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暑假作业
(11)辛亥革命
一、单选题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保国会
D.同盟会
2. 1912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
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制度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3. 孙中山早期提出:“中国有很坚固的家族和宗族团体,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是很深的……由这种观念推广出来,便可由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
”
孙中山这番讲话强调( )
A.实现民族统一和民族平等
B.维护宗法体系的传承
C.反对外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推翻满清政府,复兴汉族政权
4. 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5.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B.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C.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6.下列各项是对下侧漫画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准确解读的是( )
A.1898年开始变法维新
B.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
C.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
D.1916年袁世凯暴毙
7.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这说明( )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重要标志
B.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人心
C.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
D.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
8.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爆发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②清政府已日益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
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和团体的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 1912年《清帝逊位诏书》写道:“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对《清帝逊位诏书》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速南北和谈的进程
B.确保了中华民国的领土完整
C.一定程度遏制民族分离主义
D.实现了“五族共荣”的理想
10. 20世纪初,革命派认为“中华民族”仅仅指“汉族”。
武昌起义成功后,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于武汉,但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
这个变化( )
A.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发展
C.断绝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标志着汉族政权被五族共和政权所取代
11. 理清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础。
辛亥革命时期史事纷杂,以下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
12.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如下:“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被推翻
B.中国开始废止阴历实行公历
C.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实现
D.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挑战
13. 武昌起义前,清王朝9个总督职位,其中汉族占据4个,最重要的直隶和两江总督是汉族的陈夔龙和张人骏;14个巡抚职位,其中汉族占据11个。
这表明( )
A.晚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孕育出革命
C.清末中央集权面临挑战
D.政治形势推动了权力格局变化
14. 1894年孙中山指出:“是会(兴中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20世纪初《新民丛报》认为重振会党,奠定政党之基,“实欲为复兴中国计”。
而《国学今论》则强调“古学复兴”和“民族主义”对“中国复兴”的根本性意义。
这表明( )
A.复兴救国成为共识
B.政党建设是民族复兴的有效途径
C.通过复兴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
D.民族复兴之路艰难
二、材料题
15.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材料一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它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辛亥革命发生。
材料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诗:“中山奋起卫炎黄,叱咤风云革命张。
首义武昌摧末帝,共和民主屹东方。
”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中的它是什么组织?
2.材料二中指出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3.材料三体现了该约法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4.辛亥革命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因此选D。
2.答案:A
解析:略
3.答案:A
解析:由材料“宗族主义扩充到国族主义”可以判断B项不符合要求;从“早期”可以判断C、D两项不符合要求,早期孙中山对清政府还存有幻想,而反对外来压迫是新三民主义提出的。
故选A。
4.答案:C
解析:略
5.答案:A
解析:《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其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专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利实行专制,这体现的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故此题应选A项;B项明显错误,说法绝对;C项材料未体现;D项明显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民国政府建立后政治体制的变革。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根据图中的“辛亥革命”可以排除A项;漫画反映了辛亥革命对“帝制”的冲击,B项不合题意;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护国运动的打击下失败的,D项不对;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故选C。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剪辫子是革命的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民主共和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留辫子被认为是“封建余孽”,是清朝的象征,而辛亥革命后开始剪辫,体现了政治变革推动民众习俗变化,故C项正确;“断发”使得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说明辛亥革命推动人们观念的改变,但并不能说明所有的封建陋习开始丧失社会土壤,有点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二、材料题
15.答案:1.中国同盟会; 2.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清朝宣告统治结束
3.特点:三权分立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4.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完全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