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项目概况一、工程概况武汉市水务集团惠济二路办公楼拟建在汉口建设大道与惠济二路交汇处,其地上7层,局部6层,主楼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型式拟采用预应力管桩桩基础,主楼设一层地下室,深基坑设计工作巳由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完成,并巳通过深基坑审查。
基坑设计采用桩撑支护,钢管支撑,浆喷桩止水帷幕与中深井降水相结合的基坑支护体系。
本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为桩基及基坑支护。
二、场区地质概况本场地工程勘察资料由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根据资料摘取以下内容:(一)场地地层结构特征:三、设计概况1、办公楼主体基础部分设计采用预应力管桩。
2、基坑支护部分设计采用桩撑支护,钢管支撑,浆喷桩止水帷幕与中深井降水相结合的基坑支护体系。
(详见设计并简述如下):设计参数一览表四、场地地下水特征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及含水层性质可分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上部人工填土中,无统一自由水面,其水位变化较大,水量随大气降水及地表排水强度波动,总体有限,但不容忽视;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下部的粉土和砂砾卵石层中,与长江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其水位变化幅度受长江水位涨落影响,水量较大。
据勘察期间实测,场地土层滞水埋深0.50m~1.05m。
承压水头埋深约2.5m,相当于标高18.0m左右。
据武汉市汉口一级阶地水文观测资料,承压水头标高一般在18.5~20.0m之间,年变幅为3~4米。
根据武汉地区一级阶地粉细砂层渗透系数经验值(16.0~20.0m/d),并结合邻近工程抽水试验结果,建议本场地(4)单元砂土层的渗透系数初步按18.0m/d考虑。
为获取较准确的数值,建议做现场抽水试验。
根据场地水质分析成果,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第二章编制说明一、总述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地勘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现行的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规程及我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编制了这份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特点,结合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的经验,经优化施工方案,本着确保施工质量、缩短工期和保证施工安全的原则,制订本基础工程的施工组织、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措施,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完成本基础工程。
二、编制依据1. 本工程施工合同的要求。
2. 本工程相关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
3.《工程测量规范》(50026—93)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442/159-1998)9.《地下水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10.《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11.《混疑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4.《软土地区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15.《锚杆喷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0.本公司ISO9001《质量手册》及《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三、指导思想1、满足业主要求的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要求;2、满足与业主、监理、设计及其它有关单位协调施工;3、充分利用工作面,调动相关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资金等所需资源,保证均衡生产;4、充分发挥我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优势,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力争工程优良。
①我公司立足于市场的宗旨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重合同,守信用”。
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市场,在桩基施工中采用合理工艺,做到安全可靠、保证质量合格、满足工期要求的施工原则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②我公司多年来已施工了数百项桩基工程和四十几项基坑支护工程,每项工程验收均都满足施工基坑对工期、边坡稳定、基坑降水的各项要求。
为了不断地总结提高,我公司由专人对完成的项目进行回访,对不同地层、不同桩型的工程进行相互对比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些研究工作为我公司不断发展与完善基础工程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四、实施总目标(一)质量目标合格工程。
(二)工期目标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合同工程量。
(三)安全生产目标达到安全生产优良施工现场,无安全事故发生。
(四)文明施工目标达到文明施工优良工地。
第三章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组织机构一、项目经理部建立成立“惠济二路办公楼深基坑及桩基工程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工地生产主任和项目总工组成项目领导核心,项目经理受企业法人委托,全面履行工程合同,对本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和文明施工等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项目经理部下设行政部、技术部、安全部、生产部、预算部和综合部,由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层。
