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施工总体部署
目录
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组成 (2)
第二节:施工准备工作 (3)
第三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 (5)
第四节:临时设施总体平面布置图 (6)
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组成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内对集团公司负责本合同施工管理,外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负责搞好施工和协调工作。
其施工组织机构详见《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项目管理部分为管理层及施工层,以下作以说明:
●管理层:上层为项目经理及项目总工各1人,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代表集团公司行使承包方的职权,履行承包方的义务。
下层为七个管理部门,分别为施工技术部(下设实验室)、计划财务部、设备管理部、物资部、综合办公室、安全质量部、保安部,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配置2~4人,其中施工技术部配置技术人员12人。
整个项目部计划为30人左右。
●施工层:根据本合同工程数量及工作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施工单位:
混凝土生产运输队40人负责所有混凝土拌和及输送车运输,输送泵管理;
钢筋加工制作班50人全桥钢筋的加工制作;
桥梁混凝土浇注作业队100人负责全桥基础、墩台及连续梁、空心板浇筑;
架子工班60人负责全桥连续梁现浇梁下部临时支架的搭设、拆除工作;
架桥班20人负责空心板梁的架设;
钻孔施工队40人负责全桥钻机施工;
路面施工队120人负责本合同段路基、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铺设工作。
●管理层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对施工层人员可以进行适时的调整,补充或辞退,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劳动力动态管理。
本项目计划平均使用劳动力400人左右,高峰期使用最多可以达到500~600人。
第二节:施工准备工作
一旦我集团公司中标,在合同签署后,我们将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施工计划安排,立即调集有关项目的人员,机械设备有计划、有步骤进场,修建临时房屋、施工便道、解决生产生活用水。
同时协调与当地有关部门的关系,密切与当地群众的联系,尽量减少影响群众生活。
协调有关铁路部门的关系,并与之签署《确保既有线施工安全协议书》。
施工准备工作比较复杂,并直接影响到能否及早开工,因此必须周密计划,明确扎实的落到实处,防止出现工作浮夸,影响到施工进度。
1、人员、设备进场
投标书中承诺的有关的人员、机械设备必须全部到位,尤其是技术管理人员必须扎扎实实的落到实处,按照业主要求的开工日期提前1-2周到位。
设备及施工层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按计划、有步骤的进场。
详细的人员配备见下表所示:
项目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表
2、技术准备工作
●熟悉施工图纸,检查是否有遗漏或错误
●与监理、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施工图纸,如有需要尽早进行图纸变更,
以免造成经济损失或影响正常施工
●进行实际调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进行复核性测量和边桩保护工作,同时作好施工放样
●迅速建立中心实验室,及时对有关直接影响开工的技术参数进行确定
或检测,组织人员作好材料的选取,配合比的试配工作
●有针对性的对职工进行相关工作岗前培训,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工作进行人员分工,专项负责、层层把关
●积极配合业主作好征地拆迁工作,在业主需要的情况下积极完成或办
理有关各项手续,并与监理工程师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3、物资准备工作
按照施工计划顺序安排,考虑物资使用计划,提出物资供应计划,尽早落实各种施工用材料的供应渠道和进场办法,提前安排需要尽早进行实验工作的物资进场,并作好检测工作,不合格的物资坚决不允许进场。
4、其他需要落实的事项
●协调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并与之签署《文明施工条约》,双方尽量减少施
工造成的摩擦,落实与其达成的条约内容
●与铁路有关部门或单位签署《确保既有线施工行车安全协议》,我公司在
