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课件
LOGO
❖(二)著作财产权的内容
1、复制权 (1)定义
以一定的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 的权利。 (2)内容 a 自己复制或者许可他人复制其作品 b 获得物质利益 (3)复制方式 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 录、翻拍等
LOGO
(2)内容 作品的完整性,包括: a 表现形式 b 内容、情节和主题思想 c 具有独特含义的标题 d 外包装
LOGO
❖二、著作财产权
(一)著作财产权的概念和性质 著作财产权,是指著作权人享有的自
己使用或者授权他人使用作品而获取物 质利益的权利。
著作财产权的性质明显不同于著作人 身权,它可以转让、继承或放弃。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一款规定:“广 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 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 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 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LOGO
❖第五节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一、著作权的取得方式
2、法人或其他组织(单位)被视为作者 在法人或其他组织主持下,代表法人或其他组织
意志,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来承担责任
LOGO
(四)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
1、雇佣作品(职务作品) 著作权归作者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优先使用。
2、委托作品 合同约定;无约定的,归受托人享有。
(一)注册取得制度 注册取得,是指以登记注册作为取得著作权的条
件,作品只有登记注册后方能产生著作权。 (二)自动取得制度
著作权自动取得,是指当作品创作完成时,作者 因进行了创作而自动取得作品的著作权,不再需要 履行其他任何手续。
我国《著作权法》采取自动取得制度。
LOGO
知识产权法总论
LO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智力活动创
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 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也称为无形财 产权、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知识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知识产权 的行政保护
知识产权 的刑事保护
LOGO
第一章 著作权法
LOGO LOGO
导论 著作权概述
一、著作权的概念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 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在我国,著作权即版权。
LOGO
【问题】 1、程、李二人享有哪些权利? 2、电视台享有哪些权利? 3、凯歌音像出版社有没有侵犯程、李某的权 利?为什么?
LOGO
程、李——创作了小品 作 者——著作权
LOGO
5、表演权 (1)定义
著作权人自己表演或者授权他人表演 作品的权利。 (2)客体 a 戏剧作品 b 音乐作品 (3)内容 a 有权许可或禁止表演者表演未发表的作品 b 有权因作品被表演而获得报酬
LOGO
6、放映权 (1)定义
著作权人有权许可或禁止通过放映机、 幻灯机等技术设备传播其作品的权利。 (2)客体
LOGO
第四节 著作权限制
法定许 可使用
合理 使用
强制许 可使用
LOGO
❖【案例分析】
原告程某、李某为演员,两人合作创作、表演了一 批喜剧小品,其中有5个小品在某电视台节日晚会 上演出。被告凯歌音像出版社未经程、李二人许可 ,擅自把前述5个小品制成录像带、VCD公开销售。 程、李经交涉无果,将凯歌音像出版社告上法庭, 要求法院责令被告立即停止制作、发行、销售涉案 录像制品,并登报赔礼道歉。在诉讼中,被告辩称 :他们出版发行的小品录像带、VCD盘取材于某电 视台晚会节目的录像。而晚会是电视台投资、组织 、拍摄的电视节目,五个小品均属于电视节目,其 著作权属于某电视台。程、李二人作为表演者,不 享有著作权,只享有署名权。因此两原告不具备诉 讼主体资格。
3、修改权
(1)定义
自己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2)内容
a 自己修改作品的权利;
b 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c 禁止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d 承认他人对自己作品所作的修改的
权利
(3)限制
LOGO
4、保护作品完整权
(1)定义 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LOGO
2、完整主体与不完整主体 完整主体:就是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与著作人身
权之全部的人。 不完整主体:就是依法享有著作财产权或者著
作人身权之部分的人。
LOGO
(三)原始主体——作者的认定
1、自然人作为作者 创作作品的公民为作者。 《作者推定原则》
二、著作权的特征(与专利权、商标权相比较)
(一)权利主体广泛 (二)权利客体广泛 (三)权利内容丰富 (四)权利产生独特 (五)权利可以分割 (六)权利限制较多 (七)权利时间较长
原始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
概念及分类
继受主体
特殊作品
LOGO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分类
LOGO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 权利本体——私权 ❖ 权利客体——非物质性
第一,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有; 第二,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 第三,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
LOGO
三、知识产权的特征
1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 2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3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
二、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一)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 我国《著作权法》将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分为两
种:(1)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 权的保护期不受时间限制;(2)发表权的保护期 与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相同。 (二)著作财产权(与发表权)的保护期限 一般原则:作者终生+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
LOGO
11、翻译权 (1)定义 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 语言文字的权利。 (2)特点 翻译权是一种系列权。
LOGO
12、汇编权 将作品或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
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13、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LOGO
2、署名权
(1)定义
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2)内容
a 作者有权要求确认其作者身份
b 作者有权决定在作品上署名的方式
c 作者有权禁止他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
d 作者有权禁止自己的名字被署到他人的
作品上
LOGO
著作权
著作人身权 著作财产权
发表权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
复制权 发行权 出租权 展览权 表演权 放映权 广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 改编权 摄制权 翻译权 汇编权 其他权利
LOGO
放映权与广播权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款规定:“放映 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 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 品等的权利。”
a 电影作品 b 电视、录像、多媒体等作品 c 计算机软件
LOGO
4、展览权 (1)定义 著作权人或者美术作品原件的合法所 有人享有的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2)客体 a 美术作品 b 摄影作品 c 可以公开陈列的其他作品
LOGO
3、合作作品 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4、美术作品 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LOGO
第二节 著作权客体
一、
二、
三、
LOGO
一、作品的定义
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 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二、作品的要件 ·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 ·表现一定的思想或情感; ·有一定的表达形式; ·具有独创性; ·具有可复制性。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著作权主体,也称著作权人,是指对文学、艺术 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的人。根据我国《著作 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主体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 他组织。
LOGO
(二)著作权主体的分类 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原始主体:在作品创作完成时,直接享有著作权 成为著作权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称原始(第一)著作权人 继受主体:通过受让、继承、受赠或法律规定 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 权的人。称为继受著作权人。
a 自己广播或授权他人广播
b 获得报酬
LOGO
8、信息网络传播权 (1)定义
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 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 作品的权利。 (2)与广播权的区别
a 传播媒体不同 b 传播的信息不同 c 接收方式不同 d 容量的大小不同 e 使用方式不同
LOGO
四、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现状
❖1、保护范围不断扩大
❖2、国际合作和保护得到加强 ❖3、法律内容不断发展和完善 ❖4、法律体系逐渐构成 ❖5、对社会的影响力正在加大
LOGO
五、知识产 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 的民事保护
a 文字作品 b 戏剧、曲艺作品 c 音乐作品 d 电影、电视作品
LOGO
7、广播权
(1)定义
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
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
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
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
公众传播广播作品的权利。
(2)内容
2、发行权 (1)定义
通过出售、赠与等方式向公众提供作 品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2)“发行”的条件 a 发行者必须是著作权人或者经著作
权人授权委托的人; b 必须将作品向公众散发。
LOGO
3、出租权 (1)定义
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 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 软件的权利。 (2)客体(适用对象)
第三节 著作权 的内容
概念和特点
一、著作人身权
内容
二、著作财产权
概念和性质 内容
LOGO
❖一、著作人身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