并精心挑选专业配套、思想作风好、技术过硬、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作业队伍担任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详见“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图”:项目经理部组织结构图二、项目施工人员职责权限三、劳动力安排计划在保证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我公司根据工期要求特编制劳动力安排计划,有关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安排计划如下表:主要劳动力安排计划表本工程是一个工艺多、工序杂的基础工程,在各工艺的施工过程中,均应有对应的劳动力计划。
根据工程既定的施工顺序,在完成上一道工艺前,应提前一周安排好下一工艺的设备需用及相应的劳动力,作好施工前的动员及安排好劳动力的需用储备,决不能因劳动力的组织安排而影响工程进度,并根据进度计划及工程量,合理安排劳动力。
建立责任人奖罚制度。
第四章施工准备一、现场准备1、首先指派技术行政人员进场,对现场进行踏勘,清理路障和施工区域的障碍物,了解地上、地下管线状况,绘制平面布置图,发现影响施工的管线或障碍物及时向业主反映,便于及时解决处理。
2、修建、硬化洗车槽和场内临时施工道路,确保施工机械和泥浆外运的正常进行。
3、将电源接至施工现场。
接通场区内已有的自来水管及水表,分出多个水龙头,以满足施工及生活用水的需要。
二、技术准备1、图纸会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施工图纸全部内容,明确设计意图,尽可能将设计图纸上的问题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
根据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纪要要求,深化修正施工组织设计和关键工序作业计划。
2、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本项目采用三级技术交底制,即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各机、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以书面形式为主,并要有可追溯逐级签字记录,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分清各工序主要质量控制要点,确保设计及规范要求在施工中能得到落实。
3、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点(轴线坐标点)和水准点,做好建筑物平面轴线及标高的引测,埋设相对永久性控制点并妥善保护至竣工交验。
4、配备施工技术标准和完好施工质量检测器具。
5、编制该项目的施工预算,进行工料分析。
三、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根据本基础工程的特点及设计要求,考虑施工顺序及工期要求,我公司特配备如下主要施工机械,具体详见下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四、拟投入的主要物质计划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拟定好施工阶段的材料计划。
由我公司物资部门统一采购进货。
材料的入场及管理严格按项目制定的《质量计划》文件执行。
主要材料需用计划详见下表。
主要材料需用计划表1、混凝土:选择距施工现场较近的质量好、信誉高、供货及时的商品砼供货单位并签定供货合同,协同搞好砼的试配工作。
2、钢筋: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管桩:选择能确保质量且保供货及时的管桩生产单位,并组织相关单位对其进行考察。
五、施工总平面规划与管理(一)场地特征根据现场踏勘情况,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具备开工基本条件。
我方在进场后将根据现有出入口设置洗车槽、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将施工用水、用电接至到工地。
(二)施工场地布置原则本工程现场总平面布置的指导思想是: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扰民和保护环境卫生的前提下,依据“交通方便、利于施工、组织有效”的原则,合理的进行各种临建、材料堆场、机械设备的布置。
1、围墙和出入口设置在现场四周用砖砌围墙或用挡板进行全封闭围护,设置出入口,使场地内部临时运输车道形成闭合线路。
2、洗车槽、场内道路及排水修建场内临时运输车道,临时设施、材料堆场、车道周边挖排水沟,进行有组织排水。
在排污口附近设置沉淀池,施工污水及生活用水经沉淀池净化后排入市政管网。
3、仓库、钢筋笼加工及材料堆场现场合理设置材料仓库,工具库房及钢筋笼制作车间和材料堆场,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
4、现场办公、生活区现场办公室利用活动房,职工宿舍、食堂亦用活动房。
(三)临时供水供电方案1、临时供水方案本工程钻孔桩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用水需满足钻机、泥浆循环、设备清洗等生产用水及施工人员生活用水的需要。
钻孔桩施工阶段主管采用d≥50mm管径即可满足现场用水的需求。
现场供水主管采用塑料管,绕现场周边布置,装表计量使用。
2、临时用电方案预测施工高峰期用电量为250kW,从业主指定电源点引入施工现场,装表计量使用。
六、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先施工静压管桩,接着施工钻孔灌注桩及浆喷桩,具体平面布置分两次进行,具体详见附录一:静压管桩施工平面图;附录二:钻孔桩及浆喷桩施现场平面布置图。
第五章施工顺序本工程施工内容较多,设计有静压管桩、支护桩(钻孔桩)、浆喷桩、降水井、锁口梁、内支撑施工,根据各分项施工特点及施工工艺的不同,结合本工程设计、工期、用电、静压管桩需试桩及场地狭小的实际情况,我公司计划先施工静压管桩试桩,试桩检测合格后施工工程桩,再施工钻孔桩及浆喷桩,在钻孔桩、浆喷桩养护期间,同时施工其他分项工程。
具体施工安排详见进度计划横道图(各种工艺及工序的施工,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第六章桩基及深基坑支护体系测量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的规定执行,以先主体后局部的原则对整个工程轴线进行整体控制。
一、平面控制测量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须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如果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精度不高,要马上停用并及时检修并复核已测测量成果,发现误差超规范需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