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

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认识1/21.师:鼠妈妈做了四个饼,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该怎样份呢?你来帮帮她好吗?如果是两只饼呢,平均分给两只小老鼠,每人分几个?把1个饼平均分给2只小老鼠,每人分多少?(学生思考,出现“半个”、“一半”等不同回答。

)师:“半个”、“一半”该怎样表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如用符号、数字等,交流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2.引导学生用1/2表示。

并让学生思考哪种表示方法比较简便?让学生结合刚才老鼠妈妈分饼的例子来说说1/2表示什么?教学过程中突出“平均分”。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1/2表示吗?(二)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认识分数1.请同学们看书上53页的“涂一涂”,选择一个图形,用你喜欢的方法找到它的1/2,并用彩笔涂出来。

选出同学代表说说画的图形,说明是怎么找到图形的1/2的。

2.拿出一个正方形,找出这个正方形的1/4,并涂色。

(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并展示出各种不同方法。

)师小结: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分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来表示1/4呢?(讨论后得出: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

)3.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1/4来表示,那么这样的2份、3份、4份你会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写出分数)4.课件出示:说说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5.学生介绍分数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6.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并说说表示什么。

(三)练习(四)课堂小结分一分(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涂一涂、圈一圈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设计〙一、活动一:写一写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5份就是它的5/8……)二、活动二:涂一涂1.师:同学们,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请拿出水彩笔,根据分数的大小,涂上颜色,开始!2.请涂好的学生上前展示,学生评价。

3.你能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吗?三、活动三:说一说1.展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2.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一共有()只蝴蝶;(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 3.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数?(小组交流、汇报。

)四、活动四:练一练请按所示的分数大小,在图上圈一圈。

(1)先说说你打算怎么圈。

(把7朵花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7,5/7就是把5朵花圈起来。

)(2)独立圈一圈。

(3)你发现了什么?五、活动五:小结师:谈谈你这节课学习的感受!比大小〘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设计〙(一)分类整理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分数吗?试着读一读。

1/2,1/4, 3/4。

(学生读一读。

)师: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进行比较,你们有什么感觉?师: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整理一下?试试看。

(同桌试着分类整理。

学生可以发现:分母相同的分数:1/4和3/4。

分子相同的分数:1/2和1/4。

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3/4和1/2。

)(二)探索规律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2.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猜一猜,再验证,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验证过程。

)3.反馈评价(1)58页试一试:填分数,比大小。

(2)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

4.总结规律(1)思考讨论:①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②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2)学生总结:①在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时,看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分子小的就小;②在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3)思考:2/3和2/5;3/4,3/5和3/8;5/6,6/7谁大谁小?(全班交流:分母不同,分子相同但不是1,像这样的分数你会比较大小吗?分子、分母都不同呢?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存入问题银行。

)(三)用规律,解决问题(教材59页“练一练”)1.按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2.在正方形中,涂出它的1/4。

3.第3题。

4.联系生活,发现问题。

师: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分数比大小的例子吗?会解决了吗?说一说。

吃西瓜(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学习的难点。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1/4 3/7 1/2 6/82.比较分数大小并涂一涂3/6○4/6 1/4 ○1/2(学生边思考边汇报。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

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

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 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

)(2)动手操作活动。

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

(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

)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

(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 1”。

)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

比一比〖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

2、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读懂统计图表,使学生学会求平均工资数。

〖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理解平均数意义。

教学过程:〖课堂实录片断〗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搜集资料,已经了解到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166种,而且同学们都非常喜欢鸟。

今天森林里的鸟儿要举行一场竞赛,邀请我们也去参加,和它们比一比,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板书课题:比一比。

)师:首先各队鸟儿报数。

(杜鹃报告:在这片森林里,我们有982个兄弟姐妹。

啄木鸟说:我们有1084只。

)师:两种鸟都不少,哪种鸟更多?生:啄木鸟。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我们。

生:我是根据数的位数来比较的。

982是三位数,1084是四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所以啄木鸟比杜鹃多。

师:老师记住了你的方法,我写出来,你们看对吗?(师板书: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生:是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重才约2克,长约6厘米,今天它们也派代表来了(出示蜂鸟图片,3756只)。

还有一种鸟天生会做针线活,用植物纤维或者蜘蛛丝当线,用嘴当针,用爪子将叶子合卷,然后一针一线地把叶片缝成口袋形,做成小巢,结线时还要打小结,了不起吧!它们的名字叫缝叶莺(出示缝叶莺图片,4184只)。

师:这两种鸟哪种数量多?生:缝叶莺多。

师:很好!像蜂鸟和缝叶莺的只数都是四位数,该怎样进行比较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看谁有好办法。

生1:我们小组讨论的是,如果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就比较千位上是几,比如4184是四千多,3756是三千多,所以4184>3756。

生2:也可以说看两个数的最高位,谁大这个数就大。

师:我知道了你的意思,看老师写出来是你要说明的方法吗?(板书:数位相同时,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生2:是这样的。

〖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这节课中,这句话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尤其是当我介绍世界上最小的鸟和会做针线活的缝叶莺时,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课改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精心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新课程特别提倡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且本单元主题也是生活中的大数。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考虑到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忽略了“生活化”这一点。

如果我能大胆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家中电器的价格,然后课堂上汇报各种商品的价格并进行比较,这样更能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把知识用于生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效果会更好。

猜一猜教学目标: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