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培训教材(中级)试题库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培训教材(中级)试题库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培训教材(中级)试题库第一章我国社会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是非题1. 社会体育是在闲暇时间里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愉悦身心、增加交往为目的的强制性体育活动。

(X )2. 社会体育最本质的特点是全民性与普遍性。

(X )3.1995 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X )4. 竞技性和教育性是社会体育最显著的特点。

(X )5. 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水平。

(V )6.1995—2005年是实施《纲要》的第一期工程。

(X )7. 《纲要》第一期工程规划确定,经过10 年努力,我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达到40%左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达到50 万人以上。

(X)8. 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这一规定确立了发展我过社会体育事业的根本方针。

(V )9. 全民健身体系的本质是它的服务性和保障性。

(V )10. 全民健身体系可以分为体育服务体系和体育保障体系两部分。

V二、选择题1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目标之一是,20 10年以前体育普及程度要达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一B —-左右。

A、30 % E、40 % C、50 % D、60 %2.按照参与人群的成分来划分,社会体育常分为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和--D -------A 老年体育B 妇女体育C 民间体育D 居民体育3. 社会体育按照参照人群的成分来划分,常分为:(B )A、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学校体育E、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居民体育C、职工体育、军队体育、学校体育D、职工体育、居民体育、学校体育三、简答题1. 社会体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社会体育主要特点为:健身性与娱乐性、全民性与普遍性、余暇性与主动性、多样性与灵活性、时代性与永恒性、民族性与世界性。

2. 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有利于推进社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有利于保障公民参与体育的权利有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3.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答: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核心和主题;探索新时期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4.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1)通过政府行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2)用系统工程的办法建设全民健身事业;(3)整体性的地建设全民健身事业;(4)通过社会化的路子建设全民健身事业;(5)用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方式,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5. 发展我国社会体育的基本方针主要有哪些?答: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方针;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的方针;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针;以改革促发展,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转变,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的方针;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方针;特别保障青少年儿童体育活动的方针;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方针。

6. 我国社会体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广泛开展各色各样的、健康文明的社会体育活动;建设和改善社会体育活动的体育环境和物质条件;引导人们为体质与健康投资,促进人们体育消费;继承和创新社会体育知识与技能。

四、论述题1. 社会体育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社会体育在个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体育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增强人的体制,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增强劳动者技能储备;丰富人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调节人的精神,健全人的心理。

社会体育在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体育作为体育的主体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从总体上反映着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

一方面,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继续;另一方面,竞技体育与竞赛与表演活动,是人们参与社会体育的一种形式,两者相辅相成。

社会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是:社会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社会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体力支持和精神助力;发展社会体育是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第二章社会体育法规制度一、选择题1.199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A—,为我国体育法制建设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A《体育法》B《全民健身计划纲要》C《2 0 0 1 - 2 0 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D《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2.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C----。

A体育道德B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规范C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道德原则 D 行为准则3. 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是-A---。

A《体育法》和《劳动法》 B 《体育法》和《职业教育法》C《体育法》和《职业教育法》 D 《体育法》和《教育法》二、是非题1. 1995年8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通过了《体育法》。

(X )2•《体育法》共有8章56条。

(“)三、简答题我国现行社会体育法规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社会体育组织制度、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国民体质测定与检测制度、城乡体育工作制度、社会体育活动与竞赛制度、社会体育物质保障制度、社会体育市场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体育法》199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2001 - 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2001年8月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二、是非题1、(X)1995年8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通过了《体育法》。

应是“全国人大常委会”2、 " P26 (注意《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5部分,26条)第五章身体练习方法一、选择题1、任何练习方法都含有一定的(D ),相对应的练习者机体要产生必要的刺激与负荷,这是健身强体的先决条件。

A.数量 B .强度C .体能D .数量与强度2、以强身健体、发展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练习方法是(C )A.游戏法B .竞赛法C .持续法D .变换练习法3、有固定间歇的练习方法是(A )11 、健美练习法在( B )个月期间锻炼效果明显A. 1-2 B . 1-3 C . 2-4 D . 4-512、 健美练习一般以( A )为主,容易收到锻炼的理想效果。

