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学中备课的重要性】教师认真备课的重要性

【小学教学中备课的重要性】教师认真备课的重要性

【小学教学中备课的重要性】教师认真备课的重要性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

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老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

”所以,老师们都很重视备课,舍得在上面花力气。

我们要落实新“课标”理念,使自己的教学出现新气象,就必须从备课做起,让备课拥有新思维、新方法。

想要把课上得精彩,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我认为必须做到:了解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深入分析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去进行备课,做到教材、教法和学生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教师该怎么做呢?以下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吃透教材
教材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一个教学思路,你要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才能达到你的课堂教学目标。

所以作为老师必须吃透材、理解教材。

要依据课程标准去深入分析教材,钻研教材、要能整体把握教材。

我们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要依据课程目标对教材的基本结构、特点、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深入地了解,从整体上阅读和把握教材,注意弄清楚各年级、各册教材的总体系,注意教材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把握单元训练重点,确定课时目标及课时重难点,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之间的联系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培养趋向,使自己在进行教学时能够以学生为主,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选好教法
1.教学有法。

教学的方法很多,如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阅读指导法、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角色扮演法等等。

这些教学方法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使用条件及范围。

只有教师真正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的教学方法。

2.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应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备课事先设计得越具体,越周详,有可能需要改变的也就越多。

而且课堂教学中随时可能出现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教师在教学生成中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因此,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随机应变,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做到“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的和谐统一。

3.贵在得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特定的功能,又有其不足的地方。

有效的备课不仅要考虑具体的
教学方法的使用,更要考虑包括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的组合,应该使之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了解学生
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备课是每位老师必须做的功课,也是教学实践的起步,这一环节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败。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至关重要。

学生性格差异各有不同,个性特征千差万别,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特点,备好每一个学生。

只有这样,我们上的每一节课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多与学生接触。

最初在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

那时我刚接新班,对学生情况不是很了解,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可是前两个单元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为此我翻阅了各种教学书籍、上网查资料、请教有经验的教师为我 __,我逐渐改变了教学方法。

课间我有意在教室里
多呆一会儿,跟学生们聊聊天,问问他们平常喜欢做什么游戏,爱看什么书,最喜欢上什么课,对老师的印象如何。

班队课上我让他们做自我介绍,把自己的优点说给大家听;下课了,我又和他们一起踢毽子。

在与学生们共同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是那么的朴实、纯洁,同时也感到他们非常愿意和我这个老师说话、谈心。

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我与他们更容易沟通,于是我和学生开始了朋友式的相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加深了,我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

备课、讲课都力争做到从学生出发,照顾到整体,后面的单元测试成绩明显好转。

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

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2.把握好教材与学生的关系。

在备课与教学过程当中要把握课程对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具体要求,把握不同文本的类型和功能,并依据学生的知识特点、能力特点来落实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路、步骤以及教法,抓住重点来突破难点。

如阅读教学,就要抓住以读为主线,让学生从读中感悟,理解来突破对课文内容理解掌握的这个难点。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每课教学的编写,考虑好情境创设 __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问题怎样分层次设计,并有艺术性和激励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怎样组织自主合作探究,怎样设计课堂愉快练习,做到老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

总之,要想上好一节课,只有了解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深入分析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才能把课程、教材、教学统一,并围绕“三维目标”去设计教案,课堂教学才精彩,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因此,教师要在“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上下功夫,就要深入研究文本,深入地解读课标,明确文本阅读价值,同时确立阅读取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原有的知识、能力来设计教学方案,做到“教材、教法和学生”的统一。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