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 传送带问题专题

高中物理 传送带问题专题

传送带问题专题知识特点传送带上随行物受力复杂,运动情况复杂,功能转换关系复杂。

基本方法解决传送带问题要特别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关键是分析传送带上随行物时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系。

1、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分清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突变。

当传送带和随行物相对静止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恒定的静摩擦力或零;当两者由相对运动变为速度相等时,摩擦力往往会发生突变,即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或变为零,或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发生改变。

2、对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明确传送带的运转方向。

3、对功能转换关系进行分析,弄清能量的转换关系,明白摩擦力的做功情况,特别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

一.基础练习【示例1】一水平传送带长度为20m ,以2m /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则从把该物体由静止放到传送带的一端开始,到达另一端所需时间为多少?【示例1】解:物体加速度a=μg=1m/s 2,经t 1==2s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发生的位移va S 1=at 12=2m,然后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经t 2==9s ,所以共需时间t=t 1+t 2=11s 12l -s1v 【讨论】1、在物体和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时物体的位移,传送带的位移,物体和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分别是多少?(S 1=vt 1=2m ,S 2=vt 1=4m ,Δs=s 2-s 1=2m )122、若物体质量m=2Kg ,在物体和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分别是多少?(W 1=μmgs 1=mv 2=4J ,Q=μmg Δs=4J )12情景变换一、当传送带不做匀速运动时【示例2】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示例2】【解析】方法一: 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 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 0。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得ga μ=设经历时间t ,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 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 ,有t a v 00=t a v =由于a <a 0,故v <v 0,煤块继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再经过时间t ',煤块的速度由v 增加到v 0,有´0t a v v +=V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 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 0和s ,有´210200t v t a s +=202v s a=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由以上各式得s s l -=02000()2v a g l a gμμ-=【小结】本方法的思路是整体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分别对两个物体的全过程求位移。

方法二:第一阶段: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v 0,设经历时间为t ,煤块加速到v ,有v ① v ②t a 00=gt at μ==传送带和煤块的位移分别为s 1和s 2, ③ ④20121t a s =2222121gt at s μ==第二阶段:煤块继续加速到v 0,设经历时间为,有 v ⑤t '0v gt μ'=+传送带和煤块的位移分别为s 3和s 4 ,有 ⑥ ⑦30s v t '=2412s vt gt μ''=+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4231s s s s l --+=由以上各式得 2000()2v a g l a gμμ-=【小结】本方法的思路是分两段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分别对两个物体的两个阶段求位移,最后再找相对位移关系。

方法三:传送带加速到v 0 ,有 ①00v a t =传送带相对煤块的速度②0()v a g t μ=-传送带加速过程中,传送带相对煤块的位移【相对初速度为零,相对加速度是】()g a μ-0()20121t g a l μ-=传送带匀速过程中,传送带相对煤块的位移【相对初速度为t ,相对加速度是()g a μ-0】g μ()g2t 22 02μμg a l -=整个过程中传送带相对煤块的位移即痕迹长度 ③()()g2t 212200μμμg a t g a l -+-=由以上各式得 2000()2v a g l a gμμ-=【小结】本方法的思路是用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求解。

关键是先选定好过程,然后对过程进行分析,找准相对初末速度、相对加速度。

方法四:用图象法求解画出传送带和煤块的V —t 图象,如图2—6所示。

其中,,10v t a =02v t g μ=黑色痕迹的长度即为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有:20000021000()11()()222v v v a g l v t t v g a a gμμμ-=-=-=情景变换二、当传送带倾斜时【示例3】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以一定的速度逆时针运转,现将一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顶端,此后物体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 ACD )A 物体可能一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不变B.物体可能一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可能一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改变D.物体可能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情景变换三、与功和能知识的联系【示例4】、如图所示,电动机带着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 0=2m/s 的速度运行,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现把一个质量为m=10kg 的工件轻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到h=2m 的平台上,已知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除3此之外,不计其它损耗。