A.动力性力量 B .动力性速度 C .练习爆发力 D .以上都是13、 健美练习要长期坚持,一般每周坚持( B )次锻炼,就能收到好效果。

A . 2 B . 3 C . 4 D . 5二、是非题1 、在大众健身中,间歇休息一般有积极休息和消极休息两种方式,两种结合运 用时以消极休息为主(X )2、 要提高和巩固篮球、足球的运动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则应选择变换练习法 和竞赛法(“ )3、 变换练习法是无严格规定间歇的练习方法( V )4、 在选择练习方法时,练习强度、数量和运动负荷总量的范围较大,反之较小 (V )5、 在练习中,活动场地小、器材少,可选择在原地或活动范围小的循环练习法 (X )6、 在锻炼中有多个不同内容的练习点,并按一定顺序形成练习循环的方法叫变 换练习法( X )7、 在循环练习法运用要求中,总循环次数初练时一 2—3 轮为适;以后逐步增 加到 6—8 轮( X )8、循环练习过程中,在每个练习循环轮次间歇以消极性休息为主,大多在 3— 5 分钟(x ) A . 比赛法 B .变换法 C .重复法 D . 游戏法4、下列哪个项目属于有氧练习法( D )A . 100MB . 200MC . 拳击D .长跑5、 用于大众健身的循环练习点,一 般可在( C ) 个A . 4-8B . 6 -8C . 8-10D . 10-12 6、 用于提高技术循环练习站(点) ,可略少一些( C )个 A . 2-3 B . 3 -4 C . 4-6D . 5-7 7、 大众健身每站的练习量以本人最大负荷的(D )为宜 A . 3/1 B . 2/ 1 C . 3/2D . 2/1 — 3/1 8、 循环练习总循环数初练时以(A )轮为适A . 2-3B . 3 -4 C. 4-5 D . 5-6 9、有氧练习法是在( A )年代提出 A . 20 世纪 80 B . 20世纪 90 C . 20世纪 60 D 20 世纪 70 10、根据库珀提出的系列标准与量表,长跑的理想标准之一是( D ) A. 每周跑步1次,每次至少跑 B. 每周跑步2次,每次至少跑 C. 每周跑步3次,每次至少跑 D. 每周跑步5次,每次至少跑1600 米 ,用时 6 分半以内1600 米 ,用时 6 分半以内 1600 米 ,用时 6 分半以内 1600 米 ,用时 6 分半以内9、游戏练习法是指通过约定俗成或练习者公认的健身游戏形式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V )10、英国的库珀创造了“12分钟健身跑” (X )11 、一般而言,患有高血压、贫血、关节炎等病者,除步行外,不可从事长跑、球类等有氧锻炼(V )12、健美练习在性质上属于有氧锻炼(V )三、简答题1、何谓身体练习方法。

身体练习方法是指在大众健身活动即体育锻炼中的锻炼方法它是在人们身体锻炼过程中为了增进身心健康休闲娱乐而专门进行某项健身活动所采用的具体练习形式与手段。

2、身体练习的特点有哪些?身体练习的特点有:(1)任何练习方法都含有一定的练习数量与强度,相应对练习者机体要产生必要的刺激与负荷,这是健身强体的先决条件;(2)在每次(组)练习之后要有必要的间歇时间;(3)锻炼者在练习中的运动负荷总量,决定于每次(组)的练习数量、强度和练习间间歇长短以及总的练习组(次)数(或总时间);(4)控制练习中的运动负荷大小,一般依据练习者在锻炼中的负荷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来确定。

3、选择身体练习方法要考虑哪些因素?选择身体练习方法要考虑的因素有:(1)要考虑练习者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2)要考虑所选择健身项目手段的性质特点;(3)适当结合锻炼者个人的年龄、性格、身体状况、体育基础与兴趣;(4)锻炼场所及器械的条件。

4、何谓循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是指根据锻炼任务需要,设置若干练习内容并依次相连的练习站(点)练习者按一定的顺序和要求逐站(点)依次练习并可反复循环练习的形式。

循环练习法大多设计成圆周或方形运动路线,可以单人练习也可成组练习。

5、循环练习法的特点是什么?循环练习法的特点是:(1)在锻炼过程中有多个不同内容的练习点,并按一定顺序、要求形成练习循环;(2)循环练习法一轮构成的运动负荷总量比较大、练习密度大,对中青年健康者比较适合;(3)根据不同的练习对象和锻炼任务需要,可以对练习站(点)的内容形式进行不同设计;(4)为了增强练习效果及锻炼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一般要求有专门的器材设施和可利用的场地,设计循环的路线应相对封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