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谷静悄悄》说课稿

《山谷静悄悄》说课稿

《山谷静悄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山谷静悄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七课。

《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宁静的山谷之中。

歌曲富有动感,它的旋律给孩子们勾画了充满生机的美丽山谷,能使孩子们对山谷中的美丽景色产生想象。

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本课就是以想像和审美为主线的一堂音乐课。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唱《山谷静悄悄》(2)认识力度记号“PP P MP ,并能准确的运用。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学情,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学唱歌曲《山谷静悄悄》,通过歌曲《山谷静悄悄》的学习,体验歌曲意境感受音乐的美。

培养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

本课的难点确定为:力度记号的运用塑造音乐的美好形象。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二、说教学策略
首先说说教学设想
传统的新歌教学模式,课堂气氛非常乏味。

根据四年级学生好奇、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本课教学用故事导入,以故事发展为线索巧妙的引到歌曲教学上,最后在美妙的故事中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全部落实。

学生学的高兴,老师教的轻松。

这样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面更广,也更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其次说说教法
现今是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和时代接轨。

在本课教学中我巧用媒体、道具,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因为本课《山谷静悄悄》非常注意课堂气氛的营造,所以我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把知识、音响统一在电化教学过程中。

并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将故事贯穿于整堂音乐课,在以音乐教学为主的同时结合了文学、美术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最后说说学法
本课学习中,教师尽量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的去学,有兴趣的去学。

(根据教学策略,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我创编故事导入课题,并将这个故事贯穿始终。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通过七位公主为国王寻找生日礼物开展情节。

故事发生在声音王国。

声音王国的国王和王后生了七个公主,分别叫1234567。

这一天正好是国王的生日,七位公主想给父亲送一份特别的礼物,可是特别的礼物在哪儿呢?一位仙女告诉她们,在离声音王国999公里处有一个山谷,那里有一瓶“金水”,如果得到它的话,国王就会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七位公主非常想得到这份礼物,可是仙女说,到了山谷里,必须回答对山谷仙子的问题才能得到“金水”,你们愿意帮助她们吗?
设计意图:学生马上会被故事吸引住,对下面的课堂产生期待感。

这样的自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接下来,我又接着讲故事,公主们开始出发了,她们一共经过了三个地方,分别是城市,农村,山谷。

七位公主长的太漂亮了,当她们经过的时候,那个地方的白云、树木、花草都会为她们唱歌,三个地方有三段不同的音乐,你们来听听,
这三段音乐分别表示的是哪三个地方呢?引到第二个环节,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

2、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

音乐一:《山谷静悄悄》伴奏
音乐二:《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音乐三:《列队欢迎曲》
学生自由选择,小组讨论,说说为什么这么选。

(学生可能会说从从旋律中感受第一首歌曲比较适合山谷,第二首适合村庄,第三首适合城堡等等。


设计意图:以上设计,让学生通过比较欣赏,初步感受歌曲《山谷静悄悄》。

我接着讲,七位公主到了山谷里,山谷里静悄悄的,远处好像有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引到聆听有歌词的《山谷静悄悄》。

聆听后,请学生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音乐是一个听的艺术,通过不同形式的聆听,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形象,也为歌曲教学打下铺垫。

学生在说的时候,老师用课件展示出学生说到的东西然后进行师生对答,有节奏的念歌词。

师:山谷里,静悄悄,什么在飘飘?生:淡淡的雾,薄薄的烟。

师:山谷里,静悄悄,什么在闪耀?生:紫杜鹃,红梅花
师:山谷里,静悄悄,什么在奔跑?生:小溪流,小野兔
设计意图:采用问答的形式来有节奏的念歌词,改变传统的念歌词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然后我说听到同学们这么美妙的声音,山谷小仙子来了,她给七位公主带来了2道题目,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得到“金水”了。