则在皮带传送工件的过程中,产生内能及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各是多少?(g=10m/s 2)【示例4】解:工件加速上升时加速度a=μgcosθ-gsin θ=2.5m/s 2经t==0.8s 与传送带共速,上升的位移s 1=at 2=0.8m 传送带位移s 2=v 0t=1.6m v0a 12相对位移△s= s 2- s 1=0.8m ,所以产生的内能Q=μmgcos θ△s=60J电动机耗能△E=Q+mv 2+mgh=280J 12情景变换四、与动量知识的联系【示例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 足够长,质量为M =1kg 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 1=2m/s 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的摩擦因数,μ=05.当木块运动到最左端A 点时,一颗质量为m =20g 的子弹,以v 0=300m/s 的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v =50m/s ,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短,(g 取10m/s 2)求:(1)木块遭射击后远离A 的最大距离; (2)木块遭击后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所经历的时间。

【示例5】解.(1)设木块遭击后的速度瞬间变为V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 Mv mv MV 01-=+则,代入数据解得,V m v v Mv =--()01V m s =3/方向向右。

木块遭击后沿传送带向右匀减速滑动,其受力如图所示。

摩擦力 f F Mg N N N ====μμ051105.×× 设木块远离A 点的最大距离为S ,此时木块的末速度为0,根据动能定理得 -=-fS MV 0122则S MV f m m ===222132509××. (2)研究木块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情况。

设木块向左加速到时的位移为v m s 12=/S 1。

由动能定理得 ,则f S Mv 11212=S Mv f m m m 1122212250409===<××.. 由此可知,遭击木块在传送带上向左的运动过程分两个阶段:先向左加速运动一段时间,再匀速运动一段时间。

由动量定理得t 1t 2f t Mv 11=则 , t Mv f s s 1112504===×.t S S v s s 21109042025=-=-=...所求时间t t t s s s =+=+=1204025065...二、巩固练习1、水平传输装置如图所示,在载物台左端给物块一个初速度。

当它通过如图方向转动的传输带所用时间t 1。

当皮带轮改为与图示相反的方向传输时,通过传输带的时间为t 2。

当皮带轮不转动时,通过传输带的时间为t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t 1一定小于t 2;B .t 2> t 3> t 1;C .可能有t 3=t 2=t 1;D .一定有t 1=t 2< t 3。

2、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传送带高为H 传送带落在水平地面的Q 点,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当传送带转动时,物体仍以上述方式滑下,将落在Q 点的左边还是右边?解答: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仍落在Q 度 时,物体将落在Q 的左边;当传送带的速度时,gL V V μ220-≤gL V V μ220->物体将落在Q 的右边3、如图2—1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送带从A →B 的长度L=16m ,则物体从A 到B 需要的时间为多少?图【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

2m/s 10cos sin =+=mmg mg a θμθ这样的加速度只能维持到物体的速度达到10m/s 为止,其对应的时间和位移分别为:<16m ,1s 10101s a v t ===m 52 21==a s υ以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为沿传送带向上,其加速度大小为(因为mgsin θ>μmgcos θ)。

22m/s 2cos sin =-=mmg mg a θμθ设物体完成剩余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为,则, 11m= 2s 2t 22220221t a t s +=υ ,10222t t +解得:)s( 11 s, 1 2212舍去或-==t t 所以:。

s 2s 1s 1=+=总t 【总结】该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分析好各阶段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若μ>0.75,第二阶段物体将和传送带相对静止一起向下匀速运动;若L <5m ,物体将一直加速运动。

因此,在解答此类题目的过程中,对这些可能出现两种结果的特殊过程都要进行判断。

4、如图2—4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下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9,已知传送带从A →B 的长度L=50m ,则物体从A 到B 需要的时间为多少?【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以后,开始一段时间,其运动加速度。

相关主题