学大纲,教科书,英雄榜。
五、科学革命的结构
范式的构成:
1、某个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在某一特定时期都能接受的一系列基本的 理论假设。 2、由上述理论假设解决了的、出现在相关学科教科书上的一系列“范 例”特定的科学问题。 3、不仅仅赞同特定的科学命题,对于如何推进未来的科学研究、那些
弱:不矛盾
小明 是长 沙人
辣椒 炒肉 也很 辣
湖南 菜很 辣
怎么连 热卤都 怎么辣?
小明 爱吃 湖南 菜
长沙 属于 湖南 湖南 人很 热情
湖南 人爱 吃辣 辣
• 3. 科学实在论反实在论之争
• 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 realism) 科学实在论的基本思想: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客 观世界的真实的、可靠的描述,这样的真实和可靠 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可以通过感官直接观察到的现象 ,也适用于我们的感官所无法直接观察的对象。
是相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它们的恰当方式是什么等等,在共
同体内都能达成一致。 4、 宽泛地讲,范式即共同体。
五、科学革命的结构
三、常规科学时期:
常规科学主要是一种解惑的活动。无论范式多么成功,它都 将遇到特定的困难——那些它无法涵盖的现象,理论预见和
实验事实之间的冲突等等。常规科学家的工作就是试图取消
• 物理学晴空的 “两朵乌云”
1900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爵士: 物理学大厦已经落成,留给后辈物理学家的只是一些修饰工作。 但是,在物理学的晴朗天空中还有两朵乌云 。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和以太说相矛盾; 热学中的能量均分定则在气体比热以及热辐射能谱的理论解释中得出与 实验不等的结果
五、科学革命的结构
行压力,如果一种特定的范式拥有强有力的倡导者,它就更有可能 赢得广泛的认同。
五、科学革命的结构
科学革命的逻辑 历史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主观的、
偶然的、近似于“该宗”…
A new scientific truth does not triumph by convincing its opponents and making them see the light, but
五、科学的合理性
科学演变没有客观性/真理性可言吗? 要达到客观真理,我们的理论或信念必须与事实相符,
但是如果事实本身就受到理论的影响,这种符合就变得
没有意义了。 库恩的观点:真理相对于范式而言。
六、库恩的遗产
现代性到后现代的主题演变
机械论/还原论
分析 客观性
整体论/系统论
后分析 主体间性
个体主义
• The underdetermination of theory by data
又称迪昂—蒯因论题(The Duhem-Quine Thesis ) 对于同样的观察现象,可以有很多的理论对之进行满意的 解释,仅凭对该现象的经验观察本身,不足以让我们在相 互竞争的理论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
五、科学革命的结构
ie.
• 常规科学时期: 圣主出世,万众归心,江湖一统。 牛人+成就=霸业 三位一体: -常规科学(历史学描述) -范式(哲学刻画与分析) -特定的科学共同体(社会学特征)
范式为科学家在常规科学时期的科学活动提供了框架、指南 和范例。
对基本哲学问题(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形成了共识, 哲学家退出历史舞台。 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可以看作是在范式指导之下的解迷活动: 解决特定范式框架内的未解之迷,对范式的精确化、精致 化。
五、科学革命
主要的科学观念都处于公开竞争的地位。各种对旧范式的替代方案被提 出,最终一种新的范式被确立。 Q: 新范式如何得以确立? A: 接受一种新的范式是科学家出于信念的一种特定行为。一个科学家 可能会有好的理由为一种新范式而放弃旧的范式,但是单靠这些理
由,永远无法合理地迫使范式转变。科学家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同
• 2. 语义与“真”的融贯论
什么是“真(truth)”?
真就是符合事实
真就是信 念系统的 融贯
真就是管用
真理的符合论
真理的融贯论
真理的实用论
真理的符合论
命 correspond 题


真理在于命题与世界的实际情况之间的符合关系。
• 真理的实用论 • 一个信念是真的,当它是有用的或得当的
• 威廉·詹姆斯:“对于一个观念(命题),说‘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 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 是一样的”。 • 思考:我们假设二战以纳粹的胜利告终,如果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是正 确的,这意味着纳粹意识形态是正确的吗? • 托勒密地心说在很长的时间中都能精确地运用于航海实践,这 是否意味着太阳真的围绕地球旋转呢?
认识论问题:哪些性质是我们可以研究和认识的?我 们凭什么知道?
方法论问题:哪些研究方法和途径是我们可以利用、 依赖的?
•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
-心理学 -语言学 -人工智能 -神经科学 -人类学 -教育学 -哲学
五、科学革命的结构
二、范式:
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 式。范式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展示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于古代科学; 托勒密天文学之于中世纪科学; 伽利略的动力学之于近代科学的初级阶段; 达尔文的演化论之于现代生物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于当代科学…
一、科学知识的演变
事实问题:科学愈发快速演变 评价问题:1. 科学是否有一种清清晰的变方式? 2. 科学家为何放弃既有的理论而支持新理论? 3. 新的科学理论在客观性上是否变得更好? 4. 客观性的概念是否有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