我们一起来帮助七位公主好不好?进入第三个环节:破除常规,过关学唱歌曲。

3、破除常规,过关学唱歌曲。

这个环节,我用小仙子给七位公主出2道题来展开教学
小仙子的第一道题目是:你们认识声音王国里的这些朋友吗?引出力度记号。

PP P MP ,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

再出示学习新的力度记号。

接着请学生用简单的啊来表示出力度记号。

在认识了PP P MP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力度记号,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小仙子的第二道题目是:山谷里有很多美丽的景色,你们能用自己的歌声把它唱出来吗?组织学生学唱歌曲《山谷静悄悄》,学唱歌曲是本课重点所在,为了突破重点,我设计了三个步骤来进行突破。

(1)首先聆听小仙子唱歌《山谷静悄悄》
设计意图:这里的聆听已经是第三次聆听了,前面两次无意识的聆听已经给学生有一个大概的音乐形象了,这次有意识的聆听后,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了,学唱起来就简单多了。

(2)其次跟小仙子学唱歌。

学生学唱歌曲,采用听琴模唱法。

设计意图:学习音乐是一个模仿的过程。

所以初学时可以采用听琴模唱法,这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会提高,而且音准也会比较到位。

(3)讨论歌曲中的意境,试试如何将歌曲唱的更美。

引导学生加上力度记号PP P MP 表达出山谷静悄悄的意境。

设计意图:我采用让学生先讨论歌曲意境再去表达歌曲,而不是老师告诉学生该怎么唱,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本课的难点:运用
力度记号也迎刃而解了。

(学唱后,进入到第四个环节,提供舞台,学生展示)
我这句话导入:小仙子说七位公主,你们可以得到“金水”了,赶快回去为你们的父王祝寿吧。

七位公主快马加鞭,赶回了城堡,她们开始开生日晚会了,为了谢谢小朋友帮七位公主拿到“金水”,七位公主决定邀请小朋友参加她们的生日晚会,好不好?
设计意图:用邀请参加生日晚会的形式,对学生学习进行表扬,鼓励,也是对他们学习的一种肯定。

学生学习的尽头就更足了。

我又说:参加晚会,我们可得准备几个节目,小组商量一下,准备给国王和七位公主表演什么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表演,舞蹈表演编创等等。

然后是学生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在课堂内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整堂课在一个美妙动听的故事中结束了。

总而言之,本课教学中,以人为本,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比较欣赏、歌词问答、和小仙子学唱歌曲、参加晚会等有趣的音乐活动。

给学生提供了表演的机会、舞台,满足学生表演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我相信这是一堂美妙的音乐课。

点评:
沈金雅老师的《山谷静悄悄》,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难点先现”沈老师围绕本课的难点和歌曲特点,设计了和歌曲关系密切的基本练习,发挥了基本练习的铺垫作用。

在课一开始让学生做回声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降低了歌曲教学的难度,解决了一部分教学难点。

包括熟悉歌曲,掌握强弱的演唱等,增添了学生对音乐生活的一份情趣。

二、本课重视音乐感受是全方位的。

1、创设良好的聆听环境,多种感受方式并用。

单纯的聆听学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影响学习兴趣。

本课中,周老师各种各样方式的聆听、体验活动,来辅助学生听觉感受,不仅唤起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观察力、记忆力,养成用心聆听的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大大提高兴趣。

例如:师生接龙演唱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活动,学会如何倾听他人演唱,如何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如何做到准确无误的接唱,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得学习方法。

3、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兴趣决非音乐教学的全部。

许多老师开课时都有意回避识谱教学,对学生演唱技能、发声方法等不提什么要求,环节设计好不热闹,但学生没有注意聆听,因此得不到应有的音乐审美体验。

周老师从教学实际,从中年级开始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并不是不要传
授知识。

学生识谱和掌握一些基本乐理知识与新理念不仅没有冲突,而且只要方法得当,反过来更能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4、紧紧围绕歌曲情绪,自始至终营造一种“静”的意境,给人一种安逸、宁静的感觉。

这体现在发声、歌唱等各个环节中,包括教师讲课的语调、语音、语速。

重视声乐方法、技巧指导,学生演唱音色统一、柔和,给人一美感,从中也可以看出教师平时训练的到位。

虞幼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