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原理PPT课件
3.其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和 多边谈判与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
4.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
-
17
六、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 政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管理贸易日益成为贸易政策的主导内容。
2.对外贸易政策与对外关系相结合的趋势 加强。
3.“公平贸易”、“互惠主义”将代替发 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
(二)保护贸易政策
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 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 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 贴。
-
12
三、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考虑的因素
1.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2.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本国与别国经济和投资方面的合作情况。 4.本国国内物价和就业状况。 5.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 6.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
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从国外获取大量货币, 但仍然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 四、简评
-
1
§2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一、主要内容 1.生产力理论 古典学派所论证的自由贸易理论,只有利于英国
而不利于工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 财富本身固然重要,但发展生产力更为重要。 一国选择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政策,首先必须考虑
2.试述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3.试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
8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
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对于自由贸易的态度 不一样?
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采取的的贸易政 策为什么会不同?
-
9
§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含义和目的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该国在一定时期 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是一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为 该国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
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
10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保护本国市场 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获取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
-
11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一)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取消和减少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取消和 减少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惠。
-
18
4.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手段。
5. 政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和鼓励出口, 成为推动外贸活动的主导措施
6.建立经济一体化,实行共同的对外贸易 政策。
-
19
思考题 1.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 与传统的保护贸易政策相比,超保护贸
的,是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从交换中增加 了多少财富存量。 工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应通过保护本国工业, 以获得财富的生产力。
-
2
2.经济发展阶段论
古典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考虑到各 个国家的性质以及他们各自的特有利益 和情况,因而是错误的。
一国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过5个发展阶段,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实行不同的 对外贸易政策。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 重商主义的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三、二战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超保护贸易政策 (1)它不是防御性地保护国内幼稚工业,以增强其自由
竞争能力,而是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 工业,以巩固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2)保护的对象不是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而是垄断资 产阶级; (3)保护的手法也趋于多样化,不仅仅是高关税和贸易 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的措施。
-
6
(二)外部经济理论 技术、知识密集程度高的产业具有积极的外部
经济效应。 政府对具有显著外部经济效应的高科技产业应
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 三、评价 概括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厂商参与国际贸易
的形式,这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突破。 阐述了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刺激本国出口的原
动力。
-
7
思考题
1.试述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主要 观点。
-
15
四、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 贸易自由化
表现:大幅度削减关税、 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是一种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
-
16
五、20世纪70年代中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 1.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
易限制为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所取代。
2.贸易政策措施朝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 的方向发展。
义务。
7.各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信奉的贸易理论。 8.政治和社会因素。
-
13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 和管理进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 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 方面的协调工作。
-
14
§2 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3.贸易保护的具体政策主张 保护的目的;保护对象的选择;
保护时间;保护的手段。
-
3
四、评价
实质上是主张以保护为论依据。
-
4
§3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凯恩斯提出投资乘数理论。 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引申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
的作用。 当进口商品和劳务时,会减少国民收入。 为了提高国家的就业水平,必须采取奖出限入
的对外贸易政策来保证国际收支顺差。
-
5
§4 关于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 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
下,凭借出口补贴、关税等措施,对本国战略性 部门或产业进行扶持,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提 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福利。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利润转移理论 以补贴促进出口 以关税转移利润 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
第五章 保护贸易理论
§1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 一、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建
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重商主义的基本主张:货币是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一国应
该从对外贸易顺差中获取货币财富。 二、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国家采取行政手段,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 多卖少买甚至不买的原则。 三、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