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工业常用的微生物菌种

发酵工业常用的微生物菌种

• 4.1.3气密性检查。开动空压机,用0.15Mpa 压力,检查种子罐、过滤器、管路、阀门 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用肥皂水涂抹管件 的接口处,看是否有气泡。若有将接口进
行拧紧和密封。
• 4.2空消。
• 4.2.1空气管路的空消
• 4.2.1.1预过滤器和冷干机不能用蒸汽灭菌, 在空气管路通蒸汽前,将通向预过滤器的 阀门关闭,使蒸汽通过减压阀、蒸汽过滤 器然后进入除菌过滤器。
否需要更换。
4.种子罐操作规程
• 1.目的:规范种子罐菌种培养标 准操作。
• 2.范围:菌种培育岗位。 • 3.职责:本岗位操作人员。 • 4.内容:
• 4.1准备。
• 4.1.1设备使用之前,应先检查电源是否正 常,蒸汽发生器、空压机、微机控制系统、 循环水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
• 4.1.2检查系统上的阀门、接头及紧固螺钉 是否拧紧。
• 4.2.2种子罐空消。
• 4.2.2.1打开有关管道(空气分布管蒸汽、压 出管蒸汽、罐底物料管蒸汽、取样管蒸汽、 接种管蒸汽等)通入蒸汽。
• 4.2.2.2将罐上的取样口,排气阀,及料路阀 门微微打开,使蒸汽通过这些阀门排出, 同时保持罐压为0.13~0.15Mpa。
• 4.2.2.3空消时间为30~40min,特殊情况下, 可采用间歇空消。
• 5.2控温旋钮的两个指示灯分别表示加热、 制冷两种工作状态,若开机一段时间,两 灯均不亮,表示箱内温度达到平衡,若两 灯同时亮(加热与制冷同时启动),表示机器 故障,须及时检修。
3.摇床操作规程
• 1.目的:规范摇瓶菌种培养标准 操作。
• 2.范围:菌种培育岗位。 • 3.职责:本岗位操作人员。 • 4.内容:
• 4.2开机。 • 4.2.1打开电源,开启设备。 • 4.2.2按下紫外灯开关,紫外灯亮,用紫外
灯灭菌15min。
• 4.2.3按下鼓风机开关,通风10~15min,工 作台达无菌状态。
• 4.2.4打开日光灯,消毒手臂,开始工作。 • 4.3停机。 • 4.3.1关闭设备,关闭电源。 • 4.3.2取出所用物品。 • 4.4清洁设备。
• 5.注意事项:
• 5.1工作台应安放在洁净度较高的室内,并 须不受外界风力影响。
• 5.2在开机后,如发现异常音响,应立即停 机。
• 5.3如果发现无送出气流,应将调整电动机 三相线后再使用。
2.生化培养箱操作规程
• 1.目的:规范斜面菌种培养 标准操作。
•2.范围:菌种培育岗位。 •3.职责:本岗位操作人员。 •4.内容:
种子制备
1.超净工作台操作规程
• 1.目的:规范菌种接种标准操作。 • 2.范围:菌种培育岗位。 • 3.职责:本岗位操作人员。 • 4.内容:
• 4.1准备。 • 4.1.1检查生产场地、设备、容器是否清洁。 • 4.1.2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 4.1.3操作过程中用到的物品整齐地摆放在
工作台内。
• 4.3关机。
• 4.4清洁设备。
• 5.注意事项:
• 5.1在运转过程中,如摇床高速运转,无法 调节,多为测速发电机小胶带断裂。
• 5.2摇床不能运转,但可明显的感觉到电机 在运转,多为传动胶带断裂。
• 5.3摇床运转时,电机有杂音,转动有断续 现象,可能是电机电刷磨损,可将电刷取 出观察。一般新电刷运转2000h后应检查是
• 4.2.3将共用开关拨至“测量”档,此时箱内温度 便会随机启动,最终平衡达到所需温度值。
• 4.2.4从箱内放入或取出培养器物,动作迅速(迅 速开关培养箱门)。
• 4.3停机。
• 4.3.1关闭设备,关闭电源。
• 4.4清洁设备。
• 5.注意事项:
• 5.1在制冷机运转时,若出现异常声音、压 缩机发烫,温度不降,应立即停机,检查 原因,待修复后方可再启动。
• 4.1准备。 • 4.1.1检查生产场地、设备、容器是
否清洁。
• 4.1.2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 4.1.3检查温控旋钮及摇速调节钮是
否正常。
• 4.2开机。 • 4.2.1将摇瓶放入固定,温
度钮调至所需温度。
• 4.2.3合上电源开关,摇床低速运动,然后 顺时针旋转摇速钮至所需速度。
• 4.1准备。 • 4.1.1检查生产场地、设备、容器是否清洁。 • 4.1.2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 4.1.3检查温控旋钮及指示灯是否正常。 • 4.1.4检查培养箱门开启、关闭是否自如。
• 4.2开机。
• 4.2.1打开电源,将温度显示开关拨至“开”位置。
• 4.2.2将“整定”、“测量”共用开关拨至“整定” 位置,然后旋转温度刻度盘,直到数显表显示所 需温度值为止。
• 4.3.4开启机械搅拌装置,使罐内物料均匀混合, 转速50~100rpm。
• 4.3.5打开夹套蒸汽阀、排汽阀,对罐内培养基预 热,当罐内温度升到90℃时,关闭夹套进汽阀。
• 4.3.6罐内直接进蒸汽。先打开主进汽阀(空气分 布管蒸汽、压出管蒸汽、罐底物料管蒸汽、取样 管蒸汽、接种管蒸汽等),进汽要开大。然后打 开次要进汽阀(加油蒸汽阀,补料管蒸汽阀等), 合理控制进汽量,达到传热即可。避免假压力产 生。
• 4.2.2.4空消结束后,将罐内冷凝水排掉,并 通入无菌空气维持罐压0.05MPa,防止冷却 后罐内产生负压、损坏设备。
• 4.3 实消。
• 4.3.1空消结束后,尽快将配好的培养基从加料口 加入罐内,此时应排除夹套内冷却水。 4.3.2卸罐压,安装事先校正好的pH电极、溶氧电 极。
• 4.3.3培养基在进罐之前,先溶化,一般培养基的 配方量以罐体全容积的70%左右计算(泡沫多的培 养基为65%左右,泡沫少的培养基可达75~80%), 考虑到冷凝水和接种量因素,加水量为罐体全容 积的50%左右,加水量的多少与培养基温度和蒸 汽压力等因素有关,需在实践中摸索。
• 4.2.1.2除菌过滤器的滤芯不能承受高温高压, 蒸汽减压阀必须调整在0.13Mpa,不得超过
0.15MPa。
• 4.2.1.3空消时间应持续40min左右,当 设备初次使用或长期不用后启动时, 应采用间歇空消,即第一次空消后, 隔3~5h再空消一次,以消除芽孢。
• 4.2.1.4空消过程中,微微开启除菌过滤 器下端的排气阀,排除冷凝水。 4.2.1.5空消后的过滤器,通气吹干,约 20~30min,然后将气路阀门关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