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高级技工学校幼儿教育管理专业(中级工)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说明: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依据(技工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人社厅发[2015]51号)制定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名称:幼儿教育管理专业2.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坚实的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组织管理和教学能力,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能胜任幼儿园教学工作,能在托幼机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保育、教育、管理等工作的新型学前教育工作者。
4.学制:三年二、人才培养目标1.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道德品质,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
2.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具备的技能、能力和素质目标:学前教育专业新的教学计划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系统的儿童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等理论基础,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掌握幼教事业发展特点和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懂得学前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型人才。
”就业面向:幼教科研与管理人员、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儿童社会工作者等,以及各级各类幼儿园、小学、幼教机构、政府机关、电视台、广播电台、专业文艺团体、儿童活动中心、广告公司等单位从事教育教学、行政管理、节目主持等工作。
三、课程安排1.课程设置和要求(1)公共课设置和要求※公共课设置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3、英语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计算机应用基础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5、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
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职业道德与法律: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经济政治与社会: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6、体育与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7、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8、普通话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及语流中轻声、儿化、变调等的发音,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专业课设置和要求※专业课设置2.教学安排(1)基本要求(周数分配)※专业课设置要求:(2)教学计划表四、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乐理》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乐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内容,特别是对于中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来说,通过对于乐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正确和直观的认识,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为她们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2.课程目标基本乐理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从事演唱、演奏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学习和理论研究所必须的专业奠基石,在整个音乐学课程体系中最为主要的基础性课程之一。
3.课程内容第一章音的高低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五线谱的概念、性质、谱号、谱表、音名、唱名、音的分组、半音和全音的基本问题。
为今后各章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二章音的长短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音符的概念、种类、休止符、音符休止符的写法。
内容结构:第三章音的强弱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音的强弱、掌握节奏的概念、节奏型、小节线、终止线、节拍、拍子和拍号、常见拍子的种类、弱起小节、切分音与切分节奏。
第四章五线谱的常用记号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对五线谱的常用记号有一个基本认识和了解,并能掌握常用记号的名称性质和作用。
以运用于实践之中。
第五章音程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音程的概念、音程的度数和音数、会区分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音程的转位、音程的分类。
第六章和弦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和弦的概念、掌握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识别和构成和弦的方法。
第七章调式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理解和掌握调式的概念、调式音阶、调式音级、掌握调、调号、调性、大调式和小调式、关系大小调、关系大小调的调式风格、大小调的歌曲调性的识别。
第八章民族五声性调式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什么是民族五声性调式、五声性调式的识别、五声性七声调式的识别。
4.教学实施建议(二)《声乐》教学大纲1.课程性质《声乐》:声乐课是是幼教专业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
它对中职的音乐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对歌唱发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较清楚的理解和认识,初步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具有一般的演唱技能技巧;正确地分析和处理一般的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培养学员对歌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以便更好地胜任中学音乐课中的唱歌教学法和课外活动中的声乐辅导工作。
1、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2、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圆润地发声,清晰地咬字、吐字,重视中声区的发声训练。
3、具备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东、西方音乐的历史,聆听各种精典名曲,有较深厚的音乐修养。
、4、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树立终身学习声乐艺术的愿望。
3.课程内容课程安排:全学程三学年,每周2-3课时1、中一:《歌唱的姿势》、《歌唱的生理》、《歌唱的呼吸》、《歌唱与语言》总学时36, 讲课学时14, 实训学时22,周课时2节, 学分4分。
2、中二:《音韵与收声》、《发声与共鸣》、《歌唱与发声练习》《歌曲处理及艺术表现》总学时36, 讲课学时14, 实训学时22,周课时2节, 学分4分。
3、中三:《钢琴伴奏的重要性》、《歌喉与卫生》、《演唱方法及风格介绍》总学时36, 讲课学时12, 实训学时24,周课时2节, 学分4分。
第二学期到幼儿园见习。
技能标准:(一)、一年级:1、建立正确的歌唱姿势。
培养学生积极的歌唱心理和良好的歌唱状态。
2、学会歌唱的呼吸方法,要求喉结向下地相对稳定,体会到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作用,做到有气息支持的歌唱。
3、以自然声区为基础,从中声区着手,训练学生找到有混合共鸣音质的发声方法,达到中声区发音较自然、通畅。
4、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声自然、流畅。
5、强调对自己所发出声音的听觉训练,逐步培养辨别声音正误的能力,避免盲目练习。
6、要求学生音准、节奏正确,吐字基本清楚。
7、采用集体教学,本学年演唱曲目12首,中外曲目的比例可根据学生的的情况而定,教材可选择音域适度、语言较简单的初级教材。
①发声练习:根据学员不同情况,可选用不同韵母和类型的发声练习,一般以三度、五度、六度以内的级进和跳进不大的音程、音阶开始练习。
②练声曲:教师可自编练声曲,或选用外国的适合的练声曲。
③歌曲:每学期中国歌曲3—4首,外国歌曲2—3首。
8、教学练声音域要求达到:女高音:c—d2 , f2 男高音:c—d1 、e1 、f1女中音:a—c2 ,d2 男中、低音:A—e1 、d1(二)、二年级:1、能初步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进行较流畅地歌唱。
2、基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基本正确的共鸣声歌唱。
3、要求字正腔圆,语言清晰,音准、节奏准确。
4、进一步重视对学员鉴别发声正误能力的培养。
5、采用“哼唱”的方法去获得理想的共鸣和高位置的声音。
6、采用“微声”训练法,使学生获得统一集中、高位置的声音,帮助学生顺利地渡过真、假声混合的难关。
7、要求自然音加临时升降音演唱准确,节拍及节奏感准确,吐字清楚,语气准确。
8、继续巩固中声区,拓展高声区,使声音做到基本通畅、连贯,克服发声中的不良习惯和明显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