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
1、学习八段锦的要点:
动作要柔和缓慢,圆活连惯;
松紧结合,动静相间;
神形结合,气寓其中。
2、八段锦口诀:(共八个动作)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需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双手攀足固肾腰
冲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3、预备势
两脚平行与肩宽,双手侧摆抱腹前。
屈膝身正心平静,调整呼吸守丹田。
第一式: 双手托天理三焦(调理三焦, 预防肩周炎)叉指上托抬头看,平视上撑意通天。
两臂下落沉肩肘,松腕舒指捧腹前。
第二式: 左右拉弓似射鵰(开胸理气, 强心益肺)
跨步直立搭手腕,马步下蹲拉弓弦。
变掌外推臂伸展,并步起身往前看。
左右开弓似射雕在意识上,要屏息凝气,随时准备射箭。
预备姿势: 两腿自然直立, 两臂自然下垂, 均匀呼吸。
动作:
1). 左脚向左侧踏出一步, 两膝弯曲成马步, 上身挺直, 两臂十字交叉于胸前, 左臂在内, 右臂在外, 手指张开, 头向左转, 目视左手。
2). 左手慢慢向身左侧推出, 同时右手向右后平牵引, 如拉弓状, 眼睛注视左手指, 随左手运动。
3). 头回视正前, 左手和右手同时收回胸前, 交叉成十字, 右手在内, 左手在外。
4). 头向右转, 右手慢慢向右侧推出, 目视右手指, 左手向左后平拉。
5). 以上动作左右反复重复多次。
6). 回复到立正位。
功效: 本式主要是扩胸运动, 在左右开弓的同时配合呼吸运动, 拉弓时深吸气, 回正时慢呼气, 这样, 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 增加肺活量, 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
练习八段锦练到出微汗,全身微微发热即可。
在练习八段锦的次数要求上可以,通过练完后是否舒适,自己进行调节。
八段锦在练习的时候先掌握动作熟练后再配合呼吸和意识。
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预防肩周炎,增强消化功能)
外旋上穿经面前,一掌上撑一掌按。
掌根用力肘微屈,舒胸拔脊全身展。
这个动作能牵拉身体两侧斜助,通过刺激肝经来调理脾胃。
要求在撑到最上面时,有大概五秒的停止和屏息的过程。
胃容易胀,消化不太好的人,建议晚上少吃饭,可以练习本动作的同时按摩腹部。
具体做法是:
1.自然站立,双腿并步,保持身体直立,抬起右手放在右腹的前面,掌心保持向上,掌指朝左。
2.右手上抬放在右胸前面,然后右手向外翻,并同时向上挺举竖直,成掌心向上掌指朝左的姿势。
在向上举右臂的同时,左手掌下按于左腿的外侧,掌心朝下掌指朝前(双臂有上下对撑之势)。
3.右掌顺着右胸前下落到身体的右侧,左掌向内翻并曲臂,放在左腹前,成掌心向上掌指朝右的姿势。
4.然后再做反式。
5.收势,左右手自然下落,放在身体两侧,恢复立正的姿势。
呼吸时,上托为呼,两掌回收时为吸,交叉时为换。
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治理五劳七伤,促进血液循环)
以臂带身上抻展,转掌下按膻中前。
指顺腋下向后插,摩运脊背将足攀。
起身松腕臂外旋,转头双目往后看。
身体调正膝微屈,掌指向前往下按。
第五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清心降火,补肾填精,强壮腰骨) 马步下蹲臀收敛,先倾后旋向足看。
颈尾伸拉头上顶,头摇尾摆对称转。
心火旺的表现多为,失眠、多梦、睡眠质量不高。
五行中心属火,肾属水。
用肾水来平衡心火。
腰为肾之府,摇动腰就是刺激肾,以达到心肾相交。
“摇头摆尾去心火”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
对于小孩子的心火旺,可以用中药贴敷于涌泉穴。
用手掌小鱼际摩擦脚底涌泉穴,可以引火归元,去心火。
成年人失眠多梦往往属于虚心,而小孩子多为实火,如小便发黄。
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
1、随吸气:两臂先内旋后外旋体侧摆至肩平,掌心朝上;同时左脚向左开一大步,头向左转。
2、随呼气:两肘回屈,两掌下落分别撑于腿上,劳宫对准伏兔,同时马步下蹲。
3、随吸气:下肢不动,上体向前向左伸出,头身拉长,转头向左。
4、随呼气:下肢不动,身体向后向右返正,眼向前看。
5、随吸气:下肢不动,上体向前向右伸出,转左头向右。
6、随呼气:下肢不动,身体向后向左返正,眼向前看。
7、随吸气:重心右移,同时两臂向两侧划弧推出与肩平。
8、随呼气:左脚向右脚靠拢,继而两臂下落于胯旁,两脚伸直成并步站立式。
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惟方向相反,共作两个八拍。
做完后两脚并步站立,两掌抱于腹前。
功用: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
大幅度的屈身转体→刺激膀胱、肾和督脉、提高腰腿部力量→提高肾的功能、提肾水、去心实气→使心肾相交。
要求:幅度宜大,动作宜缓,身体侧伸时注意按压同侧手腕;呼吸时,以口出气鼻纳气以泻心火。
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强腰壮肾,防治腰腿痛)
马步下蹲握固拳,单臂前冲瞪双眼。
拧腰顺肩趾抓地,旋腕握拳收腰间。
第七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增强气力,强肝舒肝)
中医讲"肝开窍于木,在体合筋,其华在爪",从眼睛、四肢、皮肤、指甲、可以体现肝功能的好坏。
怒目是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把眼睛睁大,感觉向极远放散。
攒拳怒目增气力,要求是越慢越好,拳头是握固,大拇指握于四指当中。
作用:通过握固这样镇定安神的动作,配合眼睛睁大,对肝肾起到作用。
教学动作:
1、随吸气:左脚向左开一大步,同时两臂内旋外分摆至与肩平,眼视左。
2、随呼气:下蹲成马步,身体稍左转,左掌握拳收于腰间,右臂外旋平摆于身体左前方,掌心向上,眼视右掌。
继而腰微左送,拧腰顺肩,左拳向左前方冲出,同时右掌握拳回收于右腰间,使左右拳形成争力,稍停,瞪视左拳。
3、随吸气:重心右移,两拳变掌下按,继而内旋外分两侧摆起于体侧与肩同高,掌心朝上。
4、随呼气:左脚向右脚并拢,同时两掌内收于面前,继而体前下按于体侧,眼平视前方。
5-8拍同第1-4拍,惟方向相反。
做完后两脚并立两掌抱于腹前。
功能:
舒肝理肺,使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兴奋。
马步蹲起和瞪目冲拳,可增强腰腿功能和畅通肺经;而快速冲拳和转腰可兴奋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
(肝属木,喜疏泄条达,眼通肝,肝主筋,故:快速冲拳可疏通肝气,怒目瞪视可泻肝火,攒拳可增加肝脏血液循环)。
要求:
身体中正,下蹲马步时,两脚微内扣;两拳冲出时,迅速有力并怒目前瞪。
第八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强壮脊柱,治理百病)
两脚并拢要沉肩,呼吸均匀把足颠。
脚跟抬起稍停顿,下落震地全身安。
收势
体态安详身自然,均匀呼吸鼻内旋。
两手相迭小腹处,将气收归下丹田。
“八段锦”简单易学,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