投标前已经与有关部门进行了联系磋商,并签署了意向性协议,详细内容附后。
第三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一、设备、人员的动员周期
设备、人员根据施工需要分期分批进场或到位,根据本工程要求,拟分为四批进场,同时要求进场快,动员周期短。
第一批人员主要包括项目经理部有关管理人员及少量的工人,接到通知进场后及时联系临时租用房屋,并进行临时工程或临时设施的建设。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
1.与业主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部门审批
3.进行测量复核,保护边桩和控制桩
4.建设临时住房、实验室、办公室,接通生活水、电
5.生产用电的变压器房的建设和沿线电路
6.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办理施工便道的建设用地和其他临时占用土地手续
7.组织物资材料供应商的招标工作
8.与铁路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施工安全协议
第二批人员、机械设备到场后即可开展施工,计划在30天内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全面开工。
本批人员主要为基础施工及机械人员,到位后立刻开始钻孔桩的施工及混凝土灌注。
第三批人员主要为桥梁上部混凝土施工人员,进场后开展临时支架的搭设、混凝土连续梁的浇筑、以及空心板梁的生产。
在开工后100天左右进场安置。
第四批人员主要为架桥人员和路面工程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负责本合同跨铁路空心板梁的架设和全部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
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施工进度确定。
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本工程地处衢州市近郊,公路四通八达,同时与浙赣铁路连接,交通条件极为方便。
设备、材料均可采用陆路运输的办法进场,考虑部分材料、机械采用铁路运输可以节省费用,也可利用铁路运输。
人员抵达可以乘座火车或汽车。
第四节:临时设施总体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施工临时设施及临时工程基本上均处于永久征地界内,减少施工临时租用土地费用,同时也减少了与当地群众产生摩擦的机会。
1.项目经理部驻地建设:
项目经理部及施工人员住房采用钢塑复合彩板拼装的两层结构临时房屋,
其屋架为型钢拼装,地面可采用地砖铺设,平整美观,提高职工临时居住水准。
各部门分别设有办公室,同时设立一个30人的会议室。
管理人员人均居住面积计划为8㎡左右。
职工居住面积为6㎡左右。
职工食堂、卫生间及厕所等按照比较高的档次建设,符合市政文明建设要求的水平。
项目经理部外侧利用塑料彩板和钢管架结合形成临时围墙。
经理部内要求场地平整洁净,进出道路畅通,建设为水泥地面。
排水通畅,设有应急排水设施,以免雨季被淹。
2.施工及生活用水、用电规划
生活用水与当地自来水公司联系直接引到生活驻地。
生产用水部分可以利用自来水,同时由于当地水系发达,经化验合格后也可以利用江山港水系或河塘的水源,自行建设简易水塔,进行生产用水供应。
沿施工线路铺设φ50㎜钢管进行生产供给。
施工用电与当地电管部门联系,利用靠近主线K0+680~700左右的高压输电线路连接到施工变压器,变压器位置设在K0+680主线左侧。
变压器规格为600KVA,完全可以满足施工及生活用电。
同时自备120KW发电机2台,以备急用。
3.混凝土拌和设施及场地
混凝土拌和利用1台35m3/h产量的全自动混凝土集中搅拌站进行拌制,同时在其旁边设立2台15m3/h产量的混凝土强制搅拌机备用。
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罐存储,砂石料墩放场地详见平面布置图。
4.仓库、钢筋加工房、修理间及其他生产设施
仓库必须保证干燥,结实,防雨。
因此可以采用空心砖砌筑,屋顶采用塑料布2层上盖石棉瓦防漏。
钢筋加工棚,修理间等其他临时设施可采用比较经
济的石棉瓦与钢管架搭设,地面可采用泥结碎石铺设。
5.空心板梁预制场地
25米空心板梁预制底座拟设置两个,在靠近浙赣铁路K267+500处西侧,沿主线方向东西布置。
空心板梁预制底座为混凝土底座,同时为保证板梁底板光洁平整,上铺6㎜钢底板。
6.施工临时道路规划
互通匝道区内进行场地平整后基本沿各匝道,主线均可汽车行走,主要的施工便道在跨铁路后K0+720~937段施工,这段线路虽然不长,但是交通运输极为不便,为减少征用土地,需要经指挥部同意沿线路设置便道直通B合同段K1+060左右,与当地既有的水泥马路(宽度约为6米)连接起来。
混凝土输送就可以利用主线南侧一座3.0×3.8m的下穿铁路的汽车通道经落马桥村发电厂旁直通施工场地。
见平面布置图中所示。
7.通讯设施
各主要部门配备手机,办公室安装座机。
对于既有线旁安全联络员配备对讲机通话。
8.泥浆排放位置说明
钻孔灌注桩泥浆排放为保证尽量减少污染,可以在附近征用废弃的水塘进行集中排放,并进行沉淀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