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传统节日学案(答案版)
(完整版)传统节日学案(答案版)
安县中学 2012 级语文组 3
李兴旺 编辑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
诗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 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宋·秦观《鹊桥仙》) 节日名称七夕或乞巧节
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曈曈日,总 将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 节日名称春节或元日 。
安县中学 2012 级语文组 7
李兴旺 编辑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
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3.传统节日类诗歌鉴赏 (1)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那么他的这首《青玉案》是属于 豪放词吗?请你根据词的内容作出简要的分析来阐明你的观点。
安县中学 2012 级语文组 6
李兴旺 编辑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
2.下定义【格式:被定义项 是 种差(即特征) 的 属概念 (即比被定义项大的概念)】 (湖北卷 2006)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 解释“端午节”。(不超过 35 字)
立 春:公历 2 月 3--5 日
习俗: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 “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 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 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还有一些地方会在立春时迎春喝“败毒膏”这种使人不长口疮的药膏。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现大多和清明寒食一起过的习俗)
来源: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 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 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 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
时间 农历正月十五
节气清明 农历七月十五
节气冬至 农历腊月廿四
节日
时间
头牙
农历二月初二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除夕 农历十二月卅日
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 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除夕:农历十二月卅日 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 意思。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
中国传统节日表:
节日 春节 寒食节 七夕 重阳节 尾牙
时间 农历正月初一 清明节前一天 农历七月初七 农历九月九 农历腊月十六
节日 元宵节 清明节 中元节 冬至 祭灶
李兴旺 编辑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来源: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 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习俗:喝腊八粥
尾牙:农历腊月十六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 六,是闽南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 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祭灶:农历腊月廿四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 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 称为“灶王奶奶”。
安县中学 2012 级语文组 2
李兴旺 编辑
hing at a t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
习俗:寒食、扫墓。
诗歌:唐代诗人韩翃的诗《寒 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 入五侯家。这是一首讽刺诗,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 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说明了当时朝廷的腐败,体 现出了诗人对当时朝廷的忧心忡忡。
清明节: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习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祭祖、寒食,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
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诗歌: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 指节: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有“元夜”、 “元夕”“灯节”等别称。
习俗: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
诗歌: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 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冬 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在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 习俗。
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 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安县中学 2012 级语文组 4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来源: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 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习俗: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 针眼,就算很“巧”了)等风俗,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 出约会。
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 的影响。
习俗:挂艾叶、菖蒲、榕枝,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 病,佩香囊。
北宋诗人张耒的诗《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 世间。”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的诗《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 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在中国的民间又称鬼节。 习俗:祭祀先人,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
习俗: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月饼和熟食品到庭院赏月。
诗歌:白居易的诗歌《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 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国传统节日学案
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 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等别称,俗称“过大年”。春 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其他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 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
习俗: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诗歌:王安石的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附录:农历(正)一月的节日
1.正月初一, 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 佛教中弥勒佛诞辰。
2,正月初二,犬日 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
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 10,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 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 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
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
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是称端阳节。②端午 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厦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 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 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赛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 参加。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箸 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习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 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穿新衣。除夕之夜,吃“团圆饭”、 发“压岁钱、守岁。
春节: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安县中学 2012 级语文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